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博物館與博物館教育
2015/08/04 06:42:51瀏覽1431|回應0|推薦0

本文節錄自

善用博物館資源規劃教學活動—以天文館為例 / 范賢娟、范賢媛

一、博物館的沿革

博物館( museum)一詞最早是指希臘神話中專司文學、藝術、科學等內容的九位女神之一— 繆斯女神(Muse)的殿堂,這是供人沉思、默想與討論哲學的地方,裏面收藏陳列了許多文化典藏。它把文化中公認為精華的物質部分保存下來留給後代,這是種溝通方式— — 利用物質保存的方式傳遞文化。而博物館的價值也就在於「真實物體」給人的啟示。

其後隨著時代的演進則不脫保存、展示、研究文物等型態,但是一直到 19 世紀博物館才又多了教育的功能。在此時的博物館也愈趨多元,例如:美術館、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工業博物館… … 等,這些都為保存一個國家或文化的共同記憶,許可人都相信:我們對過去事物的記憶愈好,就愈能承襲先人的智慧理解這個世界,愈可以避免過去所犯的錯誤;在邁入民主化、工業化的社會之後,政府更希望藉由這種方式達到培養完善現代公民的理想。

二、「博物館教育」觀念的演變

(一)第一階段:博物館「教育」

博物館具有教育功能的想法,雖然自 19世紀初便開始萌芽,不過在當時多是貴族的消遣,上流社會人士藉此了解這個世界、鑑賞珍奇文物。到了 19 世紀下半葉受到工業化的影響,人口大量遷徙到城市,生活型態改變很大,政府遂負起社會服務和教育的責任,博物館被視為具有大眾教育效果的機構之一,它被賦予的任務是讓民眾更加瞭解自己身處的環境並能夠欣賞現代生活。是以博物館被視為培養現代化公民的教育方式之一。

同時期為教育任務而發展的還包括了公立學校。然而學校很快就發展出一套系統完備的績效制度— 課程、測驗、評鑑、督導;到了 19 世紀末,甚至還發展出對學校或學校系統的評鑑制度。相較之下,博物館則沒有對來館參觀的民眾發展出有系統的評量方式,更遑論對博物館本身舉辦的活動、展示,乃至對於整個博物館做評量。因此學校的教育功能就遠超過博物館在教育方面的表現,一直到現在會習慣稱學校教育為「制式教育(formal education)」,而博物館教育則屬於「非制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中的一類。

(二)第二階段:博物館「學習」

在「博物館教育」一詞為人所採用之後,學界陸續受到杜威哲學「經驗主義」與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等的影響,認為真正的教育來自於學習者自身的經驗,特別是學習者主動參與的經驗。

有人便提議用「教育」一詞似乎顯示博物館中民眾只是被動告知,無法凸顯觀眾可以依照興趣和時間作自我導向(self-oriented)、自我配速(self-pacing)地參觀博物館,因而改用「學習」一詞來強調博物館中民眾的主動角色。也就是說,「博物館教育」的說法不如「博物館學習」來的貼切。

(三)第三階段:個人「經驗」

到了廿世紀末期,許多社會學批判理論學者認為使用「學習」似乎太沉重,這個詞仍然標示了某些知識權力架構的關係,它隱含著:民眾因為知識比較「不足」所以要來博物館「學習」知識;但是有些民眾到博物館來純粹為休閒和興趣,他們到博物館來並不一定真的要「學」到什麼,只要歷經一個愉快、深刻的參觀過程便值得了。因此學者會提議用「經驗」這樣價值中立的名詞來描述這種情況,而觀眾在經驗中所建立的個人「意義」便是學者研究的重點以及所要闡述的對象。

(四)本文立場

綜合前述徵引文獻顯示,雖然許多學者提出「經驗」的觀點來建構出個人的意義,以強調博物館存在的價值,但是果真如此,則在任何地方都有其經驗,民眾可隨時隨地建構出個人意義,反而襯托不出博物館的獨特意義與價值。經驗主義大師杜威也提醒:「並非所有 的經驗都是教育」。況且,很多時候有的經驗是反教育或非教育,這都是教育工作者所期望避免的。否則到處鬧事闖禍都可以算是個人經驗、對個人皆有其意義,為什麼還要額外投資經費來建立博物館;以館方的立場而言也無法評估展示成效,或很難說服民眾專程來博物館參觀以獲得個人的意義。

身為教育工作者總是負擔一些使命,希望把在知識發展中「好的」、「良善的」一面傳遞出去。教學活動便是一種以師生關係為主軸的價值傳承與價值創造的活動,因此自然無法完全排除價值判斷、揚棄價值立場的堅持。所謂價值中立的教育科學,不僅在理論上不可能,在實踐上也不應當。

因此,本文在回顧博物館教育觀念的沿革並加以比較之後,決定仍採用「博物館學習」的立場。只是此處的「學習」不應窄化成只討論認知的面向、強調概念的理解,而應該多考慮動機情意方面,著重社會互動的方式,從其中陶冶出具有內涵的人格。唯有擴大「博物館學習」的內涵,才可凸顯出博物館的價值。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2713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