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勿讓創新創業套公式
2015/08/01 15:44:16瀏覽117|回應0|推薦0

原文刊登於天下獨立評論的讀者投書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2549

在全國上下一片創新創業聲中,想提醒,創新創業最重要的突破是擺脫模仿的心態。目前很感慨的是,有些人嘴巴上談創新創業,做法就是看到哪兒有什麼事情做得還不錯就趕快依樣畫葫蘆,且也要指導別人互相複製做法,卻完全沒考慮不同的情況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真正好的方式,應該要從培養「問題意識」著手,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問題目前還沒有解法,同時也認識自己有哪些知識技能與相關資源,再加上巧思靈感,或許就可以提出一個創新解法。而創業則是想讓這種解法擴大影響所遵循的商業解法。這不是出自模仿,而是出自真實的生活以及對生活的觀察與關心,所以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而生活經驗越豐富的人,可以發揮的空間會越多。居上位的人也該給予想創新的人空間去發揮。

可惜的是,台灣教育填鴨套公式慣了,很多人也想以類似的方式來指導人創新創業,希望大家都是一個樣子,而不想花時間去了解個別所關心的問題以及各自的能力資源,檢驗別人在能力資源與所達目的之間的關係與合理性。

有位待過矽谷的德籍人士來台灣推廣創業活動,南北幾場下來有地方首長很重視他,因此邀請他去開會。可惜一開口就是:你在德國美國都待過,只要把那些模式拿過來我們地方照著做,我們就會成為全國最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地方,趕快告訴我們可以怎麼做。

那位外國人很感慨,這只是套公式,完全誤解創新創意之真義。他以一個外國人的角度來看台灣,覺得我們的製造能力很強,但創意比較欠缺。相較之下矽谷或以色列的創意很強,但製造能力薄弱。或許台灣與那些地方連結的話可以有互補的效應,這樣也可以有立足之地。可惜的是台灣製造能力正在被世界快速遺忘,那位外國人聽到全世界搜尋製造之地,都在提大陸講越南,很少人想到台灣。這是令人惋惜之處。

此外台灣人動輒談大量生產,叫個貨動輒給人幾個貨櫃。但現在客製化服務當道,同一型產品不見得要那麼多。台灣老闆的慣性思維會擔心這樣會增加成本啊!沒關係,你可以提高售價,只要你東西符合人家的需求,是人家想要的,再貴也有人願意付錢。

台灣的經濟可以有很多創新解法,那位外國人以自己的觀察角度與資源連結提出個解法。我們可以參考,也可以用自己對台灣更深入地觀察體會提出自己的問題自己的解法,然後為它去努力。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26965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