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台灣創業者的幾點提醒
2015/08/01 15:15:22瀏覽75|回應0|推薦0

原文投稿於天下獨立論壇的讀者投書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2433

灣在過去艱辛的一年當中,隱約看到一絲希望,上上下下開始鼓勵「青年創業」。於是許多大學紛紛開設創業相關學程,教導學生各項創業知能,鼓勵大學生創業。不過這些課程多數為大學教授所開,就形式而言非常完美,但如果學生真的去創業開始面對各種真實的困境,承受極大的壓力,面臨老師都沒經歷過的挑戰,這就不是照本宣科即能應付。如何幫他們尋找資源克服困難,這並非大學教授所長,因此我在一些場合聽到有教授認為自己這樣教書開課是在害學生,怪教育部不應該如此提倡創業教育。

另一方面,我也看到政府給創業相關計畫一些彈性,讓學生自己發揮,這從某個角度而言相當不錯。但可惜的是有學生口耳相傳之後,會把創業的不確定性所招致師長願意給他的彈性,當作自己言行不一的藉口,還對行政事務非常鄙夷,認定學校就是應該幫他,在時間管理、行政作業、甚至態度觀念上都非常投機。這樣的人你認為他會成功嗎?你希望他成功嗎?臺灣如果都是這樣的「成功典範」,我們的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想整理幾個提醒:

首先,創業最重要的不是那些套用固定形式的招式,而是要找到自己願意去解決的問題。很多人一聽到「解決問題」的創業就想到社會企業,但這兒要提醒的是,每一個創業都該源自於問題,不只是社會企業而已。

因為我們看到現實中有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願意提供一個解法,有熱情將之實踐,所以之後遇到困難都會有動力將之解決,例如「走著瞧」(Gogolook看到當時詐騙電話猖獗,因此想辦法開發出過濾方式而有Whoscall產品;「活動通」看到大家辦活動卻不會架設報名網站,因此推出服務而大受歡迎;「AirSig」有感於按鈕式的鍵盤輸入易被破解而推出空中簽名。這些都是看到問題、提出解法,希望能藉由商業方式服務更多人,過程中當然會遇到困境、瓶頸,但因為這是根源自學生的觀察、想法,因此發起人會有熱忱將其解決,而不會回學校怪老師、怪學校、怪教育部。學校該做的就是提供資源、人脈做後盾,鼓勵他去嘗試,萬一失敗了也要肯定他在這過程中所學到的經驗,絕不會捨不得他受苦,希望照顧他一輩子。

目前臺灣的教育還有一個問題是許多學生被照顧的太好,缺乏生活經驗,因此多數的學生發掘不出有深度、有份量的問題,這就得從各方面擴展學生生活經驗,多體會別人的想法、生活,願意去多為別人服務,如此較有可能協助學生找到重要的問題。或許可以鼓勵學生多幫忙做家事,參與志工服務、自助旅行、打工實習來擴展生活經驗,而非一直死讀書。

學生有創業家精神很好,但有的學生聽到大家對年輕人的種種「過獎」,就真的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大家都該配合他創業。這我就要提醒第二點,創業還要有紀律、有原則。這可以有很多面向,大家可以自己設立自己的標準,這裡只提一些最基礎的:誠信、善於時間管理、尊重別人。

創業有很多狀況,執行時需配合實際狀況改變調整,這大家都可諒解。但創業者在規畫的時候,不能就因此打定主意寫得好看、把錢先騙來,但執行時是另外一套,這樣會讓別人不信賴,以後不容易找到長久合作的夥伴。創業者要維持誠信,還是要盡量說到做到,做不到則要對相關人士提出解釋、真心道歉。

時間管理,是要能知道在什麼時候完成什麼樣的事情,在抓時程的時候也要留給跟你合作的人溝通、檢查的時間,雖然多數創業者對這種行政業務不耐,但奉勸各團隊中一定要有人扮演行政的角色,這會是最基本可以確保事情可以往下進展、定時完成事務的關鍵。大家也要對這種管家婆多一點尊重,了解他們的角色功能。

創業者常會有點自大,尤其在現在社會百病叢生,現有的檯面上人物似乎沒人有什麼解法,於是大家都鼓勵稱讚年輕人發揮創業家精神,期待他們帶來社會發展的契機,認為他們最大的本錢就是年輕。不過有些年輕人面對這些稱讚有點樂過頭了,卻沒注意到自己該一步一腳印地去累積經驗,才能厚植創業的資糧。因此有的人說話就會有股傲氣,或者做事時對合作者不尊重,不在乎做人最基本的誠信、守時。

好像也不能太苛責他們,畢竟社會上好些人覺得投機才是成功之道,策略性的遲到更能在氣勢上壓過別人。但我勸大家不要受那些風氣的誤導,趁著年輕開始用紀律和原則為自己累積能受人肯定的名聲。如果你有紀律、有原則,就算失敗了,有眼光的人還是會尊重你;而你成功的話,底下的人也會敬佩你,遵守紀律原則幫你守得久。否則投機狂妄的成功,只會招惹酒肉朋友,這樣的成功恐怕很難維持。

最後奉勸國內教育界對「創業教育」的立場,不該把教師工作當成知識傳遞而已,迫不急待地想把打包好的知識傳給學生,讓創業課程變成一堆堆現成的事實和定律,這只會剝奪學生的探索機會。我們應該建立一個能讓學生去嘗試、探索的環境,同時也讓他們回到自己內心、回到生活中去找問題,再連結所學知識自己提出解法,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經驗的建構者,成為學生創業精神的啟發者,教育的重點在於個人從經驗中學習與自身相關的事情,整個教育價值不是在傳遞某一特定的知識或技能,而是在令學習者有著豐富的學習經驗,同時找到自己的關懷點。

這樣的教學方式可能會讓許多教師感到不確定感,擔心會遇到自己也不懂的情況,無法指導學生,反而會喪失教師尊嚴。不過創業教育本來就是鼓勵學生勇於面對新的挑戰,思考自己可以貢獻的機會。教師也該要學習面對不確定性,肯定學生有比自己更好的可能。同時也多鼓勵學生自己找問題、自己找答案,鼓勵他們不怕失敗,重要是了解自己學到什麼;另外也要能善於跟不同領域的人溝通、合作。教師除了善用人脈、資源來支持學生之外,也要回歸到教育的立場去思考,學生的想法做法是否能為社會創造價值,如果觀念、做法有偏差的話則要用善巧方便將其導正。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2696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