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47期--超有個性的建築師
2020/01/16 14:48:21瀏覽220|回應0|推薦0

超有個性的建築師

四月去一趟北京,那是在周三的時候,短短一瞥就讓我領教到北京機場的繁忙。該怎麼說呢?

話說我搭乘的飛機滑進跑道,我以為該直接起飛,沒想到看到左邊也有兩三架飛機跟我們同向並排,我想大概是他們飛一個、我們這排飛一個,另一邊不知道有沒有?

但沒想到對方飛出去之後,換成一架飛機以九十度的航道從左側降落下來,剛好從我們頭上飛過。一開始我還很高興,趕快去拍照,覺得這個角度很難得!

沒想到就這樣一架又一架,我的新鮮感慢慢消失,只是無聊地計算一架起飛、一架降落、兩架起飛、兩架降落、三架起飛、三架降落、四架降落……

真的太無聊,後來我閉上眼睛睡著了,等到我們飛機開始移動,我睜開眼睛,看看時間,只過了大約十五分鐘,這種時段還起落這麼密集,真的太繁忙了!

才這麼想,我不由得注意到北京也早規畫了新的大興機場,希望能夠分擔現在首都機場的吞吐量。我偶爾注意到其中一些規劃,似乎很有趣,但是因為我沒有實際走過,有些事情光看文字很難想像。然而我也注意到機場建築師,札哈‧哈迪德(Dame Zaha Mohammad Hadid, زها حديد),這是位很有個性的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築師,或許讓我這期來簡單介紹她。

哈迪德19501031日出生於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父親是位成功的實業家,橫跨政商都有影響力,母親則是位藝術家。她父親的一名朋友的兒子是位出色的建築師,這人對年幼的哈迪德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此外她母親的藝術品位也對她有著深刻的影響,從小哈迪德就看著母親不時採買造型奇特的家具回來,之後在家裡大幅調整原有家具的位置,剎時就讓家裡的空間感大不相同,這讓她對物品的空間概念有了非常大的流動性與可調適性。

她小時候在英國與瑞士讀書,大學時到黎巴嫩貝魯特的一所美國學校念數學,研究所時到英國才開始接觸建築。很快她就發現自己非常喜愛建築,但建築是否喜愛她呢?雖然系上有教授視她為自己教過最優秀出色的學生,但也有教授在她的畢業典禮上,稱她為「一顆擁有自己獨特軌道的行星」,認為她「看所有的東西都是曲線,在她的世界當中似乎沒有直角的概念」、「她擁有恢宏的視野,不大重視細節」……

這些不知道是褒是貶的語句,似乎非常寫實地描繪出一位有個性的建築師。但不要忘記她是少數族裔、是一名女性,這在當時以男性為主、白人為主的建築界非常突兀,因此先不論發展,而是立足都很不容易!

但她還是擁有在大學任教的機會,作品也慢慢在國際建築競賽中嶄露頭角。1982年她獲得香港的一個國際競賽的一等獎,但事後揭露的評選過程,她的作品在初審就被淘汰,是一位日本建築師磯崎新獨具慧眼,堅持把她的作品從廢紙堆中挑出來,事後磯崎新說自己:深深地被她那獨特的表現和透徹的哲理所吸引。

這番評論讓哈迪德很受鼓舞,她更加大膽地揮灑想像力,也招致其它建築師對此不以為然地批評:她根本不考慮地板落差極大、牆壁傾斜、天花板高吊,……對生活其中的人有很大的不便。空間在她手中就像膠泥一樣,只為了滿足她孩子般的玩興而被揉捏。

因此她多數的作品雖然可以奪得大獎,但許多只能靜躺在圖紙上,無法付諸實踐,有人甚至稱她為「紙上談兵」的建築設計師。直到1993年她才完成了第一個實體作品,德國萊茵河畔魏爾鎮的一座消防站。

1994年對她而言是個苦樂參半的一年,哈迪德花了很大的功夫設計出歌劇院在英國的一項競賽中獲得一等獎,但在地方人士強烈反對下最後不得不採取別的設計方案。這給哈迪德很大的打擊,她已在倫敦求學、生活二十多年,但當時前衛獨特的作品卻無法為保守的英國人接受。

臺灣與哈迪德也結過幾次的緣,曾經醞釀過在台中蓋古根漢美術館,當時國際競標得獎作品也是哈迪德,然而最後整個議案在議員的反對下草草告終,因此就在哈迪德的未實踐記錄中再添一筆。

但她還是有很多作品問世,每一個都那麼與眾不同、非常有個性,那似乎是她在地表上簽名的方式。告訴世人,自己對揉捏線條的喜好,對直角的不屑。以下就從她的官方網站上擷取幾幅圖片來看。

抱歉我無法多做什麼介紹,大家就自己看,讓建築物自己去說吧!

廣州歌劇院外部(2016-2020,仍在施工中)

廣州歌劇院內部(2016-2020,仍在施工中)

 

德國波恩的貝多芬音樂廳外觀俯視圖構想(最後未付諸實踐)

德國波恩的貝多芬音樂廳室內構想圖構想(最後未付諸實踐)

北京大興機場,從外圍道路拍攝(2014-2019,九月開始營運)

北京大興機場,內部大廳(2014-2019,九月開始營運)

北京大興機場,內部行走空間,號稱可讓送機的人目視搭機者登機離去。

香港創新塔外部(2007-2014,位於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創新塔內部(2007-2014,位於香港理工大學)

2022卡塔爾世界盃足球賽的一場館外部

2022卡塔爾世界盃足球賽的一場館內部

有人曾經評價她的建築跟週圍不和諧,她毫不介意地說:自己在設計時根本不曾考慮和諧。甚至還回問:當你在垃圾旁邊時,你要怎麼跟它和諧?

哈迪德在2004年獲得普立茲克獎,這是建築界的最高榮譽,她是第一位女性得獎者,同時也是歷屆最年輕的。20102011她連續兩年得到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斯特林獎(Stirling Prize),2015年英國建築界最高獎項「皇家金獎」(Royal Gold Medal)也頒給她。曾有評委形容:她讓建築成為都市精力的虹吸管,讓我們看到了城市生命力的噴薄和流動。

率性的哈迪德在2016年因為心臟方面的疾病忽然離世,留下毀譽參半的傳奇,以及分佈世界各地許多風格特異的建築作品,向後人昭告自己在建築界的「曲線女王」地位。不過近來建築概念從外觀型態轉變為功能性,提倡環保節能,哈迪德對這一主張還來不及同化與順化便離世,其建築是否能耐得起這項新標準的考驗?我們可以持續關注與思考。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3155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