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44期--鄭觀應著《盛世危言》
2019/07/19 07:40:55瀏覽397|回應0|推薦0

鄭觀應著《盛世危言》

原作:張之傑(作家),本刊增補

24屆臺北國際書展,澳門館展出清末民初聞人鄭觀應著述的《盛世危言》兩巨冊,係上海圖書館與澳門博物館合編。去年春節後不久,我與內人赴北京探望長子,在京期間,附近有家書城,我買了這部,兩巨冊逾6公斤,只好以海運寄回。

鄭觀應(1842-1921),字正翔,號陶齋,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人,曾受私塾傳統教育,但少年赴試未中,旋到上海習商,同時還上夜校學習英文並認識西方政治經濟文化。曾受聘為英商太古輪船公司總理,後開始著書立論,在自強運動期間提出「商戰」的想法,建議在商業上應學習西方,並與之在市場競爭,其效應遠大於兵戰。

1880年受李鴻章之託出任上海機器織布局及上海電報局總辦,建設了津滬電線,並組織翻譯了電報通例、測量淺說等書籍。繁忙的工作讓他身心俱疲,於是1884年辭職退居澳門,家潛心立言著述,完成了後來名著《盛世危言》,內容含括了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各種面向,包括了教育、政經制度、金融、稅制、農業、礦業、治水、海防、邊防、國防、獄政、當時的基礎建設等內容,全書貫穿著「富強救國」的主題,高舉「以商立國」的立論,然而這並非短視近利的在商言商,而是希望中國社會從傳統的農耕經濟轉變為現代工業經濟的全面規劃,對中國近代思想史及商業發展起了深遠的影響。

《盛世危言》光緒二十年(1894)年首刊,翌年出版增刊本,由江蘇布政使鄧華熙奏呈光緒皇帝,光緒命總理衙門印兩千部,分發大臣閱讀。上海圖書館與澳門博物館合編本,系根據光緒二十二年(1896)本《盛世危言增訂新編》景印。

《盛世危言》初刊自序,文末署「光緒十八年歲次壬辰暮春之初香山鄭觀應自序於五羊城居易山房。自序開篇不久,就說:

應雖不敏,幼獵書史,長業貿遷。憤彼族之要求,惜中朝之失策,於是學西文,涉重洋,日與彼都人士交接。察其習尚,訪其政教,考其風俗,利病得失,盛衰之由,乃知其治亂之源,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礮利,而在議院上下同心,教養得法,興學校,廣書院,重技藝,別考課,使人盡其才。講農學,利水道,化癠土,為良田,使地盡其利。造鐵路,設電線,薄稅斂,保商務,使物暢其流。……

看了《盛世危言》初刊自序,才知道孫中山〈上李鴻章書〉所提出的「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是根據鄭觀應的「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暢其流變造而成。〈上李鴻章書〉作於光緒二十年(1894)六月,晚於鄭觀應《盛世危言》初刊自序,可見鄭觀應實是是清末維新思想先驅。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2815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