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珠圍翠繞 ——從赤金點翠的麒麟說起
2016/02/24 00:51:35瀏覽3826|回應0|推薦9
珠圍翠繞
——從赤金點翠的麒麟說起
朱嘉雯

《紅樓夢》第二十九回,作者寫賈母帶著鳳姐兒、寶玉、黛玉、寶釵等一塊兒到清虛觀打醮、聽戲,觀裡的張道士送給寶玉一盤賀禮,那時寶玉坐在賈母的身旁,因而叫個小丫頭捧著方才那一盤子賀禮到他面前來,隨手翻弄尋撥著,有好玩好看的,就一件一件地挑給賈母看。這時賈母突然看見了一個赤金點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來,一面笑道:「這件東西,好像我看見誰家的孩子也戴著這麼一個。」寶釵隨即笑著回答:「史大妹妹有一個,只是比這個小些。」賈母恍然大悟道:「原來是雲兒有這個。」
古代首飾以翠鳥的羽毛點翠的工藝,大約始於齊梁時代,南朝梁簡文帝在〈東飛博勞歌〉中寫道:「誰家總角歧路陰,裁紅點翠愁人心。」又〈女冠子〉一詞中也有:「綠雲高髻,點翠勻紅時世。」因為翠鳥的身體非常嬌小,羽毛的量自然也很少,甚至有一種說法是必須活取,才能保持寶藍鮮亮的色澤,因此這項能使貴族女性「滿頭珠翠」的精緻工藝到了宋代便遭到禁止。宋太祖在開寶五年曾下了「鋪翠」的禁令。一直到南宋高宗紹興年間,皇帝在科舉策試時還親自強調要嚴格立法禁止「鋪金」與「鋪翠」。並且逐漸研發出以金、翠等色澤的琉璃來取代直取翠鳥身上羽毛的工藝,這不僅是為了嚴禁奢靡的社會風俗,同時也體現了民胞物與、生養萬物的博愛仁德精神。
然而到了明清兩朝,點翠工藝又解禁了,而且人們在金銀胎上鋪翠的手工技術甚至發展得更為繁複多樣。「點翠」於是成為一種獨門的金工藝術,清代宮廷甚至設立專門的蒐藏與管理中心來負責集中點翠藝術品的製作與保存。當時銀庫中並設有「點翠匠」一心一意製造所謂的「翠活計」。我們今天還能看到故宮博物院「雍正十二美人圖」中,許多美人珠圍翠繞的華美裝飾,便可以為明證。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出身於江寧織造,是專責宮廷絲綢首飾的府衙,在這樣的貴族人家裡,點翠自然是稀鬆平常之物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guedu&aid=47787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