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鞦韆動處…… 紅樓美人的歡笑
2018/01/17 12:37:08瀏覽864|回應0|推薦8
鞦韆動處……
紅樓美人的歡笑
朱嘉雯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大觀園眾人原本都在榆蔭堂,以酒為名,命女先兒擊鼓,平兒採來一枝芍藥,大家傳花為令,熱鬧了一回。因人回說:「甄家有兩個女人送東西來了。」探春和李紈、尤氏三人出去議事廳相見。這裡眾人且出來散一散。東府的兩個小妾佩鳳和偕鴛便去打鞦韆玩耍,寶玉看了高興地說道:「妳兩個上去,讓我送。」慌得佩鳳說:「罷了,別替我們鬧亂子!」正要打鞦時,佩鳳卻說起芳官新名字諧音的笑話來,偕鴛笑得不得了,因說道:「笑軟了,怎麼打呢?」卻又打趣起佩鳳來,兩位佳麗遂在鞦韆上玩笑不絕!
美人盪鞦韆時歡聲笑語的姿態,在曹雪芹筆下歷歷如繪。那麼清代的女子是否如《紅樓夢》所云,隨興之所至經常玩起鞦韆的遊戲呢?我們來看看時代與之相近的淸代女詩人鮑之蕙,曾作一首〈鞦韆曲〉,詩云:「芳園四壁花光聞,鞦韆動處朝霞飛。美人妝成對花立,欲上不上嬌無力。」美人盪鞦韆的婀娜姿態,翩然映現。鮑之蕙形容女子的身影盪漾在林梢,驚起了花樹間的鶯鶯燕燕,我們看到她美麗的容顏因興奮和快樂而隱隱浮現紅潤的氣色。腰間的絲帶和柔軟的裙襬,纏繞著紛紛隨之飛舞的蜂蝶。杏黃色的薄衫裙因香汗而濕濡,她身上的環珮猶自叮叮噹噹響聲悅耳。纏著紅繩的雪白手腕繼續更使勁的打著鞦韆,直到雲鬢鬆軟,金釵偏斜,小丫環才將她扶下鞦韆。此時已是向晚時分,美人嬌喘息息,卻仍感受到春天與韶華的流逝……。


鞦韆原本是用作男性軍事訓練的「北方戎戲」,到了漢武帝時期,因期後庭慶賀帝王千秋萬壽,因而將此遊戲定名為秋千。那麼鞦韆又是何時開始成為女性快樂歡笑的來源?而且成為展演美麗姿態的最佳動感舞台?關於這一點,我們可追溯自唐代,因為南北朝時期,鞦韆遊已是清明寒食前後的習俗。至唐玄宗朝,宮女們盪韆體時,可展現其體態之優美,玄宗因而為鞦韆起了一個雅號,稱為「半仙戲」。《開元天寶遺事》中曾記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嘻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唐人高無際也在〈漢武帝後庭鞦韆賦‧序〉一文中指稱:「臣無際才非馬融,位叨麟閣,屬秘書監博陵崔公畫鞦韆障,而得一觀皓齒蛾眉遍於後庭鞦韆之歡樂焉。考古之文苑,惟鞦韆賦未有作。況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今因睹斯畫而善前名。臣雖不敏,謹述〈漢武後庭鞦韆賦〉以歌之。」

這些文獻說明了鞦韆自唐代以來,已是女孩子們很喜歡的閨閣遊戲。每逢佳節晴日,妙齡少女總喜好梳裝打扮一番,然後登上鞦韆,那是一波又一波將自己愈盪愈高的速度快感,女性在飛揚拋擲又迅速退落之間,其裙裾帶飾隨風飄盪,而她們也在歡暢刺激的遊戲中,徹底解放了自己。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guedu&aid=10993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