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隨花集‧紅樓夢】林黛玉的琴韻四疊 ——天上人間感宿因
2014/02/13 12:20:33瀏覽549|回應0|推薦1

【隨花集‧紅樓夢】林黛玉的琴韻四疊 ——天上人間感宿因    
          2012/5/29     |     作者:朱嘉雯    
               
               
      《紅樓夢》第八十七回,賈寶玉路過瀟湘館,忽聽叮咚琴聲,同時聽見林黛玉低吟琴曲四疊。



風蕭蕭兮秋氣深,美人千里兮獨沉吟。望故鄉兮何處,倚欄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長,照軒窗兮明月光。耿耿不寐兮銀河渺茫,羅衫怯怯兮風露涼。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煩憂。之子與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無尤。

人生斯世兮如輕塵,天上人間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第三疊林黛玉調高君弦,以無射律清吟:雖然你我兩心相投,然而你的處境使你不自由,我的際遇使我多煩憂。確實是寶、黛二人情困的寫照。

最後一疊,突作變徵之聲,收攝不住的感情,發出:「我的心,如天上明月!」情之所至,音韻可裂金石,忽然「崩」一聲,弦斷了……賈寶玉並未因而叩門求入,與黛玉討論君弦調音太高,以致不與無射律協調,或四疊忽變徵聲等琴技問題。

他之做為黛玉心靈上的知音,其心中領會,未當面說出的話,乃是:「我有一顆心,前兒已交給林妹妹了」(第九十七回)。無奈客觀環境中,薛寶釵才是賈寶玉婚姻問題上,顧及家世利益的不二人選。於是寶玉只能眼看著他的知音,他的人生伴侶,繃緊了生命最後一絲氣力,彷彿為他們的不自由與多煩憂,發出了疲憊的求救聲。

天籟之美,無聽之以耳,在聽之以心。古人以琴論知音的最高境界,亦在於得無弦琴意而莫逆於心。《紅樓夢》第九十六回賈寶玉失去了通靈玉,終日怔怔然不言不語,竟至失魂喪魄、恍恍惚惚起來。

賈政見他目光無神,大有瘋傻之狀,遂同意賈母與鳳姐的提議,趕辦與薛家聯姻,藉金鎖壓壓邪氣,以望沖喜。

林黛玉聽說「寶二爺娶寶姑娘的事情」,當場萬念俱灰,僅剩下最後的願望,就是聽聽寶玉心底的聲音。「寶玉,你為什麼病了?」「我為林姑娘病了。」

極簡的對話,襲人、紫鵑不一定理解,而林黛玉卻早已「美人巨眼識窮途」,有了這句話,心裡反而坦然。「可不是,我這就是回去的時候兒了。」此後,焚稿斷痴情,病勢日重一日,終於魂歸離恨天。

賈寶玉昏憒已極,同薛寶釵拜堂成大禮。從此天上人間,生命僅如清塵飛煙,藐不可及。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guedu&aid=1111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