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北郭園即景(作者:鄭用錫)
2011/09/12 22:09:39瀏覽413|回應1|推薦3

北郭園即景(作者:鄭用錫)

 

北郭郊原地,家園正落成。避囂仍近市,卜築恰當城。

雉堞門前拱,鴉鋤隴上耕。畦通環帶繞,山遠列屏橫。

花木先春發,樓臺待月明。窗虛風氣爽,院靜竹陰清。

積石峰能聳,穿池水自盈。此間消受樂,坐聽讀書聲。

 

決定這篇古典詩的選材機制是描寫對象----北郭園的客觀形象和空間位置。

北郭園,在此必可賞心悅目,得見妙景。園不傍山,正為觀山色;園依原野,則可四面來風,八方遠眺,彷彿置身於雲繚繞之中,無異於仙園樓閣。倘若在園中吟詠,人如遨遊天宇,乘霧馭風,幾不覺身在園中矣!『結盧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此地不但避囂近市,更可見花木先發,且可滌蕩俗腸塵埃,使人格變得高尚。

此詩在議論及描寫的基礎上,運用了類比法及排律法,進行論證。又以素描的手法塗抹北郭園,筆墨經濟簡練,層次分明,比喻出奇,用典精切。短短的篇章,寫成一篇高士隱退吟詠的風雅圖畫,又善用典故、類比,意象豐富,文字簡潔,脈絡分明,架局齊備,穩然成篇。

任何事物和人們思想都有其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也即有其全局與局部的關係,或說是主體和屬性的關係。這種關係都處於一定層次的或大或小的體系中,而且必然有總有分,所以也可以此詩說是總分體系的古典詩。它和議論文的因果體系不同。因此,分說之後必有總說,每個分說都是總分體系中的綜合思維構成的,是由數個小體系平列而成的分論。

        這樣謀篇如大海之納支流,先分說後最後總說。由大局的映象,入八層細流,最後眾流匯注大海,以作者的讀書聲作結,成一總點收,特以『此間消受樂,坐聽讀書聲』畫龍點睛,指示主題。

        總而言之,作者寫詩,布局巧妙,描摹傳神,筆觸細膩,想像靈活豐富,於人文與自然分虛實,筆法多變,而變化中見整齊,全詩就如一盞清醇沁人的佳茗,讀之使人逸興勃發,口舌生香,令人讀後愛不忍釋,意境雅,辭藻優,修辭技巧是相當高明的。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ffddd2002000&aid=5634722

 回應文章

雨荷軒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寫得真好
2011/09/15 23:01
祝你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