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06 04:29:22瀏覽2260|回應19|推薦216 | |
97/4/3(四)晨: 英雄對酒,惺惺相惜, 美人對歌,琴瑟和諧。 煮酒論英雄,對酒當歌,確是人生快事。可是酒喝多了,難免失儀。因此,早在周朝就設有酒監一職,專門維持席間飲酒的秩序。酒令最初是為限制飲酒而設,後來演變成罰飲的遊戲,務使賓主同歡,盡興而歸。騷人墨客的專利文雅之士所行酒令,統稱為雅令。大多先推一人為令官,出詩出對,眾人按首令之意續令,內容與形式必須相符,否則被罰飲酒。 歷代最為人樂道的雅令,要數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一次曲水流觴。東晉王羲之父子與名士共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飲酒行令,眾人沿溪而坐, 酒杯隨曲水飄浮。酒杯停在誰人面前,誰就要賦詩一首。詩作匯集成篇,王羲之為詩集作序,一揮鼠鬚筆,墨落蠶繭紙,成就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盛宴之上,有酒有樂,自然要有佳人歌舞助興。唐代崔令欽的《教坊記》况面,有這樣一個令人莞爾的故事: 汴州龐三娘能歌擅舞,有才有貌,可年紀漸大,舞步不復年青時那樣靈活。初時靠一身行頭裝束,倒也不怎樣覺老。但歲月不饒人,再過幾年,皺紋終於悄悄爬滿了粉面。心靈手巧的龐三娘不慌不忙,在臉上貼薄紗,再塗以雲母和粉蜜。一番刻意經營、細心描畫之後,任誰也看不出青春少艾竟是半老徐娘。 三娘譽滿汴州,每有盛宴,主人都愛請她赴會,以歌舞助興。一日,使者登門僱請龐三娘翌日赴宴。三娘一張素面,未及化妝。使者問道:「老婆子,龐三娘在哪况?」三娘回道:「三娘是老婆子外甥,暫不在家。柬帖請留下,她明天定必赴會。」過了一天,盛裝的龐三娘翩然而至,光彩照人,使者相見不相識,只道:「三娘的阿姨,在下昨天已拜見過了。」一夜之間,老婆子竟變成美嬌娥,不啻於神乎其技,稱之為藝術,亦絕不為過。(資料來源:談酒令、說妝容/何穎嫻)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為什麼男人喜歡喝酒?因為喝酒最能表現男人的豪情與粗曠,可徹底解放平常工作時的壓力。這也說明為什麼男人開心的時候喜歡喝酒,因為開心時喝酒能讓男人助興。男人不開心的時候更喜歡喝酒,因為喝酒是男人排遣鬱悶和憂愁最方便的方法之一。拚酒,是一種男人特有的人際互動方式,酒在男性社交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如敬酒表達了對對方的尊重與欣賞,也同時可能化解彼此的心結。酒是男人搏感情、論英雄、惺惺相惜最佳的方式。 男人與男人可以經由對酒達成感情的交流,男人與女人倒可以經由對歌的琴瑟和鳴,達到擇偶的目的。對歌,是雲南許多少數民族青年傳統的戀愛方式,也是節日的慶賀方式。如苗族的「遊方」、瑤族的「唱風流」、布依族的「浪哨」「趕表」、德昂族的「串姑娘」、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調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數民族青年男女通過對歌交流感情,尋覓情侶,選擇配偶的社交活動。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