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慣性中的慣性
2008/03/16 00:26:00瀏覽1983|回應16|推薦167
 

97/3/14()

慣性中的慣性,超乎天馬行空,

異於常人判斷,了知似瘋非瘋。

《紅樓夢》書中人物甄士隱,暮年之時,貧病交迫,拄著拐杖掙扎到街前散心時,忽見一麻鞋鶉衣,瘋狂落拓的跛足道人唱念著: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甄士隱聽了,便迎上來說:「你滿口說些什麼?只聽見『好了』『好了』?

瘋道人對甄士隱說:「你若果聽見『好了』二字,還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我這歌兒便叫『好了歌』。」

慧淺者或以為這首「好了歌」是逃避現實的消極思想,慧深者才能悟到世人的建功立業、發財致富、貪戀妻妾、顧念兒孫,全是被情欲蒙蔽。甄士隱本是有夙慧的,一聞此言,心中早已悟徹,便將『好了歌』注解出來,瘋跛道人聽完拍掌大笑,甄士隱就隨著跛足道人出家,飄然遠去。

甄士隱是如何注解的呢?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在篷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人都有惰性,也有慣性。所謂慣性,就是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當合力為零時,動者恆動,靜者恆靜,但最基本的條件是要在光滑平面上。

例如說:車子在行進中,突然煞車時,人會向前傾;或是車子在靜止後,突然開動人會向後倒。

人的慣性真的很不容易打破,常常在病痛的當下發願改過,但痛過就忘了,又回到舊有的模式去打轉,一直轉不出來,非得等到「痛夠了,苦足了」,才能大徹大悟。這也稱為無明習性,或是慣性思維,這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主觀的內在思想,是一種「我是你非」的二分法。因為我們長期以來過於信賴物質,但是我們所處的這一個世界卻是物質跟精神、兩個世界同時在進行的,當我們只認識到物質的世界,矛盾、煩惱、痛苦也必定由此而生。

而且,由於我們已經長期習慣於擁有它,所以,我們一直想要永恆的擁有它,我們不希望失去它。然而,這個世界是諸行無常的,世事變化多端,往往超出我們所能理解、所能控制的範圍。因此,我們內心常常存有不安,但自己並不知道,日積月累之下就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形成煩惱、憂慮、牽掛,而不當的行為又會形成不當的結果,因果相雜,就會成為非常複雜的網,網住我們的身心,形成慣性中的慣性

了解諸行無常這個觀念之後,第二步是要學會如何簡單地過日子?方法是:諸法無我。就是不要將「我」加入這件錯綜複雜的事情裡頭,將「我」當成公正的第三者,就可以分出對錯。若加入我們自己的情緒,那可能「公親變事主」(台諺),二個人的是非很可能就會變成三個人的是非。如小孩吵架,父母也加入是非,即是無法洞悉「諸法無我」的道理。

「諸法無我」的功夫可以從生死觀著手,即白雲禪師所說的:「如同死人一般的活著」。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如果明天就死去,自然就不會去計較了,善良本性,自然也會散發出來。

當「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都修到家的時候,那時超越的觀點可謂超乎天馬行空,那時正確的判斷可謂異於常人,或許外人會將你當作瘋道人看待,但是若遇到具有慧根的甄士隱時,就能了知你是已經達到似瘋非瘋涅槃寂靜」的境界啦!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zmind&aid=169864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年輕的老方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不昧因果
2008/03/21 20:24
   突然記起父親過世前半昏迷狀態的他突然清醒, 並且辛苦的以手勢叫我去找佛書, 當時他已經無法說話耳朵也聽不到了, 當時我跑了好幾處廟宇聖地拿了許多回來, 幾天間父親要我一頁頁翻給他看, 但我知道他並不是在讀經, 而是在找什麼, 終於在某一頁上他笑了, 然後再度昏迷沒有在醒過, 也因此事後憑記憶(父親再度昏迷, 大家都亂了), 我再拿起那本書找出了一首偈, 我想這是他最後的覺悟, 也是給我們全家人的安慰, 也許您能詮釋更透徹, 記憶中的那首偈如下: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ez(ezmind) 於 2008-03-22 04:37 回覆:

令尊是深具福德因緣的開悟高人

臨終前傳下這句金剛經中的偈語

就是要大家去觀察這個空花世界

所有的人事物都如夢幻泡影露電


傑克33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循環
2008/03/20 22:50

人們總是在好奇與貪念中  重蹈覆轍

又總在缺乏自省的約制中  恣意而行   諸行無常 惡性循環

從惡的慣性 到善的慣性    諸法無我   明心見性

ez(ezmind) 於 2008-03-21 04:51 回覆:

慣性的力量,讓我們無助地隨波逐流

觀諸行無常,讓我們了知自己的無力與渺小

修諸法無我,讓我們得以急流勇退,登高望遠

入寂靜涅槃,讓我們自在快樂,無煩無惱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文章: 慣性中的慣性
2008/03/20 21:17

牛頓三大定律是物理界;人的天性卻蘊涵物理及化學.

頓悟"涅槃寂靜"是長期累積;實驗室證實物理反應與變化短期即可看出,化學反應與變化必須長期衍變-對照確認頓悟不只有物理亦有化學.

慣性中的慣性很特別,看似物理亦含化學.

龍雨2008.3.20PM21.16. 


ez(ezmind) 於 2008-03-21 04:38 回覆:

呵呵~~

以物理與化學反應來解釋頓悟

很特別也很貼切喔~~


阿計 Edith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死就不生
2008/03/20 21:07
基督教也說不死就不生,當我們能體會自我這個老舊必須徹底的「死」,才會有更新的「活」,所謂的重生是也。但是「死」是痛苦的,不捨的,所以往往還眷戀固有的舊我之中,難以超脫,也就是放不下包袱,非得「死」得嚴重到一個地步,才能「活」出新造來!
ez(ezmind) 於 2008-03-21 04:32 回覆:

死是蛻變

是金蟬脫殼

是羽化成仙的必經過程


i'm here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回版主
2008/03/20 19:27
慣性中的慣性~~直覺想到~~就是自然ㄇㄟ~~~
ez(ezmind) 於 2008-03-21 04:26 回覆:

呵呵~~

自然...是輪迴眾生~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小小的感想
2008/03/20 08:06

要如同死人一般的活著,

不要活著如同死人一樣,

保持覺察卻不二元對立!

ez(ezmind) 於 2008-03-21 04:24 回覆:

抓到竅門囉~~

作一個超然獨立的第三者

就是諸法無我喔~


年輕的老方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思考中
2008/03/19 22:46
慣性是否可以理解為因環境/教育/經驗等因素影響個人的行為模式+思維框架? 追朔到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造成一種無形的但是卻難以跳脫的限制?

   請您教導
ez(ezmind) 於 2008-03-21 00:31 回覆:

不要說什麼教導啦~~我們互相探討喔~~若說錯了,尚請賜告呢!

慣性說得遠是來自生生世世身口意業的累積

說得近一些,就是這一世裡所有的家庭,教育,環境,經驗等一切自以為是的思惟,習性,態度等,這種慣性不易察覺,縱使察覺了,也無法去改變.

這股力量,佛教說是業力.基督教說是原罪.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好、了 二字 妙哉!
2008/03/19 18:33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是呀! 諸法無我


ez(ezmind) 於 2008-03-21 00:11 回覆:

棒啊~~

深得空意

自在解脫


尋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這種慣性
2008/03/19 16:07

讓我想起飛蛾撲火,以及許多人為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沒有對錯,沒有好壞,純粹是角度、立場及觀者心態的問題。上個星期剛好看了"關鍵危機"這部電影,劇情的重點是"為了國家安全的重要是否就可做寧可錯殺一百,決不掛萬漏一的事呢?"這部電影有結局,無辜的主角雖然歷經恐懼、屈辱並被屈打成招(政治恐怖之慣性),但剛好碰上心思縝密的新手(沒有慣性)國安人員還他清白,又心軟私自把它放了(他的慣性是人權)...真是令人感動,尤其是主角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回到家門的那一刻,我的眼淚也忍不住潰堤(完全是站在主角立場的慣性)...但是這終究只是戲,如果人權真的這麼被看重(想必這電影也不必討論了),或者是國家安全已到了這種人人自危的時分,恐怕拍了也無法播出吧!而我想說的是,這種找不到慣性的慣性(或者說自相矛盾的慣性),才真的敎人不知所措耶。(我覺得我已經語無倫次了)

ez(ezmind) 於 2008-03-19 22:41 回覆:

諸行無常就如電影情節

看戲時太入戲而掉眼淚

是沒有將自己抽離情節

看完電影之後回想情節

清楚發現情節的矛盾處

是達到諸法無我的境界

當我為公正獨立第三者

因此才能看出誰是誰非


晏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夢醒時分
2008/03/19 08:07

紅樓夢一開始的場景

記得最清楚的是,一僧一道的點醒癡迷和領悟

他們唱的好了歌,就是領悟和耐人尋味

而紅樓夢的結尾

寶玉拜別父母, 跟著一僧一道消逝在大雪紛飛的空茫

一把辛酸淚,誰解其中味?

真的是,冷眼旁觀繁華世間眾生的貪瞋癡愛...


【喜歡文字轉換成心情的出口,有點疼、有點痛,卻是幸福....】

心情‧行腳地圖

ez(ezmind) 於 2008-03-19 18:10 回覆:

呵呵~~

到底是誰顛倒呢?

是眾生還是僧道?

到底是誰作夢呢?

是演員還是觀眾?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