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09 07:54:29瀏覽1204|回應4|推薦57 | |
97/3/4(二)晨: 鷺鷥飛翔,白鶴頂立, 南遷北移,相互偎依。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墮霜。心閒且未去,獨立沙洲旁。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這首詩說的是一隻白鷺鷥飛向秋天的水面,牠向下飛的樣子,好像飄落的白色霜雪一般。飛下來後,牠悠閒的並不急著離去,靜靜的獨自站在沙洲旁邊。 白鷺鷥一身潔白的羽毛,喜歡水田裡或湖澤邊找小魚、小蟲吃;而偏愛停在牛背上,等待牛走動揚起路邊小蟲而覓食的牛背鷺,也就是黃頭鷺,牠的羽毛也是白色,在夏天繁殖期,頭和頸的腹面才變成黃褐色。 白鶴在休息時,不是始終用同一隻腳,而是右腳站了一會兒,就換上左腳,用兩隻腳交替著站,以免疲勞。這樣可以輪流放鬆。同時,用一腳站著,可以望得更遠,以警惕敵害的突然襲擊。如果在睡覺時敵害來了,馬上就可以逃跑,要飛走,也比爬起來以後再飛快多了。而當它們站在湖塘中水較深的地方,或是低著頭找食的時候,從來也不用一隻腳站立,而必須兩腳都著地,這樣才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當然,在孵化後代期間,它們也和別的鳥一樣,乖乖地把身子蹲下來。 鷺鷥和白鶴都是候鳥,到了秋天和春天時集成大群遷徙。候鳥群每年於八月底至十月間往南遷移,部分在台灣中南部停留,大部分更往南洋一帶渡冬;當氣候回暖,候鳥們又會再度結集北移返鄉繁殖。鷺鷥、白鶴遷徙飛行時,相互偎依,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牠們的羽色、飛行姿態與隊伍的壯闊有序,雪白的羽絲映在霞空中,宛若一絲絲白色的緞帶,在廣大的青山綠水間,緩慢飛動的畫面非常優雅。 候鳥遷移時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就是體內脂肪。所以它們要在遷徙前吃飽喝足,不過這還是不夠。在食物資源豐富的中途站,白鶴短短幾天就可以讓體重增加一倍,這種覓食效率是很驚人的。這種長達數千公里甚至一萬餘公里,時速高達20甚至60海浬的大遷徙給候鳥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遷徙途中,突然的暴風雨對候鳥最具危險,其他不良的天候、天然的災害也會對候鳥造成危害。而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如濕地減少、山林毀損、環境和海洋、空氣的污染等,使候鳥的棲息地減少、食物短缺,是造成近代候鳥的另一個嚴重危害。另外,都市的超高建物、海岸邊的燈塔,也多少造成候鳥碰撞而傷亡,同時,許多獵鳥的行為,仍然存在著對候鳥的危害。 當我們瞭解候鳥遷徙的艱辛並且充滿著危機,我們人類應該認真思考對候鳥加以珍惜和愛護,不管是在牠們的繁殖區、過境區或越冬區的棲息地,做好環境維護減少破壞,好讓牠們安然地來來往往,年復一年,使這個充滿謎樣的候鳥遷徙生態,永續在地球上自然而和諧地循環下去。(資料來源:候鳥之謎/魏銀南)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