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05 11:04:58瀏覽2175|回應7|推薦270 | |
天心觸動,百鳥齊飛,千絲萬縷,明珠顯印。 白雲守端禪師在楊岐方會禪師處參禪,久久不能開悟,楊岐禪師很是掛念,想方便開導。有一天,楊岐方會禪師問守端禪師:「喂!你過去拜師父學道,你的師父是誰?」
「我的師父是柴陵郁禪師。」
「柴陵郁和尚是開悟的禪師,你知道他怎麼樣開悟的嗎?」
「我的老師有一次過橋的時候,跌了一跤,就覺悟了。」
「跌一跤,怎麼覺悟呢?你怎麼證明他覺悟的呢?」
「他跌了一跤以後,說了一首偈語:『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楊岐禪師聽了之後,便發出呵呵的怪笑聲走了。守端禪師卻因方會老師的一笑,輾轉反側,整夜失眠。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到法堂請示方會禪師:「老師!為甚麼您一聽我說柴陵郁禪師的詩偈便發笑不已?我有說錯了甚麼嗎?」
楊岐禪師道:「你這個傢伙!真沒出息!你看我們寺院前面的廣場上,經常有走江湖的在那裡變把戲,弄個猴子在那裡跳來跳去的,他們賣力表演,無非是為了博得觀眾哈哈一笑。你這麼沒有用,我跟你一笑,你竟然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可見得你比玩猴把戲的人都不如,你還能參禪悟道嗎?」
白雲守端禪師一聽,若有所悟地愣在那裡。老師又說:「不必想,不必分別,懂就懂了,悟就悟了。」
於是老成守道的白雲守端禪師,經過老師這樣的方便權巧,一笑也能把他笑開悟了。
佛教常用「明珠在掌」比喻佛心般若並不在高遠之處,而是人人可握之物。然而,「石中之火,不打不發」,石頭雖可發火,不經敲打,火不出來。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但若不修不證,就如同「宅中寶藏匿濟,乏於孤窮;衣內明珠弗解,貧於傭作」。(六祖壇經講話)
憂傷煩惱的牽絆好似瞬間百鳥齊飛,總有千絲萬縷,數也數不清,彼此間又產生種種密切而複雜的聯繫,難捨又難分。然天心一經觸動,即能抛下我執、分別之迷妄,即能顯現明珠,印照如來本性。 2011/4/14(四)晨龍山寺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