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I am David
2007/04/13 20:09:08瀏覽1110|回應11|推薦61

不向愛用暴力、認為自己有權奪走別人生命和自由的人屈服,是很重要的。不讓他們改變你的想法和信念,你就贏了。你必須永遠討厭壞的事物,否則總有一天你會變得像『他們』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我要保持自己的樣子,永遠不會改變,直到死掉為止。

 

 

I am David

作者:Anna Holm
譯者:穆卓芸

出版社:宇宙光出版
出版日期:200507(原著1963年出版)
語言別:繁體中文

 

『這是描述一個男孩逃離集中營、邁向自由國度的故事。十二年與世隔絕的生活,讓他的逃亡之旅充滿驚險,從南歐的希臘薩隆尼卡開始,到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波隆納、米蘭,再到瑞士、德國..最後到達終點丹麥。作者以第三人稱的敘述,細膩地創造出大衛這個敏感而善良的角色,也深刻地道出他在旅程中心境上的掙扎與轉變。

集中營的幽禁歲月,讓大衛對於人的世界充滿了不安全感,慶幸的是,營中有一位名叫約翰尼斯的男人一直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在大衛身旁教導了他很多語言上的知識以及生命中美善的事物,這對於後來他在逃亡路程中有莫大的幫助。

當大衛孤獨徘徊在海邊,他在心底吶喊著:『喔,神啊,神啊..』他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喊出,因為他根本還不認識神,然而在最孤寂的時候,他本能地想起了這首詩,於是在心裡走到了神的身邊。當他開始在心中與神說話,他的旅程也進到了更深的生命地帶-摘自編者的話「走進小說裡的大旅程」



他立刻發現苗頭不對。山下遠處的那棟建築....還有呆呆佇立的人...他竟然回到『他們』那裡了!大衛的思緒又開始轉動..這是怎麼回事?他又回到『他們』那裡了,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大衛看得出來,他太熟悉『他們』的樣子了。他的自由飛翔竟然兜了一圈又回到起點-被槍打死。


他們只要喊他,他就開始跑,他們就會開槍-那個一直等著朝他開槍的人,在他冷靜往集中營外的煤礦路上那棵樹前進的時候,等著開槍的那個人。但是,他這回沒辦法冷靜走開了。因為他現在知道,生活可以是多麼美好,而他想活下來的渴望會像針一樣刺著他。他一定會逃--他心裡明白..


大衛想起自己經歷過的所有痛苦--沒想到他竟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想起這麼多事!他也想起,自己得到自由之後知道的所有好事──美和笑聲、音樂和好人...瑪利亞..還有開滿粉紅花的樹..跟在他身邊的狗..和一個終於知道的方向...一切都到這裡結束了。大衛試著安慰自己,能在吃子彈之前,知道這麼多美好的事物是很棒的,但他就是開心不起來。太難了....


有許多的經典,在試圖以電影手法讓主人翁從書中走出來時,嘗到了失敗之苦。『送信到哥本哈根』在現今的電影作品中,無非不是一部好片子,尤其是俊俏小男主角的生動表情更是讓人會心一笑。不過對於一個已先讀過原著小說的讀者來說,那種懷抱過度期望,卻礙於電影的現實狀況而無法滿足的心靈渴求,導引我走向一種隱然的落寞。


原著中,旅程一開始的困難重重,在電影中很快地被帶過,觀眾無法對小男孩的處境感同身受,沒看見他在瀕海的岩洞裡,因著怎樣的美景癡望大半天,也就不明白他單純的心境有著什麼樣的自我對話,此片亦無用旁白手法表現出該有的深度。還有那隻為救小男孩而捨身的牧羊犬,那是一個深深感動我,且讓小男孩突然明白神的恩賜是不求回報的關鍵點。而當我看到電影的最後,小男孩居然是坐著飛機回到他的故鄉,久未謀面的母親等候著迎接他,原著中那種苦盡甘來、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感動,全數宣告灰飛煙滅。啊..我好想哭!


如果說電影觸碰我的,是主角大衛的際遇,那麼小說感動我的,就是大衛這個孩子。小說裡的大衛,有電影裡的大衛所沒有的深度,那就是思考的深度。也許有人會質疑,孩子哪會思考?但我卻想說,錯了。孩子不但會思考,而且比大人更直接、更真誠、更有力,因為孩子的思考是為了理解,不是為了解釋;更重要的是,孩子真的「相信」自己所想的--這正是大衛特別的地方,也是他一切力量的來源。我們之所以對大衛的特別感到意外,那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正視孩子會思考的事實,並且用心聆聽他們的話語。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vasyc&aid=892511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紫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友!安安!
2007/09/27 22:29
DSC01707

紫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送花來喔
2007/08/31 22:10
DSC02741

紫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7/04 21:56
心的力量無限大
很感人的故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今天
2007/05/31 15:42
今天我看了這部片了,我沒看過原著,但是我可以感受到David的心情,尤其是在那位善良女士家的時候,David拉著她哭的那一段,我拼命的要我自己不要流下淚來(因為跟同學一起看的),真的好感人。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鼓勵
2007/05/07 16:45

Thanks Dave !

近期因工作上的種種不順,  損失了很多私人時間,  想不到今天有空來這裡一溜,   竟給我看到 Eva 你的介紹... I am David....

一句說話 : "你必須永遠討厭壞的事物,否則總有一天你會變得像『他們』一樣。"   謝謝 !    我就是需要這樣的鼓勵 !

最近心情真的是壞透了,   好像沒有了做人立場,   連個人原則都有點失守,    要不同流合污,   要不自我放逐......

幸好今天看見這句說話,    又開始提起精神了 !   


陳惠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間有溫情
2007/05/03 17:14
我看過這部電影,它讓我留了不少淚,但是很值得。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I am Mandy
2007/05/03 00:23

我很慶幸自己是先看了電影~

戰爭及環境使人性扭曲!

但黑暗背面一定有光明~

我一直這樣深信著~~~




evasy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
2007/05/02 22:16

給小咩咩的舅:
您的想法真是與眾不同啊
看過我這麼抱怨電影
您該先看電影再看小說才對呀
才不會如同我一般產生落差感
『送信到哥本哈根』這電影
就是<改編>自I am David這本小說

給George
我知道電影的小男主角
非常賣力地想呈現出那種感覺
而且他長得真的眉清目秀
但我抱怨的並非這個
而是改編後的劇情
跟小說帶給我的感動落差太大
尤其是旅程一開始的萬般艱苦
居然鏡頭總共帶不到十秒就沒了
直接跳到偷搭卡車的部份..

給雪梨帥牛仔
我看的電影
就是您所截的這段圖沒錯
但實在因為我受小說感動太多
所以在看電影的時候
便忍不住比較了起來
我向來不自欺
比起小說來電影的境界實在差太多了



丁介陶 George 喬治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有善心的人
2007/04/16 06:38
電影我有看,的確,大衛的內心描寫可能會較小說來得不足。不過,我很感動的是,這世上仍是有善心的人在那裡。所以,大衛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母親。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電影和原著?
2007/04/14 16:14

《送信到哥本哈根》是“I am David”改編的麼?我都沒看過

既然Eva更推薦I am David,我想先買小說看看。我喜歡這種題材~~戰爭裡的人性......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