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大學的準畢業生保羅,大學四年都狂熱的投注在研究《尋愛綺夢》之上,如今只差臨門一腳即可解開謎底,於是求助於死黨湯姆。對湯姆而言,研究這本書等於繼承了已逝父親的畢生志業,但《尋愛綺夢》彷彿女妖的魔咒,總會讓研究者忘情的過度投入,也因此危及了湯姆與女友凱蒂的感情。夾在友情與愛情之間的湯姆,陷入了進退維谷的掙扎之中。
就在此時,他們偶然獲得了一本失竊已久的『守港人日記』,日記中記載的線索對解開《尋愛綺夢》的秘密至關重要,眼見最後一片拼圖已經到手,不料交給他們日記的研究生比爾卻在校園中遭到槍殺身亡!
兇手的身分和動機都不明,湯姆與保羅一方面要設法破解最後也最關鍵的密碼--『四的法則』的意義,另一方面還得面對警方對他們的懷疑。更糟的是,保羅的指導教授以及湯姆父親的好友似乎也牽涉在背後的陰謀中。重重的疑雲與迷霧,信任或是背叛,已無從判斷……
全書以歷史悠久的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為舞台,透過層層解謎的過程,帶領讀者一步步深入令人震撼的歷史真相,不但具備引人入勝的懸疑氣氛,更呈現了人性的掙扎及愛恨的交纏,構成一部融合了友情與愛情、文學與歷史、背叛與謀殺的最高傑作!--摘自『四的法則』封底書介
===========================================================
老實說~看完此書,並沒有一種充實的感覺,就是在我讀『達文西密碼』與『天使與魔鬼』時,那種隨同主角一同冒險解謎的同理感,以及因為得知更多關於歷史不同的說法(姑且不論所述內容正確與否)所產生的質疑。
也許是因為兩位作者本身在所欲描寫的專業領域還沒有具備足夠的知識學養,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是由其中主角湯姆與保羅直接<告知>解謎後的內容,而非藉由旁徵博引去誘使讀者先自行於心中推測及想像一番後,再以事件的發展來導出解答,故失去那種與主角一同冒險的同理感。
前面描述好友四人的大學生活的部份稍嫌冗長無趣,且全書中事件的先後順序因排列不當而顯得紊亂,導致我在讀這本書時,必須偶爾停下來回想這是從前面哪個部份接續出來的內容。
當然此書也是帶給我一些收穫,只是並非當初我讀此書時所期望得到的。它在描寫友情的部分,讓我特別有所感。不論是查理不想看到保羅發生危險跟著跳進蒸氣管破裂的蒸氣室而導致重傷命危;或是湯姆跟吉爾為了防止陷入狂亂狀態的柯瑞接近保羅故挺身而出擋在好友前面;甚至是在保羅從事故現場消失得無影無蹤時,湯姆對其生存仍抱持著一種迷思,並隨著時光流逝而益發想念的心情。
除了主角間友誼令我有深刻的感受,另外就是書中的某些字句頗有令人深思的哲學味道,茲將我所喜歡的部分摘錄於下方。整體來說,這是一本有空時可拿來打發時間的書,沒有空閒的讀友們該看得懂我的意思吧?嘻!
==================================================================
好句摘錄:
1.李奧納多‧達文西曾經說過:畫家在作畫之前,必須先把整張畫布塗黑,因為萬物的本質都是黑暗的,除非是曝露在燈光之下;然而大部分的畫家都反其道而行,從雪白的畫布開始作畫,最後才加上陰影。保羅對李奧納多瞭若指掌,熟悉的程度會讓人以為這個老頭子就睡在我們的下舖,他當然知道從陰影開始作畫的價值;別人對你的認識,永遠只限於你讓他們看見的部分。
2.在那一剎那,我覺得自己好像桑丘潘札,聽著唐吉訶德胡言亂語;我知道他眼前的巨人無非只是一座風車磨坊,但他才是在黑暗中看得清楚的人,而我則應該懷疑自己的眼睛有問題。這正是事情的難處:我們都是有想像力的動物,但是只有看得到巨人的人,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3.我早該知道,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分割的友誼,也沒有什麼不可分割的家庭;但是當時這個迷思卻在我心裡縈繞不去---不僅當時,甚至以後,直到永遠。
是迷思,我說。但是絕非希望。
因為希望的箱子是空的。
4.想像現在是未來的倒影。想像一下,我們花一輩子的時間照鏡子,看我們背後的未來,看到的卻只是此時此地的倒影。有些人開始相信,只要轉身直視明天,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但是真的這樣做的人可能並不知道,轉過身後反而失去了他們曾經擁有的視野,因為他永遠都看不到自己。因此背對鏡子之後,自己就成了未來的一部分,而且是眼睛永遠都看不到的那個部分。
5.我現在終於了解這些年來我所處的位置,轉身凝視未來。以這種方式面對未來只能說是盲目,因為你只是站著讓世界從身邊溜走,還一心以為伸手就可以抓住一切。
6.在重生之城的某處,保羅從床上支起身子,凝視著窗外,等候著;鴿子在屋頂咕咕作響,遠處的教堂尖塔傳來鐘聲。我們隔著大陸坐著,就跟以前一樣,坐在床墊的兩端,始終在一起。在我要去的地方,天花板上會有聖徒、神祇和飛翔的天使;不論我走到哪裡,都會有東西讓我想起那些觸碰不到的時間。我的心是一隻籠中鳥,滿懷著期待的痛苦,鼓動著翅膀。在義大利,太陽正要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