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任皇帝萬曆(朱翊鈞)的陵墓,也是中國考古學史上首度以科學手法挖掘的帝王墓葬。它的發掘,疊刻著歷史與現實、過去與未來的印痕..。神秘、蒼涼、輝煌、悲壯..種種情緒召喚著我們去尋究這個已經消失了的帝國之謎,去一睹帝國主人昔日的風采英姿。
風雪定陵 作者:楊仕、岳南/著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4 年 06 月 01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這是一本透過第三人稱觀點來探究定陵淵源及其一連串的遭遇的紀實文學,從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至後來萬曆帝在天壽山擇吉壤、幾乎是耗盡國力地大建皇陵,萬曆朝中的紛紛擾擾、因皇子嗣位問題而引發的『國本之爭』,朝綱不振而逐漸走向淪亡的大明,終於被清朝取而代之,這座幾乎是明朝縮影的定陵,卻始終安靜地長眠於地穴。
一直到1955年北京副市長吳唅邀同中科院長郭沫若、文化部部長沈雁冰、人民日報社社長鄧拓等人,向上呈請示報告要求挖掘定陵獲中央准許後,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夏鼐、文化部文物局局長鄭振鐸等人協助,以及發掘隊隊長趙其昌日以繼夜地查證、記錄,從勘察、試掘,到後來靠著眾人之力逐步解決新出現的困境,這座明十三陵中最為壯麗的帝王陵墓,終於現身在世人面前。然而不幸的是,就在挖掘告一段落,正要進行後半段的文物清理及整理挖掘學術報告時,卻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之浩劫。
在這場文革中,代表中國織錦之最的明代絲織品,由於出土後未能及時予以良善處理,導致許多織錦文物發黑、碎裂,再也無法挽回。更令人遺憾的是,由定陵所挖掘出的一帝二后(萬曆皇帝、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屍骨,也在此場浩劫中遭到紅衛兵批鬥而慘遭焚毀,使得欲研究明朝,尤其是萬曆一朝的專業人士,痛失極其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文革結束,定陵發掘見證人幾乎個個衰老病死,從頭到尾參與其中的唯一存活見證人~趙其昌,在作者及出版社的請求下,亦為此書寫跋及推薦序,對於一個像我這樣喜愛看歷史故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輕易地帶領我了解定陵的故事,並由中生發感觸,全書最棒的一點就是~以圖文對照的方式,讓大眾了解定陵的整體設計規劃、布局(正面、側剖面,或是俯瞰圖),並介紹其所使用的建材及其來源,也將各陵所葬帝后及其建元、廟號諡號、享年及在位年數等資料予以統整列表,更收藏了許多珍貴文物的彩照,讓我們在欣賞文字之餘,也能將實物圖片深映腦海中,交叉比對與映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