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22 13:11:42瀏覽184|回應0|推薦0 | |
沒想到google前執行長也學過速讀,在這裡他把速讀的一部分重點講出來了~~ -----------------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整體來說,我們現在面臨的困境是:我們每天接收的資訊琳瑯滿目,怎麼知道哪些不必理會?作者認為唯有真正需要的東西才記進腦子裡。要怎樣才能做到?靠「過濾」才行。 關於過濾,我是這麼做的:當我坐下來閱讀時,手邊一定會準備好四枝螢光筆和一支顏色醒目的原子筆(像是紫色)。接著,我很快逐頁瀏覽,找尋跟我目標相符、可能重要的資訊。 一旦我找到有興趣的文字,我會用醒目顏色的原子筆在一旁空白處標示星號。這時候我還不打算把這些文字跟其他資訊做連結。我只是單純的把看似重要的文字先標出來,也等於把其他不重要的東西先排除。 完成一章之後,我會從頭再讀一遍,但只讀那些由醒目顏色標示出星號的句子或段落。這一回重讀時,我會根據我的目標,將這些文字分成四類,分別用四種不同顏色的螢光筆標示。舉例來說,假設我正在讀數學教科書裡的某一章,我會把標示的文字分成以下四類、四種顏色: ◆新名詞的定義與原理用黃色螢光筆標示,目的是提醒我要背下來。 用顏色把資料區分成各類,就像把一個龐然大石碎裂成一個個小石塊,本來大石裡看似不相關的文字,如今分成各個獨立相關的段落。這樣一來,工作更容易上手,輕鬆好幾百倍。 隨後,等我第三次瀏覽同樣章節時,我一下就能挑出那些用螢光筆標示的部分。有些地方我會仔細再讀一遍,試著理解它的意思,並找出它跟其他螢光標示部分的關聯。這麼做是幫助我找出那一章裡重要資訊的共通模式,設法從中發展出故事。一旦這些資訊有了關聯與脈絡,編碼時就容易多了。有了這項過濾技巧,才讓我的速讀水準變成世界一流,至今仍十分受用。 人腦記憶少量資訊的能力,要比記憶大量資訊好太多了。這不僅適用於資料,也適用在行動上。每當你遇上棘手的事,就試著把它拆解成獨立的小任務,個個擊破比較容易。對於管理我們每天接收的資訊,的確是不可或缺的方針。 任何文章做好過濾之後,日後不論過了多久,重讀時都能輕鬆掌握關鍵資訊。人的記憶實在非常不可靠。若你需要某份資料時,總是能順利回想起來,那麼你會更有組織,也更成功。(原作者:道格拉斯‧梅瑞爾(Douglas Merrill)/Google前任資訊長)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