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23 13:36:16瀏覽3126|回應1|推薦24 | |
去年六月至七月,上海美國商會對三百四十家公司所做民調顯示:92%決定留在中國,資料的來源是CNN的報導。
事實上,中國自去年6月開始,因為政府的強力抗疫,已獲得成效,而西方則陷入疫情泥淖,外商除了選擇留在中國外,已別無他法,這種情況,隨著疫情未解而越發加劇。
但是疫情只是催化劑,真正的原因,是資本主義,資本家看哪裡有利益,就跑到哪裡。可以說,中國的日漸強大已產生磁石效應,它是美國資本完全無法應付的。
我一直奇怪,何以中國會有一帶一路的構想,因為這中間有一大堆的包括深諳國際政治及國際金融等人才,這些高度複雜的參謀作業,是2014年的中國不可能辦到的,我後來才知道,這個計畫是由美國的麥肯錫企管公司操刀的。
麥肯錫公司是全世界企業管理第一把交椅的顧問公司,他的營業客戶涵蓋全世界的各大企業及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沙烏地、馬來西亞,甚至台灣。你能想到的亞非拉美國家,都有他的客戶。
比如島上最大的航空公司某航,在1980年左右,經營情況非常差,就聘請麥肯錫公司做諮詢及顧問,該公司的要價很貴,一共派出四個顧問,主要在財務、營業、機務及空服方面,一個月就收30萬美元,這在當時是天價的收費。(當時台大的顧問價格,據聞大約半年才2百萬台幣)。
但是這個顧問費很值得,經過3年半的諮詢及顧問,該航空公司的業務及內外管理果然大有起色,其外站約40個經理,原本都是軍方退休的,之後,就逐漸換成公司內部年輕人外放。
唯一可惜的是,當時對航務方面並未著力,以致後來在90年代,發生一系列飛安事件。但某航最後透過自己招募新手到美國受訓,完成機員換血,以後20多年,該公司的飛安都很到位。
日本最有名的經營管理顧問大前研一,當時就是麥肯錫東京分公司的總經理,負責某航的顧問專案。
中國有許多超大型公司,在香港或拉斯達克上市,後面都有麥肯錫的影子,溫家寶的姪子,就曾受雇於麥肯錫中國分公司。
該公司在俄羅斯經濟中的許多領域提供諮詢,包括採礦業、製造業、石油和天然氣、銀行業、運輸業和農業。
馬來西亞東海岸銜接鐵道項目,是2016年,麥肯錫幫助其中國客戶中國交通建設集團贏得了這個耗資130億美元的馬來西亞鐵路建設合同。 一帶一路是一個長期的公共利益平台,對外是開放的,任何有興趣加入者,中國均表示歡迎,現在東歐有一個17+1的組織,就是一帶一路進入歐洲的先導計畫。 一帶一路與東歐國家的17+1,促進了中國內地與東歐國家在政府及商業層面攜手合作。該合作模式設有不同級別的會議和合作機制,包括國家領導人年度會晤、海關合作,以至民用航空論壇等行業活動,並推動實際操作上的合作。
2018年9月,歐盟發表《連接歐亞策略》,目標包括改善兩個大陸之間的跨境運輸及人文交流,跟2019年的「一帶一路」的理念相符。為實現目標,歐盟準備強化雙邊、區域及國際合作關係,其中可能探討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及「一帶一路」框架下,與內地加強合作。
據估計,歐洲的運輸網絡在2030年之前要投入15,000億歐元的基建投資,其中單是「全歐交通網絡」的2030年願景便佔總額三分之一。在2014年至2020年期間,歐盟預算透過「連接歐洲設施基金」、「凝聚基金」或「歐洲區域發展基金」提供1,000億歐元資金,並希望吸引私營機構另行投資20,000億歐元。
由於歐洲的運輸及物流發展計劃與中國–東歐國家合作及「一帶一路」的願景不謀而合,預料中國投資者將更積極投資當地的物流基建項目。例如在2018年,阿里巴巴便宣布會在波蘭興建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物流中心,該處是內地貨運列車進入歐洲的重要節點。
拜登曾於與英國首相約翰生通話時曾建議說,我們也可以來搞一個歐洲版的一帶一路,當然,這是一個笑話。但是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美國對中國發展一帶一路成功的羨慕與忌妒。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