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13 14:44:01瀏覽419|回應0|推薦6 | |
這一句話並不是出自中國名著「三國演義」而是日本漫畫「午夜食堂」。它的意思並非是吃一口西瓜配一口蚊香,日本人固然習於旁門左道,但還不至於如此天才。
有人或許會奇怪,午夜食堂也讀過怎麼就沒這一句,這是在第一集的‧‧,想來會如此懷疑的一定是個少年郎﹝娘﹞,年輕就是本錢,先恭喜啦!但也不是全然只有優點,這句話之所以沒有印象,那是由於年少‧‧,嗯,不知!這句不僅是那個年代日本人的記憶,在台灣也不少有,但因為時代變遷太快,出生時手腳慢點的,這段典故就無緣相會了。但就是這句話使我擊節再三,原來漫畫也有適合中老年人,也只有中老年才知道其精彩之處的。
既是典故要講起來難免就細說從頭、旁徵博引、短話長說、沒完沒了了。
這一切的一切﹝這樣的句子也不知道是哪個發明的﹞都要從那支電風扇說起。那是個少有冷氣機、電冰箱、電視機、電話機的時代,你要說是「很久很久以前」那是不可以的,因為「我還年輕」,在童年夏天最常見的電器就是電風。那時的電風扇都是真材實料,整隻幾乎都是金屬打造,常可聽到小朋友手指伸進網罩裡被打斷的事件。從這角度來看這是利刃、這是兵器,所以不免會想到將網罩拿開,開到最強段,舞弄起來就是正港的旋風斬;如果抓著電線掄起來還可充當血滴子。這個創意還沒見金庸、古龍用過,或許還來得及申請個專利甚麼的。雖然荒誕,但是和電風扇是送風的原本設計功能相比,或許電風就是應該當旋風斬、血滴子用。
那電風剛開始吹的時候頗有「金﹝屬﹞風送爽」的意味,不幸的是線圈馬達溫度上升也快,不久電風就成了散熱風扇,主要是那具馬達的高溫,這時送的不再是涼風而是薰風,再不多時發燙的馬達送來的就是熱浪了,這結果的結果﹝也來學一下﹞就是將一屋子的人「吹」到屋外。雖然毛病很大,但也算是有價資產,如果當時有公務人員財產申報制度,應該也是要列入申報項目的,因為五十年前鄙宅就有一支電風遭竊,如果再要偷第二樣電氣產品的話,那就是電燈泡了。順便報告,這個案子至今未破。
到了屋外納涼,少了扇子還是涼不起來,所以蒲扇、摺扇、羽毛扇通通出籠,這羽毛扇得說明一下,一般人用的不是諸葛亮使用的鵝毛扇,而是小一號的鴨毛扇。以上三種扇子就是鴨毛扇重量最輕、來風最大,給日後要選購的人參考。
鴨毛在當時也是能賣的,蘇芮的「酒矸倘賣嘸」中沒有提到鴨毛,其實它也在收購之列,所以蘇芮就少賺了這一筆。鴨毛收那雞毛收不收?當時我也有這個疑問,得到的答案是:「一支扇子只能一個人用,但是一支雞毛撢子可以打很多的小孩。」供給與需求,生活中的經濟學。
用扇子基本的動力就是手,缺點就多了,會痠、會累、會流汗、會更熱,會痱子咬,更慘的還會抽筋,所以大人多會告誡:「心靜自然涼」,這意境是所有小孩子難以企及的,就是心嚮往之而力有未逮者;然而不久那個在說「心靜」的也熱得牢騷滿腹,奇怪的是每當發生這樣的事情時,反而覺得熱並沒那麼難受了。
既然坐著搧風也無濟於事,那就起來走走吧。就人體的結構來說,一隻手搧風的力道到底比不上兩條腿,想想手臂再粗也比不過小腿粗,而小腿上頭還有更粗的大腿﹝胳膊粗不過大腿,所以啦,在怎麼大的大腕,常常還是栽在大腿上﹞,而且雙腿平常也是分工合作,做慣苦力;況且那個年代交通不便,在附近幾公里之內都是走去走來,如果稍遠也不是叫小黃,而是踩腳踏車,所以走走是幫那隻搖扇子的手分分憂、解解勞。除了日常習走之外,當年的人們體形大多比較輕盈,如果以鮮果來比喻今天的同胞,那當年多是棗乾、蜜餞,所以走路也能成為消暑的一途。
就是因為自知是蜜餞級的體態,對於鮮果應該還是垂涎欲滴的。那時代要相親,只要聽說是「白白胖胖」的,印象分數﹝雖然尚未親睹﹞就可加上十來分,換做今天哪個媒人要這麼說,除了自砸招牌,還可吃上中傷、毀謗的官司;而在請客吃飯更是鮮明,任何主人一定是搶著添飯、忙著夾菜,嘴裡還要念著:「再多吃點、再多吃點!」,一碗已經裝得老尖的米飯,上面還堆著雞腿、鴨翅、五花肉,簡直是在蓋玲瓏寶塔,客人也不以為杵,也認為吃這頓飯就是補足平日欠缺的卡路哩,試問這到了今日還有誰敢這麼搞?
或許現在生活水準已經是中山先生眼中的「革命已然成功」的階段,但不論今昔對身材的滿意度嘛,還是老話一句,同志仍須努力!
當以秒速六十公分的速度走到街頭,遠望街頭紅光萬丈、瑞氣千條,彷彿大羅金仙駕臨;回頭巷尾萬丈紅光、千條瑞氣,若似瑤池金母‧‧,現實世界沒那麼多的神仙,賣西瓜的倒是不少。這紅光萬丈是賣西瓜將燈泡包上一層紅色玻璃紙,所以攤位上的切好的西瓜都是嬌艷動人、秀色可餐;再走近一點陣陣香氣襲人,這是本文主題 ─ 蚊香出場了。
「午夜食堂」漫畫裡的蚊香是盤香,一般家中所用鱷魚蚊香的造型,但是真正賣西瓜的所用的是線香,比拜拜用的要長、也要粗些,幾乎要有鉛筆的直徑。家中的蚊香點燃後的味道,不知道算不算是香,但是總有窒息的感覺;而廟裡的香特色是煙大,常常祝禱詞都還沒講完﹝通常得要二十多分鐘,重要的事項還得換上另一把焚香繼續﹞就淚眼汪汪,但是他們賣西瓜的,就是那種較濃烈的花香,與其說這蚊香是要驅趕蚊蟲,不如說是招徠顧客,現在夜市裡有些擺水果的還是沿用這個優良的傳統。
這種蚊香只有在夏天的夜裡的賣西瓜的攤位上聞得到,所以在別處聞到也會感覺似乎置身在夏天的、夜晚裡的、西瓜攤位前,這是這句話的第一層意思。第一層是寫景,這一層現在去逛夜市還是有體驗的機會,但是第二層寫意那就只能遙想了。
現在我們吃西瓜已經進化到文質彬彬的境地。首先冰得透涼西瓜切得大小適口,裝在玻璃盞,佐以水晶叉地端出來,光是看就涼了半截,吃的時候如果有幾滴從嘴角流出,還要拿餐巾紙適時地抿一抿,這是優雅、是斯文、是教化也是文明。這種文明在座標上的另一相對的位置就是活人生吃。
在視覺以及嗅覺的引誘之下,已經是駐足西瓜攤前,流連難去,再來就是味覺需要得到滿足,所謂的「蚊香下馬」的成語由是生焉,換言之就是不吃到那塊西瓜就「今天不回家」啦。
西瓜到手再來就是要一滿口腹之慾了,在進行之前先說好,叔叔是有練過的,切勿在家自行模仿。
此時的節奏得要進入快板,如果今日吃西瓜的節奏有如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般,那西瓜攤前的就是徐懷鈺的「怪獸」﹝真還有些懷念這小妮子﹞。當第一口啃下,嘴唇就要馬上開始吸吮,因為西瓜的結構開始崩解,湯汁淋漓,減少損失的不二法門就是拿出吃奶的技巧及力量,牙齒輕嚼兩下舌頭就得馬上做分類動作,該嚥下的送到喉頭,該吐出的送至牙門,那時還沒有無子西瓜,所以西瓜子原則上都是要吐出的,然後喉頭一嚥湯汁下肚,嘴唇一噘瓜子盡吐,緊接著張嘴再來一口。所以唇齒喉舌都要動員,也得合作無間,更要全力以赴還要忙而不亂,而這樣的標準那時人人都能及格。
吃完瓜皮往攤旁的垃圾堆一摔,胳膊往嘴上一抹,肚皮拍拍,感覺上就一個字「爽」。要是現在有哪位仁兄、仁姐是這副吃相,旁人心裡一定是「有怪獸!有怪獸!」地哼。
這種盛熱之後西瓜下肚的感覺是解暑、解渴、解饞也是解悶﹝好像是在嘴裡打了一場球﹞,這才是吃西瓜要搭配蚊香令人深深懷念的原由呀。
原來日本人也有這麼一段,雖說是有些懷舊,但我還是不推薦「午夜食堂」,理由嘛,可以以後再說嗎?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