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07 19:08:32瀏覽554|回應0|推薦0 | |
太極明人話太極
這次要講的是張鏡明站長給我出的題目——如何遠離“太極操”(特別聲明,這裏所說的 “太極操”,是泛指那些缺少太極拳內涵的所謂“太極拳”)。
如何遠離“太極操”?
關鍵是在明拳理。我師爺楊禹廷生前常說:“練拳就是練的一個理”。
太極拳之所以取名太極拳,是由於太極哲理是編撰太極拳的理論根據。太極哲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一、太極圖像。這是前人對宇宙生成認識的象形圖示,天圓地方,方圓相生,所以,圖像呈圓形,內含類似魚形的陰、陽兩個圖案,義蘊著對立物共存於統一體中,陰不離陽,陽不離陰,此消彼長,相互轉化。而且陰魚的小圓眼是陽,陽魚的小圓眼是陰,表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無處不是陰陽對立的統一,無處不是太極。
二、太極圖說。用文字來闡述,就是王宗嶽《太極拳論》開頭提到的話:“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我的恩師王培生常說,為了練好太極拳,就必須深入探討太極哲理,譬如,什麼是無極、太極?太極與無極是什麼關係?
什麼是陰和陽?什麼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的相互轉化?什麼是動,什麼是靜?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又是怎麼回事?等等。
總之,太極拳是圓的運動,體現了物質運動的對立統一和相互轉化規律。引用武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郝少如的話:“何謂太極拳?
簡單的說:太極,是由人體內在的物質所產生的辯證運動;拳,是肢體動作的外形運動;太極與拳,即內形與外形的運動辯證統一結合。
必須以內形的運動變化來支配外形的運動,即用太極運動支配拳的運動,這便是太極拳。如果只有外形的運動,而沒有內形(太極)的支配,只能稱之為拳操。
而不能謂之太極拳,所以練太極拳必須求達內外運動的統一,使之名副其實。”這段話,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我們為什麼要遠離“太極操”。
太極拳 家李璉 先生(吳圖南先生的嫡傳徒孫)在他的《太極拳練架真詮》一書中說:“ ‘無極’是一種形式,而‘太極’是在這種形式中存在的物質能量。中國古代哲人認為氣就是一種物質能量的體現,故曰,太極者,氣也。”
李璉在這裏明確點出:人體內在物質就是氣。而武學宗師 孫祿堂 先生,在他1924年出版的《太極拳學》裏,更是早就說過: “以無極式為之根,以太極式為之體,斯二者,乃拳中萬式之基礎”。
又云:“太極拳乃研求一氣伸縮之道”。
他具體說到:“人生天地間,本藏有先天之元氣……,所謂中和之氣也……,其氣平時洋溢於四體之中,浸潤與百骸之內,無處不有,無時不然,內外一氣,川流不息….,於是,拳之開合動靜,即根此氣而生,放伸收縮之妙,即由此氣而出…..,太極即一氣,一氣即太極,以體言則為太極,以用言則為一氣,時陽則陽,時陰則陰,陰而陽,陽而陰。
一氣活活潑潑,有無(並)不立,皆在當中一點子運用,即太極是也。” 孫 先生的這番精論,對太極拳練的是什麼(氣),有什麼特點(由內達外,內外協調一致),怎麼練才算正確(學拳需明理,明理才能得法,此外還需勇氣,毅力,精神),給出了一個比較完整和精確的概述。
為了加深印象,下面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援引幾則資料供大家進一步思考: 2003年10月22日《人民日報》第十一版刊登了一篇題為《太極拳興盛中潛藏著危機》的文章,文中談到,現在的太極拳“失去了技擊含義的把握,致使套路演練中的武術特徵逐漸淡化,而套路動作的藝術化、體操化傾向勢必不斷的增強,因此有演變為套路體操的危險……可能經歷10-20年的興盛時期後,太極拳將踏上沒落之路”。這是2003年全國武術科研論文報告會上一些專家學者的觀點。
其實,類似觀點,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見諸報刊。1992年《武當》雙月刊,連續三期刊登了美國太極基金會會長 周宗樺 先生的文章, 周 先生寫道: “我在臺灣學練太極拳垂10年,來美國後免費授拳15年,直至最近才悟出我自己練的的都是有太極拳之名,而無太極拳之實的‘太極拳’。為了寬廣視野,我曾多次專程前往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尋師訪友。
到過很多地方,會見過很多人……但說來令人失望……,只有現已過世,那時已102歲的吳圖南先生依然身輕體健,精神矍爍,為太極後學提供人證。”這位 周 先生在文中呼籲: “您要延年益壽嗎?就學吳圖南的虛領頂勁吧”。
他還發出以下驚人之語: “現在再不追根尋底,窮本溯源,太極拳必將名存實亡,淪為如旁人所批評的,老人拳、健身操了。”
無獨有偶,就在周文發表的這一年2月,《武術健身》雜誌上,有一篇張義敬的《太極拳的沉思》,文章中說: “近幾十年來,我們在太極拳上的成就之一,就是有學不完的套路,初學者就成天昏天昏地的跟著套路轉,只看見形式,不知其內容,”文章最後擔心今日之太極拳 “只強調外形動作的規範化,而不考慮怎樣以太極內功內容作為規範化的標準”,會“只有太極拳的軀殼,並無太極拳的靈魂”。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援引了這麼多資料,目的只是想說,張鏡明站長提出“如何遠離太極操”,不是無事生非,張站長心存高遠,看到了當前太極拳興盛中潛藏著的危機。
以上是我今天想說的第一部分內容——說理的部分,下面,再談談遠離太極操的途徑和方法。
首先,我要借花獻佛,向大家推薦陳氏太極拳名 家馮志強 老師新編的《陳氏太極拳入門》這本書。此書說的道理並不局限于陳氏拳,而是帶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當然其他門派前輩專家也有類似的專著和言論)。
馮 老師在書中說, “練拳需從無極始,陰陽開合認真求”、“不入無極圈,難成太極圖”等等,主張習拳必須先從站好無極樁入手;要在站好“無極樁”的基礎上,進而把 “陰陽開合的認真求索”落到實處。 馮 老師的《入門指引》和《入門說要》作為解決遠離太極操的可行方法,易懂好記,學起來方便,盼大家結合實踐,仔細研讀體悟。
再下來,我想聯繫幾個大家日常鍛練中存在的問題,研討一下怎麼練才是“太極拳”,怎麼練就是“太極操”,共同體悟一下“拳”與“操”的區別:
先談一談,大家盤拳時,有些式子虛實不分。
比如打左右摟膝拗步時,右掌、左掌前按,隨著重心逐漸轉換,後腿應該由實變虛,逐漸舒展,可是不少同志後腿沒有舒展到位,也就是說沒有鬆開松淨,還有一些力量在支撐著,結果兩腿虛實不分,雙重了。 楊澄甫 先生在《太極拳說十要》中提到:“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武式太極拳》一書“身法要點第13 條”中也談到兩腿虛實必須分清,而且虛中要有實,實中要有虛。
書中還說“如虛實不分,便成雙重”。說起雙重之病,實乃習練太極拳者必需解決的大問題。從練體而言,本身雙重,必然導致“滯”,不靈活了;從應敵對待而言,彼此雙重必然導致“頂”。
只能是力大勝力小,也失去太極拳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意薀了!因此《拳經》要求,“虛實宜分清楚”。
那麼,虛實是什麼呢?
虛實即陰陽,打太極拳時,陰陽虛實無處不在,如上下,前後,左右,內外,兩手之間,兩腳之間,手腳之間,兩手兩腳之間等等,所謂周身處處皆虛實。
雖然周身各處虛實反應的形式極為複雜,但仍有一定的規律可尋。
如上虛則下實,前虛則後實;左虛則右實,右虛則左實;以兩腿間的關係而論,若左腿為虛則右腿為實,右腿為虛則左腿為實;以兩手兩腳之間的關係而論,則“三虛抱一實”……等等。
太極拳運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和相互轉化。以摟膝拗步第5動“左掌下按”和第6動“右掌前按”為例,我的老師王培生在傳授時提示:設對方用右腳向我踢來,我左掌下按,不是左掌著意往前下使力,而是以左掌食指為引導,於別處作功,左掌自然產生一種既松且沉的下按勁,對準其膝蓋骨往前下按去(這裏特別說明,這個所謂的“別處作功”,即右腕松力,向上提至右耳旁,意想右虎口要貼上右耳門,接著松右肩墜右肘,兩眼注視左食指指尖,重心在右腿,意在左肩)。
此動是左掌順勢去下按對方的膝蓋,待機而發,而第6動右掌前按,則是在前動左掌下按的基礎上,因對方一腳踢空,必向其前下落步,落在我下按手的側旁,我則趁勢進左步,用左陽陵緊貼其右陰陵,並迅即抬頭看著對方身後,發右掌進擊其面或胸(王老師特別強調:眼往那裏看,掌往那裏發;掌往那裏推,不是想推對方的動作,而是想外三合,肩、肘、手與胯、膝、足,一一相合)。
此動所發之右掌,既不要用力也不要軟,以無名指引導好似穿針引線,向前夠針眼(俗稱打閃紉針。
形容用時之快速。這就是虛中有實)。這時下麵體重已由右腿逐漸移到左腿。
當右掌沾上對方後,立掌,凸掌心,中指朝天,右大指與食指朝右上的第一節橫紋線成水準,右臂外旋,此時意在左掌心;接著意想左掌食指往前指,中指欲與左肘尖成水準,略含向後耙摟之意。
實際上是松肩墜肘,手臂一曲,左肘向側後虛空處一沉,身子也隨之下沉,同時右腿從胯到膝到足,節節舒展蹬右腳,開後腳跟,到右腳將要離開又不離開地面時為度。這時前面的右手已完全由虛變實了。
對上述右腿從胯到膝到足的變化, 王培生 老師以“用秤秤物,要把秤砣不斷往後挪,挪到與柀秤之物均衡時打住”來比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必須均衡,秤砣要想壓住秤,必須是虛懸著並擱在適當的地方,方能起作用,所以後足也必需鬆開虛懸。這就是後腿由實變虛,虛中有實的由來。
先賢說,以拳證道,即勢明理。
上述這些,無一不體現著太極拳“重意不重力”、“有前有後,有上有下,有左有右”、”實中有虛,虛中有實”、“此消彼長,同生共滅”和“視靜猶動,動中求靜”、“一動無有不動”等道理。你要想遠離太極操,練好太極拳,悟得太極之道,就必須在這方面做有心人!
下面再談一談盤拳中,形與意脫節的問題。
太極拳強調“重意不重力”,要求“先在心,後在身”,“意氣君來骨肉臣”。也就是盤拳時,先由意動,繼而內動,接著氣動,最後形動,由內達外,內外協調一致。
所謂“意”,就是“想“,清代中醫巨著《醫宗金鑒》中說:“意者,心神之機,動而未形之謂也。”
打太極拳,一招一式無不是用意節節貫串循環往復,直到整趟架子結束,所以有人說,“拳”是“有形的意”,“意”是“無形的拳”。
當然,練拳時意動形隨,形隨意動是高級階段,初學者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要達到“先意後形”,需要有一個過程。初學時,大家想的是努力要記住每個姿勢,包括動作,順序,要領等等,而這個 “記住”的過程,就已經是“以意導體”,用意的第一步了。
以後的要努力的,就是時時注意拳意夠不夠濃,到不到到位,長期堅持,必有進步。
再如盤拳時,每一式比比劃劃動作都做了,但對業餘愛好者來說,不在步子邁多大,蹲身有多低,關鍵是在意,在精神貫注到位了沒有?建議大家目前還是首先把姿勢動作做對,掌握好每個式子的要領,努力體悟由內達外,內外協調一致,也就是,用內形來來支配外形,借無形來支配(影響,感應)有形。
近期看到 解守德 先生的專著《太極內功心法》,書中提出一個 “太極思維假修真”的概念。 解 先生說的這個“假”,指“假想”,我的理解即“想像”。
按太極思維,練到一定的階段,必須要借助內形(無形的東西)來“支配”( “影響”,感應”)有形的肢體。
由此想起,當年吳圖南老先生傳授太極拳練架定勢的第一式“太極勢”(即一般叫太極起勢),練到一定的階段,就要增加“蓄外意”,站“六面勁”等的意念活動。
有一天在公園,有一位同志跟我說,她練“合太極”這個動作時,兩手從頭維左右兩側合抱到頭頂上空,徐俆往下落時,胸口既不逼悶也不難受,只是胸口有些發緊。
我說,你太介意肢體這個有形的東西了。應忘掉有形的雙手,借助無形的假想來“支配”(感應)有形的肢體。
我建議她實作時,想像兩手謹小慎微地捧著一個大氣球,勁兒大了氣球會炸掉,勁兒小了氣球會飛了,要似挨非挨專心捧著氣球,從頭頂上方徐徐落下,整個過程中,不想手,就想著手內無形的氣球。
她按我的話一練,果然頓時心口既鬆快又舒服。這個例子雖小但理兒不小,如果從“操”與“拳”的區別來說,原先的練法有一點類似 “操”,而後來按要求一絲不不苟地做了,應該說練的是“拳”。
在本文最後,我借用吳圖南老師的話來作結束,吳老師認為:太極拳的奧妙就是一切以“意”為之。
能如是,則將體會到“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放之則瀰六合,卷之藏密”; “大小由之”之樂趣。
其變化就如孫悟空的金箍棒,說大可以是定海神針,說小可以比繡花針還小能放進耳朵眼裏去。
這些無形無象地地道道的真功夫,是通過看不見摸不著無形的“假想”,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刻苦修煉出來的。
本文來源於: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3037.html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