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22 08:31:27瀏覽517|回應0|推薦1 | |
人體之腰是指包括腹部、腰脊、尾閭、雙胯關節、大髖骨盆等在內的整個“中節”系統。
太極拳對腰法的要求很高,拳諺有言,腰活全身“靈”,腰死全身“僵”。經過推研,終得腰之要訣。特言之如下:
1、氣沉丹田與湧泉的同一關係。
一般認為,氣沉丹田中的丹田指“腹丹田”(氣海微向內的人體重心點),沉能穩定重心使之下墜與地合一。
然而,經常見到各拳家以馬步或弓步低樁,襠如拱橋,重心下沉。
本人研究拳理並實踐論證,得一道理,凡以馬步、弓步低樁練習,均難在實戰中極盡靈活之能事。而人走步之態,非常自然靈活,物理重心雖偏高,只要意上湧泉與百會同一,人體上下自有“通空”之感而無上下之別,腳下松沉不求自得。
配以活步走位,一腳為實另腳為虛,微沾即變,對方耐我何能?松靜中定,意注湧泉,雖非入地趟泥,但身卻沉似千斤,憾之難動。
2、鼓命門與鼓前腹。非刻意使勁去鼓命門與鼓前腹,而是自然使之。
先明前腹包括胃區、肚臍(神闕)、恥骨上部軟處等在內的一個整體,此“鼓”為沉氣(內在元氣非呼吸之空氣)所致,呼吸時腹部微微外張鬆馳如氣胎外壯之態,但是不要去故意“鼓蕩張縮”而使腹部緊張。
呼吸勻淨深長,腹部未見“鼓蕩張縮”外形,唯意是求,微外鼓不再動形,入龜吸之態。命門在肚臍後方之對稱點腰脊處,兩側軟肉放鬆,一齊向外微鼓。從側面看,整個髖盆與腹部如一“圓球”安放在雙胯骨之上。
3、收尾閭與垂尾閭。收尾閭是使尾閭與會陰有粘合之意,粘而自然,不可用力提托,故能“辟穀”(閉肛門)。收尾閭使髖盆微前合,並能微鼓命門。
但是,不可導致挺胯而使雙胯關節緊張。檢驗的一個好方法是,能否讓腰腹微微松沉抖動,能則合度。
此時,意念上會陰是吊掛在百會上的(內在吸合互應然非一條著象的“垂線”)。
收尾閭之後是在收中自然松垂,使尾閭無形垂線直插兩腳跟連線,也就是說,腰脊末端之尾閭與兩腳跟連線共一“垂面”。當一腳沾地時,此尾閭無形垂線直插支撐腳腳跟。
如此定位越精確越好,加之雙腿腳松虛合一,百會虛懸,故能穩如磐石,支撐八面。
4、雙胯平准、腰胯整體螺旋升降定軸轉動或平面定軸轉動、腰的虛提實沉陰陽變換與腰的主宰作用。本人的其他帖子有詳述,在此不再多言。
凡功夫者,知其道,守其德,便能精進。心善則人善之,心惡則人惡之。 本人酷愛並推研內家拳技,從不保守,以上所言思悟許久,望對學者有所悟.
本文來源於: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3070.html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