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極鬆功如何修煉
2013/03/22 21:48:38瀏覽1342|回應0|推薦2

 

松功是太極拳內勁或內功修煉的重要一環,是練習內功太極拳的基本要求。對此,無論在理論認識,還是在練功實踐中,都存在著不少的錯誤認識和誤區。

 

從古至今,尚沒有一本著述把這個“瓶頸”問題闡述清楚。

 

在實踐中真正練出功夫的人更是很少。所以,前輩人曾說:“在真正能松通者,一代人出不了幾個人,能出者可謂鳳毛麟角。

 

”正因為如此,使不少的太極拳愛好者,乃至專業太極拳研究工作者,在“松功”面前產生困惑,甚至遺憾終生—到頭來沒有跨入太極門。

 

  本人通過六十餘年的練拳積累和先輩們的教導,並依據太極拳古典論著的思想,對“松功”進行較深入、較系統的探索,對此有所醒悟。我認為圍繞“松功”應著重研究以下幾個問題:

 

  其一、何為“太極松功”?修煉“太極松功”的意義?

  其二、在修煉“太極松功”中應注意那些錯誤認識或誤區?

  其三、怎樣修煉“太極松功”?

 

  一、“太極松功”的內含及修煉“太極松功”的意義?

 

  (一)、“太極松功”的內含

 

  太極拳作為區別於外家拳種的內功太極拳,它所以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玫寶,不僅因為它與幾千年的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相聯繫。

 

還在於它的獨特的訓練方式及其所產生的超乎尋常的能量或稱功力,即“ 四兩 撥千斤”的神功而譽滿宇宙。所以人們才送給它—國粹、瑰寶、奇葩之稱。

 

  太極拳的修煉方式或者稱之方向,與其他拳種是截然不同的。

 

這不是一開始就去練勁,更不是通過剛性鍛煉,增強肌肉的韌勁而壯力,恰恰相反,它要求修煉者全不用力,在“用意不用力”的行功走架中,找大松大軟、找虛無的氣勢、找神明感應、找莫測的變化。

 

  從一定意義上講,這就是“太極松功”。

  楊澄甫說:“要松、要松、要松淨,全身心鬆開,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

少候說:太極拳“就是因為松鬆軟軟的,打出的勁才非常大呢!”

 

楊澄甫說:“一個松字,最為難能,如果真能松淨,餘者末事耳!”又說:“松,要全身筋骨鬆開,不可有絲毫緊張,所謂柔腰百折若無骨,只有筋耳,筋能鬆開,其餘尚有不松之理乎!”

 

  所以,太極拳的“松功”應包括以下幾點內含:

 

  1、要在思想意識上,神意內含以存靜養;勁道始有收藏。

 

一拳一動不忘松淨,靈慧才能生長。

 

  2、從形體上,在思想意識的引導下,逐步達到最大限度的松柔。日日以松沉之心意去灌輸,久之自能得到真正的放鬆。

 

  3、在松的標準上,要求不僅從精神、肉體、關節、筋絡等內外俱要松淨、松透,而且要松得一絲都不能承受外力,即“一羽不能加,蚊蟲不能落”;松到沒有一毫雜念。盤拳如夢遊一般。

 

  (二)、修煉“松功”的意義

 

  周身鬆開,上下完整是太極拳必需的條件。

 

如動作不整,整而不松,或光肩松而腰、胯、筋、背不知如何松或肘、腕、指節等不知如何松……此皆非正宗傳授也。

  可見,松對於練好太極拳意義非常重大。

 

  首先,鬆軟是太極拳的寶貝是靈魂,懂得什麼是正在鬆軟,練拳和推手才會進步。

 

非鬆軟純淨內勁不生,如不鬆軟,反不如不練內功。極鬆軟,然後極堅剛。

  其次,松是練習內功太極拳的基本要求,“一舉手、一投足,稍一用力即落旁門。”

 

可見,“一分松、一分功,松到一無所有的真功。”

 

  再次,松是練習內氣的基礎。不能徹底放鬆,內氣在體內永遠也形成不了,真正松透確實不易,全身入松非下一定功夫不可。一心想松,久之身勢自能放鬆,動以心氣為主,四肢跟隨自然會整,呼吸純任自然,內外自能合一,拳意才自能上手。

 

  總之,太極拳練到老,不外一個松字,如有一點不松,不節不松,到老仍是不通。

  二、在修煉“太極松功”中應注意的幾個錯誤認識或誤區

 

從古典拳譜中看,不應帶來練拳中的偏差或謬誤,查其原因,並非簡單,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概括起來不外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由於《拳譜》中對“太極松功”沒有專門論述,雖然有“專氣致柔”,“稍一用力即落傍門”、“觀耄耄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

 

但終沒有明白的提出大松大軟,松淨松透的要求。尤其有的“宗師”們,在解釋“古拳譜”時,再加進了自己的體會,把不用力,解釋為“不用多餘的力”,還是用力;或提“鬆緊適度”之說,還是有“緊”;或宣導“快慢相間”,還是有“快”,諸如此類,不能不說,在拳理拳法上就有誤導。

 

  第二、不得名師指導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解決以後由於政府對太極拳宣傳和推廣上的重視,出現了太極拳熱,特別是***同志題詞“太極拳好!”以來,推動了太極拳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發展。因而相形之下,能真正傳播太極拳的大師較少,尤其在全國各城鎮中的晨練活動中,更是缺乏名師指導。

 

故而,不可避免地出現“外行”教導“外行”現象,形成晨練點中的太極操活動。

 

  第三、在太極拳的推廣上,由於重視外形上的審美、劃一、規範的要求(主要是新改編的各氏拳種比賽套路),無論是編導的理論闡釋,還是在訓練和評判詞上的規章,忽視了太極拳本質要求—松、軟、柔、韌。

 

突出了踢得高,拍得響,下勢深……等外在動作。給教拳和學拳的人造成誤導,以為這就是太極拳。

 

  第四、真正體現太極拳內功的太極推手比賽,基本上處於誤區,從有始以來的推手、散手比賽活動,主要表現為較力,拼體力的“傍門”、“左道”,當然也就不可能給太極拳的群眾活動,提供榜樣、典範。相反,則是誤導。

 

  第五、由於極少數的名家,大師本身就是一身硬勁,甚至公開地向“大松大軟”挑戰,在《武當》、《武魂》等武術刊物上,有的把“松柔”與“疲塌”混為一談,找不到真正的“太極松功”的影子。尤其是從學過外家拳過來的一些“拳師”,在心裏上就“不服”太極拳的“鬆軟”功夫。用外家拳的理念,改造太極拳。

 

  當然,不僅僅是這幾條,還有其他原因,如身強體壯,“好戰心”引起的“爭鬥心”等等,也是造成走“僵硬勁”的原因之一。

 

三、怎樣修煉“太極松功”?

  太極拳在行功走架中,要遵循“先在心,後在身”的原則,即“意氣君來骨肉臣”,練“太極松功”也如此,放鬆先松心,心松則一松百松。也就是整體的松,是通過思想意識的作用,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

 

盤拳練推手都是如此。儘量從心意開始松,隨著心意的松,神才能松,體也隨之而松。

  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心松—精神松

 

  心松—精神松是放鬆的關鍵,精神是松的靈魂,精神如緊張,全身就都緊張了。練拳時在松、穩、慢、勻的基礎上,根據內功太極拳的要求,逐步學會運用內氣,達到鬆散通空。要順其自然求自然,從精神、骨節、肌肉都要放鬆。

 

  推手時,精神更是要保持松,對方進攻時,身手都不要動,特別是接觸點要松柔,對方來力過猛時,我們把內氣向左或向右後劃圓,對方即墜深淵。對方來力觸及我身體任何部位,我意念一想該部位,即為意之雙重,對方來力我不反抗,接觸部位不動,意念隨其來勢微微後撤,對方即落空。

 

如果想發放對方,隨彼之後撤,我用心意輕輕跟隨即可,也即是發,對方必跌出丈外。拳決雲:“發勁意何解,有如敬賓朋,用手輕相扶,所指絕無空。”總之,練內功太極拳,在精神上不要一味的追求功夫,精神自始自終保持松,這才是“順其自然,求自然。”

 

  2、骨節松

 

  用意念把全身的骨節,都對拉拔長,是用意念使它慢慢舒展開。上肢,先從手指一節節的松,一節節舒展,然後再松手腕,把腕關節鬆開後,松肘關節,肩關節,最後意念想兩個肩井穴放鬆,此時肩關節以下至手指全放鬆了。

 

下肢從腳趾開始放鬆,先把兩隻腳的腳趾放鬆,舒展開,再把膝關節放鬆,舒展開,松膝關節時要注意,是使膝蓋微屈,不屈不成,屈大了也不成,再松胯關節。

 

最後把頭頂虛領起來,頸椎也鬆開了,此時意念放鬆會陰穴(在襠下大小便之間),會陰穴一松,全身就都松啦。骨骼的舒展,使全身有膨脹感使身體內的潛在的功能量得以充分發揮,此能量屬身體內部能量,它沒有動感,它不會體現出動作來,這種潛在的能量,只能形成在自己的感覺上,外邊人看不出來,對太極拳有一定素養者來說,由於體內各關節都舒展開,達到松通。在發勁時要符合“根松催、中通順、稍發透。”的要求。

 

  以上所談的骨松,還是一般意義上的松。從太極拳的應用功能來說,它所要求的骨松,主要是九大關節的整體放鬆。上肢包括肩、肘、腕;下肢包括腿、膝、足;中間胸、腰、胯。

 

對此,在“太極拳對身法的要求”一章裏已有所論述。本章作為“松功”也要加以說明。我們認為,太極內氣或內勁的運行是發於腳、行於腳,主宰於腰,運化在胸,靈活於腕,行於手指。可見,只有把九大關節放鬆乾淨,放鬆勻稱才能形成整體。所以,有的拳家把肘和腕的放鬆看成是運氣運勁的鎖匙。

 

腰為主宰;胸為運化之關,胯為承上啟下、胯不落、腰不松、肩也不松,胯也是一關。

 

  3、肌肉松

 

  全身的肌肉都不要用力,精神不支持它,但要注意松不是弱、也不是疲塌,而要求肌肉永遠保持松柔,由於有意識地長期令肌肉放鬆,肌肉反而能形成膨脹,肌肉膨脹骨節鬆開,身體內的濁氣、病氣就能不斷地由身體內散發出來,濁氣散出一點,體內的元氣就佔據一點,因此練習太極拳,每天都在不斷的放鬆舒展,這對於保健養生、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特別是練內功太極拳,從練第一乘功夫開始,就應該注意在演練全套內功太極拳的過程,自始至終都要保持全身的松靜,因為第一乘功要練“腰功”,身體外形每一動都需要用腰來支配,“腰功”歌決要求:“太極腰功豈可無,缺腰何必費工夫,腰功畢生研不盡,身手兩忘腰勁出。”肌肉緊張練不出內功太極拳。

 

  4、五臟六腑松

 

  五臟包括心、肝、脾、肺、腎,一般運動只能運動心、肺,各種運動及跑步,只能使肺活量加大,心臟耐受力增強,對於腎臟基本活動不著,腎臟在身體內是生命的根源,穩定之為“先天之本”,它的主要功能是:

 

一是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作用,推動這一作用的動力叫“命門”,又叫“腎陽”或“元最”而這一動力基礎叫做“精”,因此有“腎藏精”的說法;

 

二是對身體內的水液代謝平衡起著主要作用。腎藏精,精,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腎藏精的含義有二:

 

是後天之精,是指由五臟六腑化生出來的精氣,它包括著能夠滋養臟腑、肢體、五官等各部組織的精微物質(如精、血、津液),這種精氣,來源於飲食裏的精華部分,是維護人的生命,營養人體各部組織器官,並促進其生長發育,即所謂的“先天之本”。

 

是指人類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質(與男子的精室和女子的胞官有關)。這部分精的生成,儲藏和排泄也是由腎主管。

 

  在腰部兩腎之間是“命門”,命門是腎臟生理功能的動力,即人體熱能的發源地,又叫“元氣”或“真火”。

 

堅信所藏之精無論是先天之精還是後天之精,都需要有一定的溫度,才能發揮其營養全身各部組織器官和衍生後代的作用。

 

這兩種精氣中的溫度和動力,就是命門之火的表現,如果命門之火衰,男子可以出現陽萎或精冷無子,女子可出現胞宮虛寒,(胞宮、即子宮、卵巢、輸卵管的總稱)帶下多或不孕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出現脾胃消化功能低下,而造成泄瀉。

 

  在水代謝方面,三焦氣化功能,也是依靠命門火的作用。如果命門火衰,就會引起水腫或小便失禁等病。

 

  臟腑是內氣的發源地,因此用意念去放鬆臟腑,令內氣慢慢地擴散,舒展到全身。

 

只有放鬆臟腑才能使內氣在體內鼓蕩,體內的內氣越多,向四肢擴散舒展的也越多,在體外形成一個強大的氣場。五臟之中只有腎臟放鬆時有形態的表現,因為它在腰肌的上方,我們所練習的“腰功”,即腎臟上邊的兩塊肌肉,訓練有素者它可以上下劃圓,左右劃圓。它可以統領著手和腳,在盤拳和推手中做出各種各樣動作。

 

  六腑包括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前五種在放鬆時無形態表現,只有三焦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

 

  中焦相當中脘(胃脘)部位,包括脾胃。中脘以上至胸腔部位,(包括心肺)為上焦。中脘以下至小腹部位,(包括肝腎等諸器官)為下焦。“焦”就是熱的意思,這種熱能的表現叫做“氣”,所以三焦總的功能是主持諸氣,疏通水道,但上、中、下三部的功能又各有特長。

 

上焦的主要功能是宣發積於胞中的“宗氣”,將其輸送到全身,供給體內各組織器官的機能活動。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轉輸飲食物,蒸化**,把營養物質通過肺脈的傳化作用,以化生營氣。

 

下焦的主要功能,是把人體內消化後的殘餘物質加以分別,食物殘渣通過大腸排出體外,代謝的剩餘水分通過膀胱排出體外。

 

  綜上所述,三焦總的生理功能,是身體內幾個臟腑在食物消化、吸收、營養、排泄等功能方面的總合。而這一總的作用,又是元氣(命門)、中氣(脾胃之氣),宗氣三者相輔相成的集合體。

 

  六腑的放鬆,使五臟在體內好像懸浮起來,由此而產生一種虛靈頂勁。

 

  從以上分析可見,太極拳要求的松,但不是弱,也不是懈,更不是疲蹋。對肌肉神經來說,實際是要求保持鬆弛狀態。

 

對骨節來說,則要求鬆開,即我們常說的“對拉拔長”,通過練氣,以氣層為介質,自然就能做到如同球樣的六面松扌朋勁。松,是內功太極拳的基礎,不能徹底放鬆,內功在體內永遠也形成不了。真正松透確實不容易,全身放鬆非下一定功夫不可。

 

要明白放鬆的重要性,逐漸練好“松功”。

 

在練習中,當與對方接觸時,馬上即僵時,即自己不知不覺進入強力範疇時,必敗無疑。

 

此時,不要說人家力大,應從自己身上找毛病。你自己不用力,怎麼知道對方力大呢?或有的人在對方進攻就往後轍,這不是松,更不是化,而是跑,是弱手,形成兵敗如山倒。

 

違反了太極拳放鬆的目的和太極拳走圓的要求。

 

在發勁時,自己的內勁發不出,說明自己沒有松透,內理還有堵截的地方,也因為違反了發勁的“根松催,中通順,稍發透。”原則。

 

太極拳內功的中級功要求是注意松和通的要求,歌決雲:“勁源跟著手走,身手松淨勁自有。

 

松,除了要下功夫練外,必須要悟,在練中悟,在悟中練。光練不悟,是傻練,長功不快,當然也不能光悟不練,那是咀上功夫。

 

  總之,練拳時須靜心體會周身是否松淨,是否沉穩,是否舒通。每動要靜想須如何始能將意送到彼身,如何始能入裏透內,久之當可進步。

 

為此,一定要走輕靈虛無、穩靜鬆軟的練功之路,不可犯頂抗之病,更不可在心中存有一個剛柔相濟的思想。試想,前輩們全心全意去想放鬆,而尚不能將身勢放鬆乾淨。

 

如果你在練拳中老有一個“快慢相間”、“鬆緊適度”、“剛柔相濟”的思想,那樣是不能將身勢松乾淨的,當然也就永遠練不出來大松大軟的上乘功夫,更談不上太極勁了。

 

本文來源於: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3111.html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bisu50&aid=741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