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5/12 13:02:08瀏覽2756|回應11|推薦5 | |
連爺爺:您聽到紅衣婦人的聲音了嗎? ◎文:無極 (撰文:2008年5月12日) 電視新聞畫面中看到一名自稱受委曲的紅衣婦女看到黑頭車,不分青紅皂白箭步趨前陳情,沒想到黑頭車的主人正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電子媒體記者說連戰當時頭「回也不回」而去,丟下紅衣婦女有苦難訴,呆立現場。 如果這段歷程僅是記者的口述而缺少畫面,筆者必然用習慣性地態度質疑其真實性,但是新聞畫面清楚播放這段過程,筆者不但看到這名無奈的紅衣婦女,也看到連戰在隨身人員保護下直登黑頭車離去的畫面,此情此景,筆者忍不住要為如此不協調的場景為文傾吐一番。 連戰曾經貴為副總統,也曾經是國民黨主席,在國民黨力圖改革,努力走入群眾、深入民間之時,新一代黨員改造,去除舊組織框架之後,仍擺脫不了舊傳統、舊倫理思維,安排一個「榮譽主席」的大位,做為象徵性的共主、神主牌。 有了「榮譽主席」的光環,連戰也不時在關鍵時刻發揮他的影響力,諸如多次赴大陸會見大陸重要領導人,彷彿在兩岸關係改善的路上,不想也不願被視為缺席者。 這樣的連戰,讓無數泛藍民眾視為藍軍的長輩、能者,對他的評價褒多於貶。然而,連戰可以對大陸人民表現特殊的親和力,卻沒時間停下腳步傾聽一下台灣紅衣婦女的怨氣,這樣的親和力兩相對照,就不免讓人感到原來要表現親和力,還有場景與對象之分。 筆者如此批評,或許看倌會有不同的看法,但不論您是否支持筆者的見解,筆者還是要提醒各位看倌一定要站在「將心比心」的角度來看問題。由於我們都不是這名紅衣婦女,我們也都不是連戰,所以或許連戰當時太忙了,忙著趕場或什麼的,而這名婦女也或許是無理取鬧,閒著沒事做,看不慣黑頭車。 事實真是如此簡單嗎?連戰口口聲聲提醒國民黨後輩要多接近群眾,多傾聽民眾的聲音,難道這些叮嚀只是針對榮譽主席以下的全體黨員,而不適用於自己? 坦白說,透過鏡頭發現這名紅衣婦女其實是精神狀況十分正常的人,想必是心中有苦難言、無傾訴對象,才會認為黑頭車裡的人就是她的救星,是可以替她平冤的貴人。奈何,黑頭車主人理都不理,逕自離去,怎麼看都覺得這樣的畫面,相對於要求國民黨要深入民間的呼籲,實在是一種諷刺,更是一種汙辱。 連戰既已無公職在身,紅衣婦女欲申冤,對象固然不對,但紅衣婦女事後說她以為黑頭車主人是大官,可以替她解決問題之人。當然,連戰如果能停下腳步,轉個身回過頭,先聽聽人家的冤屈,化解婦女的怨氣,這不就是一種修行?不就是國民黨傾聽人民聲音的另一種表現嗎? 哎,可惜呀可惜!連戰或連戰背後象徵的國民黨,又平白失去一次接近人民的機會。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