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節錄《火與劍的一生》第四部 統一德意志ΙΙ~2
2011/02/15 10:44:32瀏覽1232|回應8|推薦0

2.  三面受敵

色當城淪陷後二日,巴黎城內新政府出現了。

那是所謂第三共和。

第一共和在路易十六世被斬首後成立,第二共和出現於路易十八世殞落之後,而現在是拿破崙三世的失敗;議院議員基於,軍隊已全面潰敗,正被敵軍包圍而混亂的首都亟待整備媾和談判,而於一夜之間急遽組成的政府。

以這個急就章組成的政府為媾和的對手,成了俾斯麥的工作。而這對手又是他最為討厭的議院政客。

這時橫在他面前的第一樁困難,便是對常勝軍的處置。對於進攻巴黎,他從一開始便是反對的態度。和討伐奧地利時一樣,俾斯麥沉痛地深感誇示勝利氣焰的危險。他的目的是德意志統一,不是征服法蘭西的爭霸快感。所以擊敗法蘭西,除去統一的障礙就夠了,超過了這層面帶給法蘭西屈辱的進攻,而結下永久的怨恨,這不是他的目的。

但是軍中的幹部,因為奧地利戰爭時輕易放過了進攻維也納的機會,所以這次不再唯俾斯麥是從,執意戰到巴黎淪陷為止。

所以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投降後,毛奇的大軍向巴黎直奔而去。而在色當戰勝後兩個星期,軍隊已達巴黎城外,完完全全包圍了。任憑俾斯麥說什麼理由,他們總是不肯聽從。

俾斯麥第二樁必須克服的困難,是外國的干涉。

最棘手的是英吉利。最初,因法蘭西吞併比利時,而造成英國趨向激烈的反法輿論;可是一到拿破崙三世投降,法軍潰敗時,英國的態度有了轉變。尤其是被圍在美茲的巴散軍,瀕於餓死之際,這事引起維多利亞女王的同情。她向普國提議:

准許運糧進城援助,且英國不承認以割法國土地為媾和條件。

對此提議,普王斷然拒絕。四日後,美玆城十七萬三千大軍無條件投降。

其次是奧地利的向背,奧地利伺機籌劃,從側面攻擊普魯士,此計幸被俄羅斯牽制,化解了腹背受敵之危。俾斯麥多年的親俄政策,此時發生了效果了。俄帝一方面制止奧地利舉兵;同時於十月三十 一日,突然命首相哥查科夫(Gortchakoff)聲明:

自行廢棄克里米亞戰爭合約中,關於黑海的義務條款。

這個克里米亞戰後條約,是俄國和英法意三國締結的;弱小的意大利姑且置之論外,戰敗的法國也無暇他顧,唯獨英國利益深受波及,所以在這時作此聲明,分明是俄國對英國的挑戰。然而英國無力獨抗俄國,可是在面子上,又不能默然承受這種蹂躪條約的行為,因此英國陷入了進退狼狽的窘境。

俾斯麥利用了英國的裹足難處,提議歐洲各國於倫敦召開會議,討論黑海問題。

倫敦會議於一八七一年一月十七日開幕,各國代表首先莊重地聲明條約的神聖,不能僅以一國的自由意志而破壞。會議進而做了具體的討論,依俄國的提議,議決修改一八五六年的黑海條約。既顧及英國的面子實質上也給了俄國實惠。黑海條約

不必說,這是俾斯麥的運作結果,他必須施恩於俄國,防堵英奧向背襲擊,才能全力處理法蘭西戰後的問題。

處理法蘭西問題是俾斯麥當前的第三樁困難,因為沒有可交涉的政府。眼前,拿破崙是普國的俘虜,由巴黎政要組成的新政府,不具代表全法蘭西的實權。這樣的議談對手,俾斯麥如何進行議和呢?

讓拿破崙再即帝位?經數次交涉,是不可能了。因此轉而要求巴黎新政府,需得到法蘭西全體國民的支持與贊成。那便是,要求法蘭西實行選舉,建立代表民意的議會政府。

但是巴黎議院的政要,卻遠離巴黎,到南法的甘必大(Gambetta),發表"反對總選舉"的聲明。在此情況下,以巴黎新政府交手談判已是毫無轉圜餘地了,三面受敵的俾斯麥,正面臨一場硬戰

3.  法夫爾來臨

普法一開戰,俾斯麥為高效率的運籌國際局勢、軍事情報等外交事務,而成立一個隨著國王和軍隊的移動的"外交部",即刻掌理電報、新聞及傳令等要務。在營中與部屬同食共眠,高談議論不避諱的與部屬分享外交運籌計策的箇中底蘊。下屬們不由得感激他的.....親切,更以真摯的忠誠,堅毅的不眠不休回報俾斯麥的率直與信任;那是種耐人回憶的生死與共艱困生活。

色當城陷後兩個星期,巴黎新政府派來代表"法夫爾"(Favre)。

巨大身軀,鬚髯從臉頰披至顎,猶太人似的面容,下唇稍下彎,這純粹的巴黎人,以演劇的態度,詩般的感情,傾盡了動輒聲淚俱下的法式辯才,試圖感動俾斯麥。

穿著三十年代的騎士大長靴,飽經風霜的面容,猛鷲般的雙眸,有著粗大八字鬚的德意志宰相~俾斯麥,一動不動地筆挺著他那頑強的身軀,沒表情不帶感情地,聽著口若懸河的法夫爾滔滔雄辯。

那正是法蘭西和德意志的對照。

法夫爾是接洽休戰條件來的。他提說:我們不惜給出我們曩中所有錢財。但是祖國的土地,是一吋也絕不能割讓的。

對於這話,俾斯麥祇是冷靜如石地說;斯特拉斯堡(Strassburg)是我們國家的鑰匙,我非要不可。

俾斯麥不為所動的強硬主張,法夫爾幾乎無招架之力。

隔日第二次會面時,法夫爾續論休戰條件,以法文寫了[請給於15日的時間],而交給俾斯麥。

俾斯麥以德文回覆交給了他,說:大臣閣下,這裡有我們的回覆。

這打破了向來的外交慣例。世界上外交文書,一向都是用法文書寫。然而俾斯麥,因為想與德意志統一同時,把德語賦於世界性權威用語,特意打破慣例,用德文開始外交。這是對當時所謂法蘭西文優於德意志文的傳統做了挑戰。

雙方在休戰條約的談判中,俾斯麥堅執著,不肯讓出一步。真所謂大西洋的怒濤聚集了千鈞之力,砰然撞擊直布羅陀的巨巌時,巨嚴以它大地肇建之力,澎湃激起狂濤巨浪。

經日夜三回的爭辯談判,法夫爾身心疲憊腳步沉重的回到巴黎。在他的衣袋內,有著德意志的苛刻休戰條件,在他 的胸中,有著對於戰敗混亂的祖國悲痛的決心,縱令個個巴黎人畫為白骨也將抵抗到底的意志。

不多時,法夫爾的覆函送達了,函中報告巴黎臨時新政府,拒絕德意志的要求。因為這時法蘭西的政治家提埃爾,已進行歐洲各國的訪問,力勸各國以武力干涉,也許可以有利於法蘭西打開這個局面。

但是正這時候,德意志軍隊所到之處皆捷,圖爾(Mars la Tour)、斯特拉斯堡、羅亞爾(Loire)相繼攻克,重重將巴黎四面包圍。

砲擊巴黎之日,一天天逼近。被歌頌的世界都城美麗的城市,將慘遭如冰雹般的砲彈攻擊。聖母院(Notre Dame)的大伽藍、推勒里(Tuileries)的宮殿盧森堡公園、歌劇場大街,難道都將在火弾鐵雨之下粉殲燒盡嗎?拿破崙三世囑託俄斯曼(Osman)男爵傾力建造,作為法蘭西文化象徵的巴黎街道,將成為巨弹兵燹下的灰燼嗎?

那豈不是重演千年前北方的匈奴王阿提拉焚燒羅馬的慘劇嗎?何等慘酷何等野蠻啊!德意志人難道沒有血嗎?俾斯麥難道沒有淚嗎?

巴黎滿城人民泣唳悲憤。

法夫爾送來書信說:何日開始砲擊巴黎,因須安排各國外交官撤出,請即示知!

俾斯麥回答說:砲擊巴黎之時日與方法,事關軍事之機密,恕難奉告!

危險一刻一刻進逼了。

但是巴黎昂奮的人民,仍頑強不肯降服,決心背水一戰,展現法蘭西魂的氣魄。

俾斯麥於十月四日通告各國政府,說破壞巴黎的責任在於頑強無謀的巴黎人,不在德意志軍隊;就這天,他馬上移至巴黎西南十二哩路的凡爾賽。這是使法蘭西成為歐洲第一強國,巴黎成為世界文化中心,路易十四世所建的大宮殿所在地。在這凡爾賽的宮殿內,即將寫下的是一頁偉大的歷史。

4.   國民相互間誤解

這時的巴黎,以"惡魔的化身"、基督教反對者、近代馬基亞佛利、維蘇爾(Vesuvius)火山般的外交官、擁有惡智慧的野蠻人等渾號稱呼俾斯麥。

巴黎人把他說成殺戮數百萬生靈,啜其血而快意的惡鬼;不但說他在公務上無情無德,也誹謗在他的私生活上,也就是殺死六個妻子把死骸藏在密室內的布羅俾德(Bluebeard)的再生。報章媒體連載著他鞭妻、藏妾、監禁美少女、強奪美貌尼姑,還報導著他的私生子有五十人之多。不但如此,還報載,他利用外交機密。在歐洲各國的証券交易所中投機,盜取暴利。罵他是聖經十戒中無一不破壞,極惡不赦的無賴漢。這種中傷的辱罵,天天載於巴黎報紙上,這在法蘭西人對德思想上,發生了大影響,是可以想像的。

但是,這並不止俾斯麥一個人獨受,這是一切政治家所擔的十字架。不,這是為社會改造和進步而奮鬥的所有人都承擔的十字架,對於這種誹謗攻訐,何懼承受?

那麼,俾斯麥又如何看法蘭西人?

他認為法蘭西人,在個人只等於零。他說;他們只是群眾,有一點智識和財富,和一點禮儀,卻不是堅強的個體。只在偉大的領導者之下統一,才會強有力。和德意志人具有個人意志,雖在分裂不統一之時還是偉大的情形相比,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讀了俾斯麥些話,再和今日的德意志相比時,真是令人無限的感慨。

在今日,要說個性顯明人文豐采的國民,縱使法蘭西不能算是獨一無二,至少也是傑出的民族之一。創造了很多偉大的創舉是有目共睹的。

反之,今日的德意志之沒有個人的意志,便是這個國家的特徵之ㄧ。這在開瑟(Kaiser

)之下是這樣,在希特勒之下也是如此,沒有個人意志的他們,只在一個統率者之下,才齊步前進。

將德意志改造了的是誰?這不就是俾斯麥嗎?正如本生所說:俾斯麥使德意志偉大了,卻使德意志人矮小了。

俾斯麥在七十年前能誇耀德意志民族的個性,那是坦因斯所造的德意志,歌德與席勒所造成的德意志。他二十八年的高壓政治結果,偉大的德意志政府由此而生;但是奔放自由的德意志民族個性,卻一天比一天衰萎了。

這種民族間的誤解與反感,是過去千年的德法鬥爭史的肇因。他們隔著萊因河;但是他們的心,卻南北極似的相隔。"近鄰"並不一定能使兩個民族親善,實在是世界歷史上不幸的原因。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girle&aid=4696515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趣的話題
2011/06/27 20:35
民族的性格總令我不齒, 不分國族的個人, 若真德質高尚, 才讓我敬悅尊崇。

紫气东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呵呵.....
2011/03/05 18:44

呵呵,..........偶觉得天堂只是人间的投影。

因为人间的倒影弥漫进了时空与思想里——其飘逸与模糊也恰如“美人如月隔云端”吧?!

子曰:未知生,安知死?!

我想我还是留在人世间吧!

(*^__^*) 嘻嘻……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eagirle(eagirle) 於 2011-03-06 12:46 回覆:

你一到哪裡...那裡就是人間....不是嗎?呵!呵! 

老話了...

動念就是磁場....天堂、人間、地獄,隨之幻化成境....

天堂人間一念之間...


ღ電子猴ღ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不知該寫甚麼?
2011/03/05 04:04

半夜還再加班 累死了 胡言亂語請多包涵了

只想要謝謝您們說這麼重要而且讓人深深思考的故事

eagirle(eagirle) 於 2011-03-05 15:55 回覆:

能留在台灣,出賣這麼廉價的科技人才不多了.....

您可要好好保重

...如果要紀念二二八,就要記取當時控制不了的物價,及司法的不公..等教訓...很可惜,這些問題現在還在發生....

偶很認同您對...紀念二二八的見解ㄛ!


賈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該喜? 該悲?
2011/03/02 04:52

台灣並不強大

台灣人卻活蹦亂跳, 搶著出頭

   

eagirle(eagirle) 於 2011-03-02 17:56 回覆:

台灣是不強大....
所以,住在這島上的非得有堅韌的生命力,才能抵抗年年的天災肆孽,才能淡然的承受人禍荼害...
活蹦亂跳能否搶出頭來...未可知,但是健強體魄...是不錯滴...

偶也該來動一動  哈!哈!


超級女神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妳們好有深度啊
2011/02/22 17:26

喜歡看妳們寫文章

雖然我每次都要看很久,但是很有收穫

eagirle(eagirle) 於 2011-02-23 13:34 回覆:

偶拿"筆"的功力,遠遠不及拿"針線"...   讓妳受累了!

歷史不能複製,可是,能吸取它在關鍵時刻,所採取的關鍵性決定的智慧;亦可能省思錯誤而修補原可以避免的遺憾與禍害,所以...

節錄這本書,目的無非為兩岸的未來盡點力,想必妳也是同樣的心意...

常來坐喔!*^_^*


eagirl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恐怕....
2011/02/20 16:20

為什麼俾斯麥可以堅決的挺住第一次,卻沒有在與法蘭西的關係上挺住第二次?

當威廉一世執意以"普魯士王"的稱號,登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時,這如何讓德意志聯邦各王,臣服於德意志帝國下呢?

俾斯麥不得不投威廉一世之所好,讓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即位德意志帝國皇帝,卻大大羞辱了"驕傲的法國人"。

誠如"提埃爾"於合約簽字後,以歷史的責任向俾斯麥說:

「給你統一了德意志的,是我們呢!」

對這話,俾斯麥只答了一個字:「恐怕........」

「恐怕!」........這話是俾斯麥對德法久遠未來的無限感觸。

帝國興,帝國亡。治亂興亡,人生:誰能以今日預知千年的未來呢?

簽下合約後的俾斯麥、提埃爾感懷地凝眸向雲間仰望著。


sunism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俾斯麥把門重重甩上1/2
2011/02/19 14:59

懷著悲憤、無奈、痛苦的心情,把自己關在御前會議廳一旁的小房間,準備寫辭呈。

看著窗外的樹林與小鳥,他懷念起故鄉的莊園與妻。唉,這樣的勞心憂煩!何不棄了這一切,回到故鄉妻兒的身旁呢?

普奧開戰之前,內閣沒有人支持他、皇太子、太后,早已經不稱他的名字或官銜了,一概以「那個惡人」稱呼他。連信賴他的老王威廉一世都猶豫著;暴躁的俾斯麥忍耐不住了,御前會議當著所有人的面說了:「你們霍亨索倫王家!每一個都是侵略者!」

出乎世人意外的,精銳的普魯士軍避開不必要的攻擊與交戰,迅速對敵軍切割包圍,以閃電的速度兵臨維也納。

勝利來臨的太快了,結果勝利讓王與軍隊都驕傲起來了。

俾斯麥焦急的觀察列強著可能的干預;他們失策了,這場衝突,列強本來以為可以等著鷸蚌相爭、坐收漁利的。事與願違的結果,萊茵河邊境外交與軍事的調動開始了。

「何等的懦弱啊?」將官們非常的不滿。

不割地、不賠款、迅速送還所有戰俘。所有參謀本部的將官們都不滿意俾斯麥提出的媾和條件,閣員們囂囂的指責他,連一向支持他的王都很不高興。

除了眼下英法俄即將介入的危機,俾斯麥很清楚一件事:位居犬牙交錯的亞洲核心地帶、喔,不是,是歐洲核心地帶,普魯士絕對不可以四面樹敵、不可以三面樹敵、絕對絕對不可以讓同文同種的兄弟---奧匈帝國受屈辱,埋下腹背受敵的因子。

但是,沒有人支持他。

在這個勝利的當下,舉國歡騰的時刻,他卻痛苦萬分。

「辭了這一切!回到故鄉!與摯愛的妻朝夕相伴吧!」

辭職信才寫好,他又猛然想起祖國即將面臨的重大危機。百般無奈的情況下,霎時,情緒失控了,他拿起了身邊的杯盤猛砸,潸然淚下,望著雲與樹,他想著:「不如就從這裡跳下去吧!」,他無法排遣他的責任感與無奈,直到日後的回憶錄裡,都不能忘卻這份無奈與痛苦。

不知哭了多久,他才注意到身邊有個人,安慰著把手按在他的肩上。

這人是皇太子。

「好不容易呀,但終於說服了王了,條件就依你的」。

俾斯麥破涕為笑了。

但是猛然情緒的轉變是煞不住車的,於是他說:「等一下」,他開始高興的亂砸房裡的所有杯盤。

「啊!這才快意了!」

等到他跟著王儲回到威廉一世的房間商議合約的細節時,他才不好意思的發現:當他憤而退出會議、離開房間時,因為用力過猛,竟然把門鎖都摔壞了...。

俾斯麥討好同盟同文同種的奧地利,親善俄羅斯,極力避免德國多面受敵的大策略。當我們回顧兩次大戰德國過度信任軍事力量、科技力量,以致於四面樹敵,疲於東西線兩面作戰終至於失敗的歷史,能不能從中學到一點崛起與統一的方法與副作用?

威廉一世於法國凡爾賽宮即位為德意志帝國皇帝。


sunism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俾斯麥把門重重甩上2/2
2011/02/19 14:56

這張照片的背後,有很多的故事;威廉一世一直希望這個新國家沿用普魯士(Prussia)的名號,但是俾斯麥不同意。

你要延用普魯士的名號,那南德意志諸邦要不要也沿用?大家在名號法理上囉嗦打轉,那到底還要不要統一了?

卑斯麥峻拒了威廉老王的懇求。

老王退而求其次,他認為南部諸邦都可以保留封號,因此他也要。他要比照維多利亞女王的頭銜「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的王」,當「德意志的皇帝」,而不是「德意志皇帝」,他費盡千辛萬苦,一定要保留這個祖宗給他的光榮名號。

俾斯麥再次峻拒。

俾斯麥要的是一個鐵打的德意志,任何磨難都不足以再次分割的德意志。(事後也證明他的決定,兩次失敗的德意志,從來沒有造成分裂的內部原因)

於是,這場諸王歡欣鼓舞、全德意志人民歡騰的加冕大典,是在老王非常怨憤悲傷的情況下舉行的。

加冕典禮上,王刻意與在場每一位將軍親王握手或擁抱,但是負氣的故意不理俾斯麥。他宣布給統一德意志有功人員的封賞與嘉獎,也故意不給俾斯麥任何的敘獎。

一直到加冕典禮後兩個月,王還是非常氣他,不跟他說一句話。


我個人好奇呀,為什麼俾斯麥可以堅決的挺住第一次,卻沒有在與法蘭西的關係上挺住第二次?

對「驕傲的法國人」如此的羞辱,種下了兩個民族間百年的仇恨。動心忍性去完成一件大事,卻又要思考到百年以後的影響,這是何其不易?

詩有云:「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

此之謂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