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2/15 15:35:42瀏覽4822|回應10|推薦35 | |
遊覽車又出事了!這次死了33個人,而且不是大陸團,所以網路酸民的靠夭聲不見了。一如往例,開始口水多過茶的檢討,有人怪司機過勞,有人說車輛老舊,有人是旅行社接低價團,或是政府疏於管理…版主每次看到這種檢討,就覺得根本沒講到重點。上次大陸團在國道上嚴重死傷的事件,終於有人開始討論到問題的核心,也就是世界幾乎獨一無二的台灣拼裝遊覽車問題,只要一有人提起,馬上就有一堆人反彈,包括遊覽車業者,學者,甚至官員。都強調拼裝遊覽車不是問題,安全無虞,甚至把質疑的人都認為是抹黑。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台灣以保護汽車工業為名,對於外國汽車課以高關稅及貨物稅,不但沒有鼓勵汽車業的自主研發,反而造就了車體組裝業這樣一個大怪獸。為什麼會這樣?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稅率」兩個字。版主在之前討論拼裝車的文章中就說過,整車進口的貨物稅是25%,只進口底盤的稅率也是25%,但是台灣允許業者將底盤「分拆」成引擎,傳動系,電系…等等,以零件為名義進口,稅率竟然只有6%~7%?有了這個合法的漏洞,大家覺得聰明的台灣人會怎麼做呢? 沒錯,業者將這些零件分別進口之後,再憑著自己的「經驗」,將不同的零件(有可能是A廠的引擎,B廠的傳動系,C廠的電系)組裝起來,變成一個完整的底盤,然後再憑自己的「專業」,畫出車體設計圖拼湊而成。這樣的結構,跟原廠的設計毫無關係,也沒有經過原廠的認證,只要將設計圖交由ARTC(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審查,並通過電腦「模擬」撞擊測試,通過即可合法領牌。這樣的流程,大家聽了,不覺得冷汗直流嗎?
給大家看看幾張照片,大家應該就可以了解,到底所謂的拼裝車,問題在哪裡: 上面的照片,就是台灣拼裝遊覽車的骨架設計,請大家仔細看看車體上方那幾根細細的骨架,要支撐沈重的車頂外皮,還有隱藏其中的風管線路,還要扣住四面的環景玻璃窗,大家覺得,一旦翻車,這樣的設計,對車內乘客,是會有任何的保護作用,還是成為致命的關鍵呢?整車遊客的性命,車內不斷加裝的設備,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卻只靠那幾根細細的骨架支撐,這樣的遊覽車,你敢搭嗎? 有人把責任歸咎於駕駛的因素,版主認為是轉移焦點。不管任何交通工具,只要有人操作,都無法避免錯誤發生,雖然汽車業正朝著無人駕駛的趨勢發展,以減少人為錯誤造成傷亡的機率。但在還沒有商業化之前,還是必須要仰賴駕駛。問題是,就算駕駛休息再多,行車再守法,但是交通狀況瞬息萬變,你不撞人,別人可能會撞你,當意外發生時,真正能保護乘客的,是駕駛的技術,還是車輛的安全性呢? 大家再看看以下的照片,就在月初,高雄才發生遊覽車司機疑似路況不熟,未注意限高撞橋墩的車禍,造成20幾人輕重傷。以下的照片就是遊覽車撞橋墩之後的慘狀: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如果不是這樣的設計,遊覽車低速撞上橋墩,會造成這麼嚴重的損傷嗎?大家可以看看國外的設計,在撞擊甚至翻滾時,車體可以提供車內乘客什麼樣的保護? 請參閱以下的Youtube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oGXbTfSOKk 這次蝶戀花的遊覽車呢?就請大家再看一張事故後車輛吊起的圖片: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現在大家明白了嗎?原廠設計跟台灣拼裝到底有什麼不同,還需要版主解釋嗎? 幾十年的保護主義跟官商勾結,造成了台灣車體組裝業這隻大怪獸,其中牽涉的利益之大,範圍之廣,恐怕不是一般人能窺其堂奧的! 也正因為如此,每次出事,政府總說拼裝遊覽車合法沒問題,甚至怪別人抹黑污名化拼裝遊覽車。上次陸客團出事時,有一位自稱是車體組裝業者的蘇先生投書聯合報,指責對拼裝車安全性有疑問的人不懂車,還落落長的解釋了一堆邏輯不通的歪理。對這位蘇先生說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去看看版主的這篇文章: 可惜版主講了七八年,卻從來沒有人重視這件事,每次重大的事故,都要付出慘重的人命代價,台灣人,真的這麼隨遇而安嗎? 台灣的拼裝遊覽車,到底還要害死多少人呢?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