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10/19 05:38:34瀏覽4057|回應8|推薦20 | |
台灣實施了近十五年的全民健保,因為制度的設計不良而虧損日益擴大。報載,到今年底為止,健保累積虧損達六百億台幣,若加上縣市欠費更達千億之譜。最近又有調漲健保費率之議,彷彿調了保費,虧損就沒了。但結果卻是將要爆發的問題延後一陣子。到底,我們想要一個怎樣的健保制度,才能兼顧公平正義,而又能減少虧損呢?我們就來看看幾個近年廣受討論的面相。 全民健保是保險還是福利? 以台灣健保制度的設計,是以全民納保為原則。所以,其實是比較像福利制度的設計。既然是福利制度,其所考慮的重點就應該是「節流」而非「開源」。以一年健保支出約四千五百億而言,健保局就這麼多錢,要照顧所有的民眾就醫需求,又要避免虧損擴大,那麼給付給醫療院所的遊戲規則就該制定清楚,而不是用籠統的「總額支付」制度。 藥價黑洞? 很多批評健保虧損的人,都會批評藥價黑洞的不合理。其實所謂的藥價黑洞,簡而言之就是藥價差異。健保局花在藥品的費用每年約八百億到一千億,幾乎佔了整個健保費用的四分之一,這些錢,到底誰賺走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好了,有一個人,看了電視上XX黨的形象廣告,突然血壓飆高,結果到抬大醫院就診。醫生診斷之後,開了降血壓的藥物「降很大」,若是此人選擇到住家附近的「鴨湯聯合診所」就診,鴨湯醫生診斷後仍然開了「降很大」,此人若不想在診所拿藥,拿著醫師處方簽到「薑母鴨藥房」拿藥,藥師給他的也是「降很大」。三個不同的方式都拿到一樣的藥,健保都給付,那麼問題在哪? 這時就要看看健保局對藥品的給付制度,若是今年健保局核定的「降很大」藥價是一顆二十元,那麼不論抬大醫院、鴨湯診所或是薑母鴨藥房開一顆藥出去都是拿到二十元。問題是,健保局給付一樣的藥價,卻沒有聯合採購「降很大」,統一發給各醫療院所,而是任憑醫院、診所及藥房各自向「賺很爽」藥商採購。 「賺很爽」藥商眼睛有大小,薑母鴨藥房算哪跟蔥?要買OK,一顆定價十九元,藥房開一顆藥賺一元,扣掉成本還有一點點利潤。至於鴨湯聯合診所,規模還算大,開藥也多,藥商評估了一下,決定用十二塊的價格賣給鴨湯診所,但鴨湯診所藥局開出一顆還是拿到二十元,利潤暴增到八元。那抬大醫院呢?就算「賺很爽」藥商再大尾,為了讓抬大醫院持續使用「降很大」,老闆大筆一揮,一顆五元賣給抬大醫院,健保局還是付一顆二十元,抬大賺十五元一顆。大家應該嘴合不攏了吧?這簡直是暴利嘛!這樣的價差,就是所謂藥價黑洞的來源。 下一篇,我們再從醫藥分業談起吧 P.S. 文中名稱若有雷同,純屬故意之玩笑…嘿嘿嘿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