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留人治病」:中醫對「病」與「病人」的看法與思維
2013/10/11 17:45:12瀏覽830|回應0|推薦1

「留人治病」 中醫對「病」與「病人」的看法與思維

中醫師王健宇

清代醫家高鼓峰在其著作 《四明醫案》中有這麼一段話我認為頗能代表中醫在治病時如何看待「病」與「病人」的關係而這似乎也是中西醫間對「治人」還是「治病」觀點不同的地方

先救人後治病以病由人生也。

然病固由人而生而人實由病而死則欲救人不又當先治病乎

不知補正乃所以去邪救人即所以治病原無彼此之分。

這一段話其實是藉由問答方式來闡述一個觀念,我將它翻譯成三段:

1.如果一個人很虛,他生病了,那麼他身上同時存在著「虛」與「病」。

——>這時應該先治他的虛,然後再治他的病,因為病是因為人虛免疫力差而得病的。(先治病人)

2.雖然是因為人免疫力差才得病,但是人也是因為生病後沒治好才死的。

——>所以想要救人,不是應當先治病嗎?(先治病)

3.其實提高他的免疫力、增強他的抵抗力,就是在治病了,先治人就等於是在治病,本來就視同一件事。(「扶正袪邪」、「留人治病」)

如果你看的有點複雜,我換一個方法說。

假設有一間農場的穀倉鼠患猖獗,於是農場老闆請來了滅鼠公司來處理,然後二星期後出現了以下情況:

A)老鼠部份消滅。但是因為只是用補鼠籠,所以鼠患只是暫時控制。

B)老鼠幾乎全部消滅。但是因為噴灑殺蟲劑,所以穀倉內的穀物也受到污染,全部報廢。

C)鼠患完全消滅。但是穀倉也沒了,因為老闆放了一把火將穀倉燒了,老鼠四處逃竄。

穀倉=人

鼠患=病

再怎麼笨應該都不會有人選(B)或(C),如果你也不滿意(A),那就繼續看下去。

醫學的目的在於治病救人。不管敵人是病、是細菌、是病毒、都好。但是要記住「主戰場」是在人,藥是吃到病人肚子裡,動刀動手術也是動在病人身上,在治好病之前,病人都要挺住先。

如果治療一個病的後果,是產生另一個病或更多的病,那就不對。

如果治療一個細菌、病毒的後果,是細菌、病毒死了,人也死了。那也不對。

從中醫角度看:「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甚至「殺敵八千,自損一萬」的事都是不對的,出非你身上有千軍萬馬。

當眼中只有看到「病」,卻沒有考慮「病人」,那不是治病,那是「玉石俱焚」、「同歸於盡」。

有一個剛生產完的媽媽得了重感冒,原來她在國外生產,產後留在醫院。醫院冷氣很強,她本來就是怕冷的體質,後來受不了向護士反應。護士告訴她冷氣強,才不會有細菌滋生,才不會生病。

-->正 氣 虛-->避 風 寒-->補正氣以袪邪-->不會生病

-->免疫力差-->開冷氣-->細菌變少-->不會生病(?)

治好了病,成功切掉了病人身上不好的東西,病人卻走了。這是「玉石俱焚」、「同歸於盡」。

將「病」與「病人」都一起納入考量,考慮病人的情形「扶正袪邪」、「留人治病」,這是中醫的智慧。

如同穀倉與鼠患,除了要驅鼠(袪邪),也要提高穀倉的衛生環境,斷絕一切可供為老鼠食物的東西(堅壁清野與忌.口),或補強建築物漏洞以防老鼠進出(扶正),鼠患也許就會慢慢減少。





(本文作者為新北市板橋區華康中醫診所中醫師)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wangcy&aid=897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