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首例極可能案例「人類的狂牛症」
2010/12/09 10:31:02瀏覽5818|回應0|推薦3
就在今年( 2010 )五月,台灣一名 30 多歲的年輕男子因不名原因死亡。

2008 年時,男子首先出現雙腳冰冷、經觸摸就會感到疼痛等症狀;後來逐漸演變出失眠、憂鬱、冷漠、易怒、個性改變、體重減輕等問題;發病八個月後,情況更為嚴重,開始有說話困難、無法順利表達,健忘,且無法自己處理日常生活的事情。

2009 年 3 月,男子住近台北榮總,病情依然持續惡化,在「失語症」與反覆的肺炎感染之後,於發病後 28 個月時死亡。

根據新聞中所引述的,男子的臨床表現與神經影像檢查結果,與新型庫賈氏症( New variant Creutzfeldt-Jacob disease, vCJD )的病例吻合,也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對「新型庫賈氏症極可能病例」的定義。


什麼是新型庫賈氏症呢?以下就帶大家做個簡單回顧。

有一種類型的病症統稱為「海綿狀腦病變」(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最開始發現於牛、羊類的動物身上,所以像是常聽到的「狂牛症」、「羊搔癢症」都是這種病變造成的。

發病時,在牛身上會產生狂躁、暴怒等攻擊彼此的行為,而在羊身上會出現類似搔癢,使羊隻不斷磨擦身軀致破皮流血等情形。經解剖,發現這些牛、羊的大腦中,出現像是海綿一樣的空洞狀,所以稱為「海綿狀腦病變」。

這種「海綿狀腦病變」也有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案例,最早有在巴布新幾內亞( Papua New Guinea )食人族聚落中發現,被稱為「 庫魯症」( kuru ),主要是因為婦女與小孩會食用死人腦部組織,染病的婦女、小孩先是出現痴呆、運動功能失調、傻笑等症狀後死亡。

另外還有「庫賈氏症」( Creutzfeldt-Jacob disease, CJD ),患者出現症狀和庫魯症類似,但大多為 60 歲以上患者,發生機率約百萬分之一。除了少數是因遺傳變異產生,多數案例是因手術污染造成的,如眼角膜移植、腦部外科手術污染等等。

這些「海綿狀腦病變」的致病因子,不是普通的細菌、病毒,而是一種具傳染力的蛋白,被稱為普里昂( prion )。這種蛋白粒子很穩定,耐熱、耐化學處理、也不容易被酵素分解。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透過將含有 prion 蛋白的食物吃下、注射、或是經過移植的過程,使 prion 蛋白進到我們體內而感染。

最後,被稱為「人類的狂牛症」的就是新聞裡提到的「新型庫賈氏症」。一開始是由羊傳染給牛,牛再傳染給人類而產生。最早發現於 1996 年的英國,因此大多數的新型庫賈氏症案例皆發生於歐洲地區,且以英國最多。

新型庫賈氏症最令人害怕的,就是發病的早、也進展的快。新型庫賈氏症好發於年輕人,且具有相當高的致死率。

吃到狂牛症病牛則是感染新型庫賈氏症的最可能原因,尤其是病牛的腦部、脊髓、淋巴結等部位含有高量的致病性 prion 蛋白,被認為是最危險的部位。部分畜牧業者會將病死牛雜磨製成肉骨粉,掺入牛羊飼料中餵食,導致狂牛症疫情的擴散、也使可能含有 prion 蛋白的部位更難以預測


在這個案例中,男子曾經在 1989 到 1997 年之間,也就是狂牛症疫情爆發期間,到英國求學,加上後來發病的症狀、神經學影像等證據,衛生署疾管局認為很可能是台灣首例的新型庫賈氏症。

疾管局表示,這名男子曾經在十年前捐血給兩位民眾,其中一位已因其他疾病死亡,但還有一位目前正健康的生活著。

這裡想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妳)曾在 1996 年前後旅居歐洲地區,盡可能不要成為捐血者、或是器官捐贈人。如果發現自己出現有類似的症狀,包括情緒改變、運動功能失調等,應該要即刻就醫檢查。

飲食方面,牛肉、羊肉不管是來自美國還是澳洲,都不要過量,也不要每天都吃;另外,少吃漢堡類,因為漢堡類食品中所夾的肉排,是公認的便宜牛絞肉,我們不可能知道那裡面究竟「絞」了些什麼,所以,能不吃是最好的囉。


參考資料:

自由電子報 頭版新聞,疑狂牛症致死 台灣出現首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dec/9/today-t2.htm

( 知識學習健康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ughealth&aid=467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