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03 01:55:49瀏覽34198|回應9|推薦21 | |
「大學生不關心國際大事,連巴基斯坦、巴勒斯坦都傻傻分不清,缺乏國際觀,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堪憂。」政大副教授劉宏恩感嘆。 「台灣學生只關心影視八卦,不問國際時事,問題很嚴重。問誰是阿拉法特,誤為拉法葉戰艦,不知是已故巴勒斯坦領袖。」清大講座教授李家同感嘆。 不過,大學生不以為然,認為只要關心國際消息,就算是有國際觀。也有人說國中課本有教,但就算不知道,也和國際觀沒關係,「查網路就知道,不一定要死背,只要願意關心,就可培養國際視野。」當然也有人說,身邊同學的確不太關心國際大事。 國名當然不必死背。很多知識都不用背,常接觸自然就記住。多看國際新聞,是培養國際觀的第一步。 圖:馬拉拉去年遭襲擊,巴基斯坦女學生聲援她,海報寫道:「馬拉拉姊妹,我們以你為榮」。(路透) 你不知道巴基斯坦嗎?提醒你,少女瑪拉拉就是巴基斯坦人。還有,賓拉丹就是躲在巴基斯坦,前年被美軍海豹部隊擊斃。這個國家在印度西北部,本來都是英國殖民地,66年前獨立,信仰印度教的人歸印度,信仰伊斯蘭教的成立巴基斯坦國。 最近與巴基斯坦有關的新聞是無人機,總理10月底訪美,希望停止在該國發動無人機攻擊。美國攻打阿富汗後,塔利班政府垮台,殘餘逃到鄰國巴基斯坦,盤據山區。美軍派無人機去炸,但無人機不長眼睛,常常誤炸平民。 巴勒斯坦在亞洲最西邊,瀕臨地中海,幾乎被圍在以色列國境裡。巴勒斯坦多為阿拉伯人,這個地區就是聖經裡的迦南地,舊約記載猶太人被擄去埃及,四百年後由摩西帶領回來,說:「這是上帝應許我們的土地」。阿拉伯人已住了四百年,肯讓嗎?就這樣,烽火幾千年。 圖:巴勒斯坦人去自己田地耕種,要以色列允許,否則會被軍隊拘捕。圖為一個巴勒斯坦農民與以色列軍人爭論。(法新社) 大學生傻傻分不清,也是因為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國名太像,只差一個字。中亞有幾個國家都叫「※※斯坦」,只是中文未譯出,譬如阿富汗(Afghanistan),應該是阿富汗斯坦,還有五個前蘇聯的共和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國名最後都是「斯坦」(stan)。 巴基斯坦面積大,只要遠離塔利班勢力範圍,多數人生活不受影響。但在巴勒斯坦,以巴停戰協定簽過無數次,但戰爭與和平輪流上演。處處是前線,子彈不長眼,但小男孩習慣了。 巴勒斯坦 撿彈殼的童年 去年11月,巴勒斯坦連續五天遭空襲。在最大城市加薩,以色列F-16戰機在空中盤旋,許多男童赤腳在街上彼此追逐,拿著塑膠管做成的玩具槍指向天空。15歲的伊瓦德說:「我們不怕猶太人的炸彈!」 但心理醫生澤亞達說,長期暴露在戰爭暴力下,許多小孩蒙受創傷,尿床、做惡夢、不敢面對人群。「害怕是正常的,但當沒有安全地方可去,他們自然地嚷嚷說不怕。」 巴勒斯坦男孩常到以色列靶場撿空彈殼,留幾個當玩具,其他賣到廢銅市場,賺點零用錢。就這樣逐漸長大。 圖:以色列軍隊打靶後,巴勒斯坦男孩撿空彈殼,賣去廢銅市場。(歐新社) 今年九月新學期,加薩的學校開希伯來文課,七至九年級要學習以色列官方語言。15年前,巴勒斯坦禁止希伯來文教學,現在則認為「學習敵人語言很重要」,話講得很硬,但很實際。 以色列軍隊2005年撤出加薩,但當地經濟仍仰賴以色列,使用以色列貨幣,受雇於以色列老闆。學會希伯來文可看懂報紙、商品標籤,可以到以色列醫院看病。一位大學教授說,「希伯來文課程非常有優勢…事實上我們是鄰居。」理解可使敵意減少。 圖: 巴基斯坦 就是瑪拉拉祖國 巴基斯坦是個保守的伊斯蘭國家,2011年發出禁令,封鎖手機簡訊的敏感或不雅文字,連「耶穌基督」也在黑名單中。 今年六月,在北部海拔 巴基斯坦有核子彈,但三分之一的人生活赤貧。腐敗貪污是主因,加上窮於應付塔利班,無心於建設。且300多個家族控制政治經濟,貧富懸殊,高學歷也失業,許多人放棄求學之路。 圖:巴基斯坦人是5000年前從中、西亞遷徒來的種族,有雅利安人、希臘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及蒙古人。圖中有些學生看起來像歐洲白人。(法新社) 去年四月,13歲少年康倫因家裡買不起制服,自焚而死。公立學校平均每個月學費只要五、六十元台幣,但很多人仍負擔不起。三成的巴基斯坦人只受過不到兩年的教育,半數人口是半文盲。 瑪拉拉是巴基斯坦人,但伊斯蘭極端教義限制女性讀書,她倡議女性受教權,更被塔利班攻擊。聯合國報告指出,如果女性接受教育,能閱讀、賺錢,貧窮是可以避免的。巴基斯坦何時覺醒? 圖:巴基斯坦信奉伊斯蘭教,婦女服裝因派別而異,有些要穿全身式罩袍,如圖中的阿富汗婦女一樣。(路透) 國名斯坦 英文不一樣 巴基斯坦(Pakistan)、巴勒斯坦(palestine)中文都是「斯坦」,英文卻分別是stan和stine。 stan來自古波斯語,意思是地區,如阿富汗斯坦是阿富汗人聚居的地方。斯坦國家大多信仰伊斯蘭教,歷史悠久。巴基斯坦是新興國家,國名取「巴克」(意為清淨無染,是對真主的讚頌)加上「斯坦」,意為「清真潔淨之國」。 stine來自古閃語,本來是指人,希伯來人把阿拉伯人稱為palastim,就是外來者。後來,羅馬人轉寫為Palestine,並逐漸轉變為地名。 國際觀 不必背國名 2010年的「亞洲大學競爭力調查」,新加坡與香港的「國際化」指標最高,台灣倒數。文化部長龍應台2004年在「請問雅典在哪裡?」文中,痛心指出台灣人對國際知識的缺乏。 台灣的大學生反駁,不會「背」國名,不代表沒有國際觀。他們第一個想到的竟是「背」,可見升學制度之害。你不需要「背」美國、日本、英國的國名,但只知道這幾國,國際觀絕對是不夠的。 俄羅斯增加大學的國際活動,提升經濟競爭力。日本為了培養國際觀,電視報導國際新聞的比例高,更會抽絲剝繭討論。日本小學課程就有國際理解教育,幾乎每個行政區都有國際交流協會,讓當地人與外國人交流認識。 台灣教改20多年,愈改愈糟糕。國際史地課程篇幅太少,學生要「背」國名的機會都不多,遑論國際化、國際觀。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