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19 01:45:11瀏覽2399|回應4|推薦15 | |
圖: 每年 十六世紀歐洲興起宗教改革,由馬丁路德等人領導。在這波改革中,英國脫離教宗領導的羅馬公教會,獨立出新教派,即所謂「新教」(英國國教派),另一方面,擁護教宗的則被稱作「舊教」。 當時的歐洲,宗教與政治緊密結合,一個人的信仰若不見容於政府,可能下獄甚至處死。伊莉莎白女王後期,天主教士若主持彌撒要殺頭,參加的民眾則判罰鉅款。於是,最後就有了「火藥陰謀」計畫。 圖:英格蘭南方小鎮劉易斯,民眾穿教士黑袍,持十字架火把遊行。(法新社) 福克斯因怕同屬天主教的議員也遇害,寫信警告一位議員,請他不要參加國會開幕式。該議員心生懷疑,向當局透露,士兵搜索國會地窖,事蹟敗露。 「火藥陰謀」最顯著的影響,就是英國自此與教廷徹底切割,規定所有君王都不能是天主教徒,且自動成為英國國教的大教主。英國國會新會期開會時有一個儀式,就是由警衛搜查所有地下室。 圖: 圖:劉易斯民眾聚集在小鎮廣場,在古雕像四周參加篝火之夜。(法新社) 福克斯的行動失敗後,詹姆士一世訂 圖:劉易斯民眾持火把遊行穿過狹窄街道,攝影鏡頭長時間曝光拍出馬路上的火河。(法新社) 歷史上,反天主教的意識形態漸褪,十九世紀開始從比較正面角度審視火藥陰謀,同情這些人的革命意志。這種反思和當時歐洲的革命氛圍有關,放煙火活動則逐漸成為一場嘉年華,各地有各自特色,製作不同人偶。年年有一些「壞蛋」陪著福克斯「受刑」,如希特勒、柴契爾、賓拉登、海珊、小布希。 今年 四百年來,煙火節已產生質變,「大快人心」的縱火隱含不同的民怨。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