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27 01:38:17瀏覽1067|回應0|推薦18 | |
呂秀蓮、游錫堃投入選戰,外界譏諷綠營推派「五府千歲」。呂秀蓮駁斥,說薑是老的辣。蔡英文表示,年紀不是因素,每個人可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且恰如其分,這才是重點。 美國前總統雷根首次當選時是70歲,做了兩任八年,這位「老薑」推行供應面經濟學,被稱為雷根經濟學,使美國經濟在歷經急遽衰退後,開始茁壯成長,振奮了美國人在1980年代的挫折感,他任內八年被譽為「雷根時代」。這位「老總統」迄今仍為美國人津津樂道。 舉雷根為例,不表示所有老薑都辣,但把年老與無能劃上等號是不智之舉。 最近,宏碁面臨轉型困境,創辦人施振榮重新接任董座及全球總裁。類似例子近年不少,台積電張忠謀、宏達電王雪紅都重披戰袍,以穩住接班危機。「嫩薑」無法接棒,無力因應市場變局,顯示能力與年齡是動態相關,不能以刻板印象視之。 另一個高齡話題是「老人開車險象多」,政府考慮修法限制。據統計,台北市近五年死亡車禍,10%是75歲以上駕駛人造成的;造成受傷的車禍中,高齡駕駛人占5.8%。 台灣失智症協會表示,65歲以上因事故傷害死亡者,約有55.8%死於交通事故。老人騎機車、腳踏車、甚至步行上高速公路,或逆向行駛、急踩剎車造成車禍的案件屢見不鮮。 高齡駕駛人死亡車禍與失智症協會的調查,性質不盡相同。前者的問題是,死亡車禍10%是75歲以上駕駛人造成的,為何要限制這10%,而不是那90%?至於後者,不全為開車,且騎機車、單車出事,更可能是年輕汽車駕駛人肇禍。限制老人開車,更要重罰或限制、禁止魯莽的年輕駕駛人。 老人被認為不適宜開車主因是反應慢,特別是危急發生時。據粗略統計,龜速車大都是老人駕駛,但除了令後車不耐,很少造成車禍。所謂的危急狀況,通常是別車失控造成,所以限制老人開車前,應先檢討其他駕駛人是否守規矩。 近十年,酒駕一直是死亡交通事故第一禍首。每年在「事故廿四小時內死亡」的交通事故中,兩到三成是遭遇酒駕,受害人高逾73%為青壯年。青壯年遇到酒駕仍難逃一死,所以要檢討的不是青壯年反應不夠靈敏,仍是其他駕駛人(尤其酒駕者)是否違法。 老年化社會來臨,各國開始檢討老年人開車。但外國月亮不一定圓,美國俄勒岡州規定,50歲以上換發駕照,必須親自前往監理單位,接受視力檢查,通過才能換發。以現代人的長壽及健康來說,50歲還很生龍活虎,俄勒岡州的作法不可思議。 再以「高齡」汽車為例,賣給中古車行時,商家只問年份,各家開出來的價格幾乎一樣。這是把「年分」與「車況」劃等號。上班族更不堪,只要達到一定年齡(如50或55歲)、年資(如20年),就被公司視為「無能」,晉升無望,裁員時優先考慮。人被機械化、「年份」化,失去了人的尊嚴。 老年人到什麼年齡就不再適合開車,要多方思考,不能如中古車只看「年份」,不管車況。上班族、政治參選人或企業老闆,問題也不在「年份」,年輕人有草莓族,資深公民也有老當益壯、老薑辣的。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