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28 01:51:50瀏覽3475|回應2|推薦13 | |
據聯合國網站今年七月消息,剛果武裝部隊與反政府武裝力量「M23運動」在停火兩個多月後,再度爆發衝突,六萬多難民逃往烏干達與剛果交界的本迪布焦地區,多所學校成了難民臨時避難所,一些難民露宿街頭。 紅十字會正與聯合國及其他援助機構合作,在烏干達設立難民營,但一名難民說:「我希望能回家去…我們聽說叛軍已被趕走。回去熟悉的土地總比到烏干達邊遠的難民營好。」 聯合國難民署已完成人道需求評估,開始發放救援物資。在距離邊境 二戰以來最慘烈的戰爭是剛果第二次戰爭。第一次剛果戰爭,發生在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七年,為緊隨而來的第二次剛果戰爭埋下伏筆。 第二次戰爭從一九九八年至二○○三年,是非洲現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前後涉及非洲九個國家,二十支武裝力量,導致超過一百萬人流亡,大量遷移至周邊國家,有「非洲的世界大戰」之稱。 剛果當前混亂是第二次戰爭遺留下來的。聯合國說,這場戰爭導致五百多萬人喪生,多數死於疾病和飢荒。 如今,和平條約簽署十年後,整個國家仍然衝突不斷,東部地區時有激烈武裝衝突。二○○四年,估計每天至少一千人死於軍事衝突、社會保障不足或食物短缺,導致大量人口流亡國外。 到了二○○八年,剛果內戰導致的一百多萬人仍無家可歸,無數難民湧入烏干達邊境小鎮伊夏沙,即使臨時難民營也不安全,但許多難民表示,「怎麼回去?軍隊正在屠殺年輕人,如果留在剛果只是死路一條」。 在人數爆增情況下,難民署協助難民從伊夏沙前往烏干達西部的納基維爾鎮,擔心太多難民待在接近邊境的難民營,可能成為四處燒殺擄掠的叛軍攻擊目標。 在伊夏沙鎮,難民只能吃爛掉的番茄或蔬菜,雖然無疆界醫師組織已架設水塔和衛生設施,但也憂慮傳染疾病將很快蔓延。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