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條條大路通羅馬 競技場不能通
2013/09/01 03:33:26瀏覽626|回應0|推薦11

帝國廣場大道是一條貫穿羅馬市中心的交通大動脈,從威尼斯廣場到圓形競技場,將一大片考古遺址分割為二。

羅馬競技場是名聞全球的古蹟,卻因車輛廢氣污染變黑,又因交通壅塞而失色,上任兩個月的羅馬市長馬里諾表示:「我們擁有全世界最知名的歷史建物,卻把這個建築物變成交通圓環。」

為保護世界遺產,帝國廣場大道靠近競技場的路段除了公車和計程車,將禁止私家車駛入,最終目標是把大道從頭到尾改為行人徒步區,讓穿着休閒裝和運動鞋的人自由漫步。八月三日晚間,羅馬徹夜舉行街頭派對,有走鋼索、戲劇表演、才藝秀等節目,慶祝通往競技場的帝國廣場大道末端禁止私人車輛進入。

文物保護者對封路表示樂觀其成,認為能鞏固世界最大的城市考古區。

限制交通 還原歷史

長久以來,文物保護者、考古官員一直憂心競技場的維護,思考限制交通對古建築的影響,包括私人汽車與巴士帶來的振動和煙霧。負責競技場的文化部官員說,「煙霧正在侵蝕古建築的表面,就像那些顯示香菸毀掉一個人肺部那樣。」

一個文化界人士說:「把這條交通流量很大的大道,轉變為富有歷史底蘊的步行街,屬於夢想的一部分,目的是把這片西方世界發源地還給羅馬人、義大利人和世界各地的人。」

對市長馬里諾來說,這是一個更大願景的基石,也是他上任後第一個衝擊力較高的舉措,將在九月生效,引發各種怨言和大量辯論,被認為將以「災難性的」交通堵塞「折磨」羅馬人。

紐約時報報導,有人拿馬里諾此舉和昔日帝王唯我獨尊的野心做「令人不悅」的比較,「市長的工作不是要讓自己被載入史冊,而是要為市民服務。」巴里大學古典文學教授坎福拉說。「我們有過暴君尼祿(曾焚燒羅馬城),這已經讓人夠受了。」

現代羅馬人,尤其是居民協會和當地店主有更加實際的擔憂。多數人認為,關閉帝國廣場大道將產生「溢出效應」。根據統計,每天高峰時段,這條街道每小時有一千六百多輛車通過。

城市面貌 誰來改變

當地居民說,交通堵塞已如羅馬著名的圓頂建築一樣,成為該市的典型象徵,而禁行汽機車將更加劇交通堵塞,讓他們的生活更加「不可忍受」。義大利人常用「不可忍受」這個詞來抱怨首都的生活,一個民間組織主席盧恰娜表示,他們正準備示威。

但依照羅馬「風格」,示威將在九月舉行,因為羅馬人八月要度假。對許多歐洲人來說,休假的優先性高於一切;譬如經濟蕭條的西班牙人,餓得前胸貼後背了,這個暑假仍照例出遊。

羅馬一家裁縫店老闆說,自從準備封路的施工啟動以來,生意就下滑。他正在考慮,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他可能會控告市政府求償。「市長不能心血來潮,決定封閉一個街區。」

相對於羅馬競技場,帝國廣場大道的「歷史價值」微乎其微。它建於二十世紀二年代,是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的閱兵大道;施工時,還破壞了不少古蹟,把羅馬廣場與圖拉真廣場、奧古斯都廣場、凱撒廣場和涅爾瓦廣場構成的「古羅馬帝國廣場群」隔開。

一位學者說,「帝國廣場大道是法西斯時期的工程,改變了這座城市的面貌,就像十九世紀的林蔭大道改變巴黎面貌。」他說,「沒人敢逆轉法國歷史,」那麼,為什麼「有人認為自己能讓羅馬重新成為一片考古遺址?」

步行街 後人會記得

古蹟是經千百年形成的,有人認為幾十年的帝國廣場大道不算古蹟。不過,也有人表示:「在一個歷史如千層麵般層層堆積的城市,帝國廣場大道同樣具有歷史價值,因此,也應該得到保護。」

羅馬市長希望封路有助於改變駕駛習慣,鼓勵更多人把車留在家裡。他說,六成左右的羅馬人每天上班路程不到五公里。每千名羅馬人中,有九百七十人擁有汽車,倫敦只有三百四十人。羅馬公車的平均時速不到十四公里,他說,「這是西方世界裡最慢的公車,跑步都更快。」

馬里諾在美國做了近二十年器官移植醫生,二○○六年回到羅馬,投身政治。他用急救方法比喻說,「羅馬需要某種電擊。這座城市一直在沉睡,需要被喚醒。電擊後,將迎來一個長壽而富有成果的人生。」

馬里諾說羅馬是他「在世界上最熱愛的」城市,他坦承,實施封路措施,短期內他將被市民「釘上十字架」,但為了實現他對「這個城市三十年後的願景」,這一切值得抗爭,「沒有人會記得誰曾是二一三年的市長,但每個人都會喜歡步行街。」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k1858camry&aid=8164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