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3/30 19:53:42瀏覽3371|回應6|推薦6 | |
【一樁悲劇】 2004年5月14日蘋果日報(A18版,見圖)根據外電,報導了一則新聞,標題是:「割包皮燒壞命根子-加國男被迫變性自殺求解脫」。新聞事件中的主角大衛‧利馬(David Reimer)在1966年4月,當他還只是8個月大的男嬰(同時也是同卵雙胞胎的哥哥),在一家醫院進行割包皮手術,但因為電灼燒刀不幸發生故障,導致電流過強而將其陰莖燒壞。 不知該向誰尋求協助的父母,既不敢向親人透露,但也不知如何是好,直到聽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性學專家約翰‧曼尼(John Money)的一席話,讓大衛(當時名為布魯斯‧利馬,Bruce Reimer)在1歲11個月大的時候進行變性手術,同時改名為布蘭達‧利馬(Brenda Reimer)。這項手術背後的意義乃在於當時盛行的概念,曼尼博士認為性別的取向是由後天決定,而與先天性別無關。這樣的想法建構在曼尼博士對成年人所施行的變性手術之上,進而主張男嬰出生時,若性器官有發展上的缺陷,透過變性手術,並當成女孩養育之,在其步入青春期時,給予補充雌激素,則他的性別就可以成功地轉換,從男孩變成女孩。 經過30多年,這項案例一直在醫學界、性學界都受到大家的矚目。一方面是曼尼博士對此實驗的成功自信滿滿,另一方面,這項手術也是一項創舉,將概念予以落實於生活應用上。然而實驗的成功,似乎只是外在的表象,隨著「性別天生」(As Nature Made Him;經典傳訊出版社)一書的出版,打破了性別環境決定論的迷思,也揭開了曼尼博士的真面目。但對大衛而言,確是惡夢一場。 布蘭達直到青春期時,知道事情的真相後,決定結束女兒身並改名為大衛,因為他終於知道過去的他之所以不喜歡跟女生玩耍,也不喜歡女生的玩具與遊戲似乎都指向一個明確的因素:他是道地的男子漢而非女兒身。他的復原之路,走得異常艱辛,必須定期接受睪固酮的注射,同時也切除了乳房。他也接受陰莖再造的手術,還因為人工尿道的感染及阻塞,進出醫院10多次。儘管內心是憤恨地,但似乎掩蓋不了迎接新身分的喜悅。 就在「性別天生」一書出版的4年後,大衛卻以自殺終結自己38年的人生,為這個性別實驗劃下令人遺憾的驚嘆號!雖然新聞報導指出大衛的財務狀況不好,加上雙胞胎的弟弟死亡以及妻子與他分居,重重的壓力讓他對人生絕望,但如果這項性別實驗當初並沒有用在他身上,或許現今的大衛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性別天生乎?】 洪蘭教授則在2001年7月1日於康健雜誌寫過一篇文章,名為:「性別,何必強求?」她指出:「很多行為不是道德規範或意志力可以改變的,對於一個不可改變的行為,我們應該去接受它,只要它不妨礙別人,就不應該去歧視它。」似乎意有所指地將性別導入先天決定論中,尤其晚近的科學研究中,發現在母腹中的胎兒一開始均為女性胚胎。若胎兒有著XY基因,在胚胎第6週時,男性荷爾蒙會大量分泌,萬一因故沒有分泌或量不足,則會形成男兒身女兒心。反之,胎兒若是XX基因,但因故產生了過量且不該自體分泌的男性荷爾蒙,則形成女兒身男兒心。上述的觀點正是「腦內乾坤」(遠流出版社)一書所主張的,除了基因的決定之外,荷爾蒙在決定性別的事上擔任了另一個重要的角色。 歸結起來,後天環境對於性別的影響似乎無關輕重,從大衛的案例一直到性荷爾蒙的研究,顯現出先天對性別的影響遠大過於後天的形塑。但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在紐幾內亞的田野調查,對於男性氣質及女性氣質的發現則投下了一個震撼彈。 【文化「監製」了性別】 在瑪格麗特‧米德的作品「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遠流出版社)中,探討了三種不同部落的特質。在阿拉珮什人(Arapesh)中,無論男女,就像是我們期望中女人們的行為,溫柔敏感的男人與溫柔敏感的女人共結連理。蒙杜古馬人(Mundugumor)則像是期望中的男人,暴烈具攻擊性的男人與其同氣質的女人婚配。第三個部落德昌布利人(Tchambuli),男人則活像是住在李汝珍筆下的女兒國,男人負責照顧家裏,女人則是像傳統的男人養家活口。 田野調查的結果一出,指明社會文化對於性別及其氣質的影響力不容小覷。而瑪格麗特‧米德其中的一個結論是:「人類的天性是那樣地柔順,那樣地具有可塑性,可以精確地、並有差別地應答周圍多變的文化環境刺激。」她更進一步說到:「於是,我們說性別之間標準化了的人格差異也是由文化『監製』的。」 【性別的交互作用】 性別先天與後天的論爭,對於科學家萊斯莉‧羅傑斯(Lesley Rogers)而言則是個過於簡化的迷思。她主張:「將遺傳基因、荷爾蒙和人生經歷之間的交互作用都納入考慮的、較為完整的理論。」在她的「男生女生大腦不同?」(新新聞出版社)一書中則詳細地檢視了各方面的證據,最終的結論則是人生經歷的影響該被重視,但也不能自外於遺傳基因和荷爾蒙的影響力。 因此性別的形成,絕不適用單一因素的論點,這對進一步探討有關同性戀的形成之因有極大的助益。正是因為人們傾向擷取片段的訊息,進而驟下結論,忽略其中可能有的交互作用,形成所謂的性別偏見或刻板印象。像是傳統的觀點視女人都情感脆弱、哭哭啼啼的、看待男人都堅強威武,視掉淚為娘娘腔的象徵。然而實際的真相是,女性也可能因為環境的變動而堅強起來,在事業上闖出一番成就。男人也可以溫柔細心養育自己的小孩,而並不一定就是笨手笨腳,甚至對處理家務毫無興趣。 【大性別的可能性】 德國婦運教母愛莉絲‧史瓦澤(Alice Schwarzer)曾經寫作「大性別」(商務出版社)一書,她指出想住的一個理想世界:「…因為我活在一個既不把人劃分成白人、黑人、瘦子、胖子,也不把人劃分成男人、女人的時代。我是個人,一個有感性與理性、有優點與弱點、有恐懼與希望的人。」從她的期望中,看到一個大性別的可能性被刻劃出來。當我們積極地將人分門別類,我們很可能失去對這個人更深層地認識,也無法看到人們改變的能力。同時,對於科學所誇口的證據,我們仍應謙卑置於人性之下,否則難保類似的悲劇再次於我們的生活中重演。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