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筆記:玫瑰少年】上帝忘了給他X
2008/04/09 08:09:23瀏覽23349|回應9|推薦33

【玫瑰少年】

如果,當自己家裡的兒子告訴父母:「我將來長大要變成女生,並且嫁給男生。」這對許多抱持傳統異性戀想法的父母而言,無疑是在他們胸口上重重地敲了一擊。電影《玫瑰少年》刻劃了一個七歲小男孩律多(Georges Du Fresne飾)擁有如此想法,也很努力實踐在其生活中。但無奈的是他所處的家庭、學校、社區,並不包容與接納律多穿女裝、行為舉止像女生的他。

一如律多所理解的,他相信上帝忘了給他X,而是給了Y,所以他認為自己是科學上的錯誤。這樣的想法,看在眾人眼裏,感覺幼稚與不成熟。惟獨律多的外婆卻不如此想,她用較為開放的眼光看待律多要當女孩的夢想,沒有嗤之以鼻的態度,單純就是接納與尊重。

但我們的社會要接納與尊重跟自己不同的人,有時真的很難。多年前,我認識一個小男生,當時他差不多小四,特別愛蒐集芭比娃娃,但他不敢邀男同學到他家玩。原因很簡單,多數男生一到他家看到芭比娃娃的蒐藏品,常常會捧腹大笑。因此,他只邀女生到他家玩,可免去一番嘲笑與戲弄。而他的父母很擔心自己的兒子是個同性戀,試圖以信仰的力量來矯正他的想法。

在另一個我接觸過的青少年,他的境遇就比較糟。當他的父親得知孩子有同性戀的傾向,則是以打罵來矯正其同性戀傾向,因為這兒子是家中獨子,有傳遞香火的重責大任。當打罵過了頭,這孩子離家出走,最後流浪街頭由社福機構收容與照顧。對照電影與現實人生,所謂的性別平等,並未真正穿透社會的每個角落,不免有時會讓人心生感嘆。

【文明的矯正】

律多的父母皮耶(Jean-Philippe Écoffey飾)與漢娜(Michèle Laroque飾)用了較為文明的方式----心理諮商。皮耶與漢娜期待透過心理矯正,讓律多意欲變成女孩的想法,能恢復成像男生一樣的舉止。電影中的律多試圖像其他男生抓自己褲襠,好讓自己較有男子氣概,也努力融入男生們踢足球的行列。無奈,他的嘗試最後仍是無功而返。皮耶與漢娜對所付出的心理諮商費用,像是江東流水,感到憤怒與生氣。

看似文明的矯正,骨子裏仍藏著主流意識對性別的評價。男男、女女的另種選項,似乎總得不到學校與社區的青睞。律多內心甚為苦悶,遭人排擠兼被揍,直到他將自己關在冰庫中,才能稍稍減輕父母對他的矯正行為。但當人們以負向標籤「人妖」貼在男孩愛男孩的行為時,皮耶與漢娜仍難擺脫性別刻板印象的桎梏。畢竟,排擠非我族類的最強大武器,仍是訴諸傳統想法,以言語標籤化其個人信念與行為。

【無條件的愛】

當父母對孩子的愛,僅餘下「矯正」的念頭時,加上學校高層收到家長聯名的請願書,也不得不施壓給皮耶與漢娜,於是愛就變了調。律多只希望父母不管他的性傾向為何,都能以父母對孩子單純的愛來愛他,不帶任何條件。這個願望,一直到律多搬家才有轉機。

而律多的班導師,也曾一度要跟學生們傳遞包容多元文化與價值觀,但卻時機已晚。往往,主其政者忽略了該拿捏的分寸。就像前教育部主祕,以官員之姿大談小孬孬與同性戀,反倒引起軒然大波,重挫性別平等該有的精神。性別平等不只是存於口號與政策,更該是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愛一個人該是無條件的,當我們帶著既有的框架去愛人,偏見難免就成形。以律多的父母親而言,歷經遭人歧視、失業風波、搬家等事件後,方能漸漸體會愛不需要帶著有色的眼鏡,否則給人壓力,也給自己壓力。

回到我自己的身上來看,望著自己的女兒從出生到滿週歲。原先我也信誓旦旦對她付出無條件的愛,可是當她為了吸媽媽的奶而夜晚哭鬧不休時,睡眠備受干擾的我,耐性早已蕩然無存,惡毒的想法與行為在腦海裡不斷盤旋、交織。所謂無條件的愛,不僅破功,更是自打嘴巴。對應電影裏的父母,我相信他們曾用無條件的愛來愛律多,只是父母總對子女有所期待。我自己衷心盼望,當有一天我女兒告訴我,她所愛的人是同性別時,我能一秉無條件的愛繼續愛她,沒有任何動搖!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jiat&aid=1766721

 回應文章

路人
2014/03/10 18:10

呃,我路過,此部電影主角應該是跨性別。

跨性別跟性向是不同的東西。


scarlett
去哪裡借dvd
2010/05/30 11:03

你好,

我已經查了百視達跟亞藝影音,但是沒有這部片的dvd,

請問您是在哪裡借到這部片子的呢?

謝謝。


天路(今日當如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上帝若會忘了就不是上帝了!
2008/04/17 02:23
 
丁介陶 George 喬治(djiat) 於 2008-04-17 11:18 回覆:

這是電影裡小男孩律多的用語,當他得知男生是XY組成,女生為XX時,他天真地認為上帝忘了給他X而是給了Y。但這多少也透露出,當一個人在性向上與主流傳統不同時,自然可能生出的疑惑。加上本片為法國片,法國傳統的信仰為天主教,對小男孩律多而言,自然就認為上帝少做了一件事。


絨絨飄墨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給個微笑
2008/04/11 22:59

尊重每個生命體的思想

才能了解他們

給他們一個微笑吧!

:)

丁介陶 George 喬治(djiat) 於 2008-04-13 22:52 回覆:
認同,尊重與包容仍是我們要學習的重要功課。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讓我想起"中性"一書
2008/04/11 19:17

正常與否的界定, 都是社會強勢份子所下.....對於少數份子, 我們可以說是"弱勢", 卻未必有立場稱之為"不正常"

對於不同行為模式的歧視消失之日, 是"現代"社會真正開始之時吧


丁介陶 George 喬治(djiat) 於 2008-04-13 22:52 回覆:
的確,當所謂的正常與不正常強加在少數人身上時,偏見與歧視就會層出不窮。

我是阿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
2008/04/10 15:21

莊先生真是最壞的示範。


姚念廣,1988年生,跨域於藝文、理工、商業及法理,數次榮獲出書、獎項及報導,創作曾受《航海王》活動方推薦;因減重24kg、險失明後出書圓夢及在flyingV辦公益環島而被稱熱血奶爸作家,追求人生樂活卓越。
丁介陶 George 喬治(djiat) 於 2008-04-10 17:29 回覆:

的確,還好莊先生下台了!


路人
只是剛好路過
2008/04/10 10:06

雖然我還沒看過這部電影,不過..不用既有的框架去愛人..這句話讓我感觸很多,這篇文章也讓我很感動

裡面的想法和內容,因該是每個生為同性戀小孩,都希望父母能體會諒解的部分,希望有一天社會大眾都能接受更多元的性別認同

丁介陶 George 喬治(djiat) 於 2008-04-10 11:14 回覆:
我在當了父母之後,更加知道用框架愛人的好與壞。在小孩的心中都渴望父母無條件的愛,不因為性別、美醜、能力而有所改變。我也在學習中!

燕(休息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_^
2008/04/10 09:12
雖然可以尊重同性愛戀,但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目前還是需要學習才能夠接受!
莫大小說 ─ 暗潮
莫大小說選 ─ 瘼
丁介陶 George 喬治(djiat) 於 2008-04-10 11:12 回覆:
對父母而言,這功課仍是不易學習的一項。當旁觀者,都能說得輕鬆,身為局中人,總難免主流價值與文化的枷鎖。

GigglyFish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人的愛終究有限
2008/04/09 09:15
惟上帝的愛, 超越無限.
丁介陶 George 喬治(djiat) 於 2008-04-09 15:53 回覆:
是啊,得每天支取主的愛來面對我們週遭身旁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