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16 19:14:58瀏覽2676|回應7|推薦66 | |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12/1566411322_c1406e73d2.jpg 這幾年,宗教商品與創意產業結合,並受到「萌」文化的啟發,推出 Q 版神明公仔。而圖片裡這個 Q 版的陶器上的人(神)物形象,是屬於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西元前 5000 至 3000 年),有人把他叫做「人面魚紋圖」。魚在哪裡?就是插在他兩頰與頭頂的長有鬚鬚的三角形。注意到兩側的魚頭以陰影的方式重疊在人的臉部,兩個對峙的魚頭中間的空隙,似乎剛好就是人的嘴。額頭上的空白部分可大有玄機,我們待會再談。 上一篇文章提及女人、母神、月亮、牛角、死亡與再生等一物牽連著另一物的替換。簡單來說,這就是類比思維:比擬與類推。這是人類心智史的一大躍進。有了類比的能力,我們才能對事物進行分類,整理出秩序。如果沒有類比思維,那麼語言將會粗糙死板,而整個巫術的知識系統將是不可能的。人類當然不只從形狀的相似上找到類比關係,也在更抽象的時間空間上觀測到類比。如前文提到的 Alexander Marshak 指出,「弦月牛角」這種「時間係數」 (time-factored) 標記法,是女人仰觀天文,內察人體的智慧結晶。而我們大可這麼推敲,人類甚至把這種月亮的陰晴圓缺比賦、延伸到死後生命,當時應該有一定程度的再生信仰。另外我們不要忽略了,像「消息」一詞本用來表示月亮的韻律,後來變成重要且日常的漢語詞彙,一如「東西」這種既表空間又表事物的詞彙,是太陽律動的展現。 的確,從字源上我們可以看出很多好玩的關連。比方說,英文的「默觀、沈思、冥想」 contemplation 和「廟」temple有何關連?前者來自於拉丁文的 contemplari 與 contemplatio :把某物劃分為一部份,並且在其中造起圍欄。 Templum 就相當於希臘文的 temenos (聖殿領地),後者又來自於動詞 temnein :切割、劃分。我們今天所說的「原子」 (atom) 一字,原意就是「不可分割者」 (atmeton) 。拉丁文的 templum 本意就是天地間被分割下來的那一部份,也是太陽運行的方位,而古人在這方位內進行鳥占等神聖的測量。於是,在聖境之內從事的活動,就是沈思的本原意義。另外與「聖域」 templum 相關的是「時間」 tempus ,後者就是太陽在領地上展現的圓周運動之軌跡。人類在新石器時代進入了農業文明,一方面定居型態與種植技術加深了對土地的依賴與連帶,另一方面因作物的緣故,要對太陽做出更精確的觀察。在古代中國,主要是在冬至與夏至兩時,人們測量太陽照射華表而投射到圭版上的竿影,拉出子午線。方位是坐北朝南,我們看到的「洛書」和「後天八卦圖」均屬這種太陽圖式: http://www.taichiyuen.org/images/articles/t8_10_html_m6e7072f6.png 我們看到正下方是正北冬至,以一點代表陽消陰長之最,而正上方是正南夏至,以九點代表陽盛陰衰之最。另外像紫微斗數的命盤也是屬同樣的圖式: http://blog.roodo.com/mayshio/684b8334.jpg 我們可以看到,主流的圖輿都是以太陽為主的,包括今天看風水的羅盤。於是,我很想知道到底有沒有以月亮為主的模式,不管是地圖、儀式、法術、煉丹、或是修行法門。第一張圖珍貴的地放就在此,它就是月亮軌跡的紀錄。早已進入到農耕文明的彩陶文化(西安半坡還有姜寨),還是很重視月亮週期。這種人面魚紋圖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在於他額頭上塗白色塊的變化。學者們整理出五種形式:( 1 )全黑的額頭上畫有月形眉、( 2 )額頭左側塗黑,右側畫有白色半圓弧面、( 3 )額頭正中三角形留白、( 4 )額頭右側塗黑,左側有白色半圓弧面、( 5 )額頭全部塗黑。很顯然地,它們比擬著月亮從「朏」(新月) →上弦月→「望」(滿月)→下弦月→「朔」的終始循環過程。 這隻就是中間塗白的滿月: http://static.flickr.com/52/145634332_ef02a33b6d.jpg http://www.chinaculture.org/img/2003-09/24/ant06_01.jpg 這就是所謂的「月相」(phases of the moon)。王國維的大作 < 生霸死霸考 > (「霸」即「魄」,也就是月暈),爬梳了青銅器銘文以及古籍用語,提出「月相四分說」:「 分一月之日為四分, " 初吉 " ,謂自一日至七、八日也; " 既生霸 " ,謂自八、九日以降至十四、五日也; " 既望 " ,謂自十五、六日以後至二十二、三日; " 既死霸 " ,謂自二十三日以後至於晦也」。 才情極高的詩人學者王國維,一定不知道同時代的葉慈,正在對月亮四個面相大做文章,下文會提及,請格友們繼續讀下去。 更令我驚喜的是修練的丹圖。稍微懂內丹的人都知道,東漢末年丹經之祖魏伯陽的 < 周易參同契 > 中的「十二辟卦」或是「十二消息卦」,是以一個太陽年中陰陽兩氣的消長為分割的。後來的小周天功法依據的還是以太陽為主的後天八卦圖,所以又稱為「子午周天」。然而現存的「修真圖」卻吸納了人體與月亮的對應。除了督脈由下往上排列的二十四節氣外,我們可以發現任督二脈環繞著 30 種月相。比方說,「橐籥」的根基處就是純陰的「朔月」,而「望月」則在頭頂處。 http://www.taoism.org.hk/taoist-world-today/current-info-on-taoist-temples/xiuzhen.gif (不習慣丹圖的人或許會覺得這人像怪怪的,看久了就會發現他的可愛) 最後,我想提一下愛爾蘭詩人葉慈 (W. B. Yeats) 。葉慈愛搞神秘學,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過我很納悶目前 New Age 充斥的台灣,都已經翻譯出 < 容格與煉金術 > 這種書了,但對於葉慈,還沒給予適當的關注。他於 1922 年寫了一本奇書: « 異象 » ( A Vision: 楊牧翻成「神覺之像」),藉由分析文藝復興時代的煉金術秘圖 < 天使與人之鏡 >(Speculum Angelorum et Hominum) 所呈現的 28 的月相輪迴,來建立自己的神智學體系。 http://www.avis.ne.jp/~fancysc/column2/yeats_vision.gif 在此,月亮再度登上舞台。右邊從北方開始,全暗的月亮代表絕對的客體性,以及完全的被動性。正對的第15滿月是對立面,象徵完全的主體性,以及存在的統一。而正上方第 8 的面相則開始發現力量,以後主觀意志逐漸遞增上揚,到了它的正對面第 22 個面相,代表力量被打破,逐漸接受或屈從於客觀命運的暴力。我們再來看圓周內的四方形被切割為四等分:右邊的果實代表智慧,上方的聖盃則是誘惑,左方的花朵則是意志之美,下方的劍則表示暴力。 http://www.yeatsvision.com/Faculties.html 當然,這幅圖的寓意遠遠不止於此。葉慈把它分解為兩個旋錐體的交互運動,也是人的四種能力的彼消我長的更替變化(見上圖):意志 (will) 、面具 (mask) 、創造心靈 (creative mind) 、命運之體 (body of fate) 。葉慈試圖用這套系統去解釋人類個體的生命歷程,也想發展出一套人格學(他列舉很多人物)、統一精神與物質的學問、甚至想描述人類的歷史與命運。後來容格所寫的 各位,搞得清楚葉慈腦袋在想甚麼嗎?我也是一頭霧水。或許弄懂這套秘圖和這本秘笈的所有隱語,就可以「解碼」葉慈的詩歌了。不過空歡喜一場也是可能的。 (補註:感謝這些人這些書,讓我漫遊而有了一些想法: 1. W. B. Yeats, A Vision, MacMillan, 1981. 2. 王國維 « 觀堂集林 » (河北教育) 3. Mircea Eliade« 聖與俗:宗教的本質 » (桂冠) 4. 陸思賢 « 神話考古 » (文物出版社) 5. 陳禾塬 « 丹道修煉與養生學 » (社會科學)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