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02 22:42:37瀏覽712|回應0|推薦0 | |
等了好幾年,終於等到英明。
英明說價格貴一些的工具的確比較好用。 鄒道金過世好幾年了,是肺癌,不是他的宿疾心臟病。小梁幫教官辦喪禮相關事宜,馬術圈到場送別的,只有小老廣。以上是昨天(12/5 2009)在澳登堡馬場巧遇多年不見的英明,轉述一些關於教官病逝欠後的細節。每次出門都沒有把握,每次出門前都想找藉口爽約,但是,每次出門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遇見英明就是。很幸運,不僅遇見他,還能夠聽見他談釘掌的經驗談及馬術運動的現況。55年次的英明個性穩重,不僅掌工技術好、細心、熱心,更是讓人放心的工作夥伴。英明在民國77年7月參加馬協首次舉辦的釘掌講習會,認識影響他一生的香港馬會釘掌師傅譚泰;講習會的隔年,英明就確定了這是他要選擇的路。
學習釘掌那個部分最難?「修蹄佔7分,打鐵佔2分,釘蹄佔1分」。英明第一次嘗試釘掌是在關渡馬場,那時候連抬馬腳也不會,時間是1986~1987左右。他笑著述說那段回憶:「找一匹很乖的老馬,弄了5~6個小時。」想必是手忙腳亂,又不能中途放棄,因為馬匹有四個蹄要削!不久之後,他和大阿明一起到青青馬場(位於外雙溪,已結束),78年10月轉至陽明山梅花馬場,開始跟著大阿明(陳文明)正式學習。這位老師和老派師傅完全不同,幽默風趣,又喜歡講笑話,而且樂於傳授。成功之門不常開啟,但是努力、肯吃苦的人總會等到機會。大阿明被馬踢斷骨頭,等待康復的期間無法釘掌,所以採取口頭指導的方式,讓英明負責釘掌的實作部分。這次密集的學習經驗,幫助英明的技巧快速提升,一年多以後就可以出門釘掌了。
不是雙雄對峙,是親如家人般的老友話家常(澳登堡 2009) 從第一次釘掌的5小時馬拉松,進步到第二次的3個小時完成,到今天,歷經20多年彎腰磨練的英明只需40幾分鐘就能大功告成,替馬匹擦上蹄油回廄裡休息。「讓馬匹處在自在舒適的姿勢,再順著馬腿緩緩放下的角度去接在手上,不要以人的姿勢去抬馬腿妨礙馬匹,不要跟馬來硬的。」釘掌「讓」的哲學,透過短短的字句清楚呈現,這是百鍊千鎚的實務經驗,絕不是從書中得到的空談。很少馬匹會在釘掌的時候咬人,只會舔;很少馬匹會在釘掌時把重量壓在人類身上,除了梅花那匹Morgan,因為Morgan的腰背部受過傷,比較弱。「不能怪他,忍過去就好了。」提起Morgan,英明只有體諒,這是替馬匹設想的態度。
80年3月英明考量北部釘掌市場已滿,所以離開梅花馬場,到南部發展。他到新建不久的屏東藍氏釘掌,那時藍氏馬場尚未施工完成,愛玩的大阿明開車在整平的室外障礙場空地上甩尾,當時,第一個見報上徵人啟示去藍氏應徵的小胡已經在馬場了,幼齒也在。有些回憶宛如昨日般清晰,雖然已是十多年前的舊事。陳姐總是叫英明「阿明叔叔」,把他當做自家人。英明曾住在馬場的藍家,直到馬場管理漸入軌道,他才回萬巒家裡住,每日開車往返。馬場大大小小的事都難不倒英明,多年的豐富經驗以及肯做的態度,讓他成為馬場不可或缺的角色。除了釘掌,他會照顧花草植物、修理韁繩等器具、教訓不懂規矩的白目新人(註)。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英明的話是出了名的少,但是觀察力很強,騎在馬背上的人出了什麼問題,他一看就知道,幾個字就能點破。談話之間提及某位曾經有不錯表現的選手,因為貪心與粗心而失敗的窘境;基本最重要,馬匹不能每天操,但是騎馬的人觀念心態不佳,只想做Half Pass、跳障礙,忽略了重要的基本功,因而對馬匹造成傷害。台灣馬術運動的馬匹水準及硬體設備因為經濟力的提升而愈來愈好,但是人的技術卻沒有呈現同等的進步。早期的選手會互相討論,彼此協助,很可惜,現在馬術圈內瀰漫「擔心別人搶飯碗」的氣氛;騎馬還是需要有人幫忙看,才不會退步,才不會走樣。不論是騎馬、釘掌,或是做任何事,基本最重要。
釘掌並非易事,受限於相當程度的條件要求,因為工作性質,需要特別注意腰部的保養,45 ~50歲之後,則要開始注意膝蓋的照顧。體力好、細心、耐心、喜歡馬、勤於進修,才能成為個中高手;若不願深入研究,僅憑體力優勢,難以成為業界A咖。10年前遇見的「特殊掌」,英明現在能夠侃侃而談處理的方法:用圓型掌、勤修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十年的修行,可以成為專家;二十年的修行,可以擔任專家的老師。馬術運動一直是進行式,沒有中斷過;自38年來台後,老、中、青三代的掌工領域,分別由鄒道金、謝煥祥、陳英明做為代表性人物,若能效法他們勤樸、務實的精神,台灣馬術運動必能漸入佳境。
(註)有一次我騎完日本老闆的小黃,在跳過水池的木頭障礙後回吊馬樁前空地下馬時,沒有把韁繩拿好,剛好小黃低下頭,一腳踩斷!英明在旁邊親眼目睹,他小聲的說:「吼,要賠錢。」我驚了一下,默默的幫小黃卸下韁繩和馬鞍,心想不知道要賠多少錢。洗完小黃之後進入鞍具房,看到英明坐在椅子上低頭縫韁繩──那副被我弄斷的韁繩;他沒有邀功,也沒有碎碎唸,可是我從此知道,下馬時要注意韁繩,不要被手汗滑到馬匹的脖子前端。 2009/12/06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