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02 20:54:50瀏覽355|回應0|推薦0 | |
Alois Podhajsky (1898~1973) 著作封面,右邊那本已經被翻到解體了。 美麗的都市維也納除了聞名遐邇的音樂,還有一個吸引世人必訪的觀光地標西班牙馬術學校 Spanish Riding School(http://en.wikipedia.org/wiki/Spanish_Riding_School),這裡的老校長Alois Podhajsky(1898 ~1973)是古典馬術得以延續至今的重要人物。Alois Podhajsky的偉大不是來自於馬背上的盛裝舞步,他的成就遠遠超越「三屆奧運會冠軍」、「11面金牌」等虛名,他把生命奉獻給崇高的藝術文化,為復興古典馬術展現令人折服的勇氣,與堅定不移的毅力。1997年在屏東藍氏騎術公苑(已結束)首次看到由熟悉的老牌巨星Robert Taylor演出的闔家歡電影《Miracle of the White Stallions》,當時並沒有特別感動,直到離開馬場,在尋找馬術資料的過程中,進一步地了解Alois Podhajsky和Spanish Riding School之間不朽的傳奇後,方滋生寫出這段歷史的中文版本向Alois Podhajsky致敬的構想,並且希望所有與馬接觸的人,能夠體會馬術的意義。 We must live for the school. Offer our lives to it! Then, perhaps, little by little, the light will grow from the tiny candle we keep lit here, and the great art—the art of the haute école—will not be snuffed out. -- Alois Podhajsky -- Alois Podhajsky出生於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台灣政府官方譯名)的Mostar,後來進入奧地利陸軍,在1939年任馬術學校校長一職。Spanish Riding School繁育、調教的馬種為Lipizzan,此馬種在幼馬期是深色毛,成熟時毛色轉白。Lipizzan除了強壯,兼具聰明、勇敢、穩定性高的特質,非常適合訓練成為軍馬。著名的表演係由公馬擔綱,母馬及幼駒則飼養於專屬馬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陸軍的騎兵部隊已逐漸被新式武器取代,重要性也大不如前;由希特勒的閃電襲擊戰即可得知,時代的需要與人類愈來愈狂妄的野心,戰鬥力每下愈況的騎兵和過時的防禦工事馬奇頓防線一般,勢必被淘汰。1945年,奧地利的情勢愈來愈惡劣,創立400年的馬術學校,面臨了毀損及被佔領的危機,Alois Podhajsky選擇與馬術學校共進退。對Alois Podhajsky與同袍而言,Lipizzan不僅僅是馬,Lipizzan是歷經百代的文化精神代表,他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決定要帶著學校人馬撤退,維繫這個傳統。 納粹希特勒瘋狂暴虐的侵略與屠戮,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人性最黑暗也最光明的時代,絕望與希望、殘酷與仁慈同時存在。軍人世家背景,曾參加1912年瑞典奧運五項競賽,被德國視為軍事奇才的美國巴頓將軍(George Smith Patton)伸手援助Alois Podhajsky將西班牙馬術學校遷移至戰區外的計畫。巴頓將軍亦是同道中人,所以他了解馬兒與馬術對愛馬人的意義,不認為這是浪費資源,願意協助陷入困境的Alois Podhajsky。 在黑暗力量籠罩的歲月,饑餓的難民把珍貴的Lipizzan當成裹腹的食物,他們忿忿不平「人都吃不飽,還要養馬?」Alois Podhajsky沒有被艱困擊敗,他始終沒有放棄。1955年秋,在二戰結束後的十年,飽嚐顛沛流離的Alois Podhajsky終於完成重建西班牙馬術學校的任務,回到睽違的Winter Riding School,重新懸掛上Charles VI巨大的畫像。希臘古典音樂界的藝術瑰寶,女高音Maria Callas幾乎憑一人之力復興bel canto美聲歌劇 (此類型歌劇以瘋狂場景著稱),雖然她的聲樂生涯隨著情感的困擾而過早結束,但是Callas到達了超越聲樂家層次的高度。Alois Podhajsky這位1936年柏林奧運會馬場馬術個人賽的「銅牌得主」,用勇氣告訴世人馬術的真諦,他比任何一位奧運冠軍偉大。 馬術很簡單,因為無數前輩已指出學習的方向;馬術很困難,因為這條路太過漫長。有鑑於過往傳統的口述教學恐造成技術失傳之虞,Alois Podhajsky潛心寫作,透過紙本印刷,將自己數十年浸淫馬術的知識與後學分享。他散播出去的種子在世界各地逐漸發芽茁壯,時至今日,古典馬術不再是關起門私授的學問。儘管只是騎乘價值10~40萬左右的教學馬或營業馬,也不要妄自菲薄,因為這是通往正統馬術的開端,只要遵循前人以長期經驗累積的智慧財產,任何人都能夠成為藉由騎座與馬匹溝通的會說馬話的人;因為每位騎馬的人背後,均有自Xenophon(色諾芬)以降的馬術傳統作為倚靠。 西班牙馬術學校是高級馬術的中心點,她在人類尊重傳統文化的護衛下,安然渡過數次危機,成為音樂之都維也納最美麗的一顆珍珠。1958年國家地理雜誌社記者Beverley M. Bowie到奧地利維也納,訪問在二戰烽火中,以無畏勇氣拯救西班牙馬術學校的Alois Podhajsky,儘管已相隔50年,這篇〈The White Horses of Vienna〉仍然擲地有聲。 民族性的不同,使得中國強在武術,西方擅於馬術,例如兩岸的文化代表是故宮博物院和少林寺,西方的文化代表則是凡爾賽宮與西班牙馬術學校。漢人對動物的觀念至今依然偏重於役用、經濟用途。伯樂是2000多年以前中國的相馬專家,後世再沒出現比他更優秀的人才。中國人在屢經戰火肆虐與統治上的考量(重文輕武)之後,趨向於實際,漸漸地不再重視與動物之間更深層的探索與溝通。后里馬場長期欲振乏力的景況令人無言以對,不知兩岸馬術界何時會出現像Alois Podhajsky一般的傑出人物? 缺水、食物、燃料、醫療品的窘境,Alois Podhajsky用意志力逐一克服,並且兼顧調教馬匹及教授學生的日課。二戰後眾多的紀錄資料,顯示饑餓的人們用馬匹的肉當作食物;Alois Podhajsky違背世俗之道,視馬如人,在回Spanish Riding School前的十年歲月間,孤獨地走自己選擇的路。 馬術發展的時間軸上,勢必出現過多位的伯樂、Alois Podhajsky、色諾芬,但是戰爭、饑荒、傳授的限制(家傳)、口述教學等等因素,造成多項驚人技藝從此失傳,成為「絕學」。文化傳承不能固守陳規,適當調整是延續的營養素。2008年,西班牙馬術學校在建校430年後,首度招收兩位女性新生Hannah Zeitlhofer和Sojourner Morrell(http://cache.daylife.com/imageserve/0d2pcRSaFYgbv/610x.jpg)。也許這些陸續進入,肩負傳承使命的女性生徒們會成為另一位Alois Podhajsky,在危機來臨時,以生命守護古典馬術。 2008/06/11 Alois Podhajsky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ois_Podhajsky The white horses of vienna http://encarta.msn.com/sidebar_762503935/the_white_horses_of_vienna.html Spanish Riding School http://en.wikipedia.org/wiki/Spanish_Riding_School Lipizzan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pizzan Cavalry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valry Complete Training of Horse and Rider 第二次世界大戰傳記、報導、紀錄片、電影、文學、相關文獻:數量龐雜,無法列舉 迪士尼電影「Miracle of the White Stallions」(196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3Pzm4YQFKw 中國馬政 http://www.chinahorse.org/html/2439.html Hannah Zeitlhofer and Sojourner Morrell http://cache.daylife.com/imageserve/0d2pcRSaFYgbv/610x.jpg Alois Podhajsky與其妻Eva的墓碑(右): http://www.euxus.eu/wien/a800/56080020-alois-podhajsky-grab.jpg 參考閱讀:Anything forced is not beautiful http://tw.myblog.yahoo.com/jw!tNJ3n7CWGRrxbW9fW5bkdCguB5o-/article?mid=1112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