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01 11:10:32瀏覽556|回應0|推薦3 | |
普魯斯特用「記憶」堆疊他的巴比倫塔,讓時間在回溯中有了永恆的可能;雷奈用「毀滅」來重建記憶,讓時間在破碎的殘片中重組、錯置,訴說的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結合了文學、藝術與史實,亞倫.雷奈《廣島之戀》用愛情的虛無與遺忘來對照戰爭的殘酷與荒謬。片中大量使用新聞記錄片,揭示一樁樁核爆浩劫下的殘破生命。當年落在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在法國納韋爾射出的一顆子彈卻埋葬了少女純真的初戀。戰爭的悲劇對照愛情的悲歌,將原本男女主角(日本建築師、法國女伶)中年失樂園般的一夜情,在回憶淡進、淡出的時空錯置裡,反而衝撞出比一般反戰電影或紀錄片更悠遠的層次。雷奈創造了電影的新文法,為過去與現在的時間空隙找到完美的節點。 而這種致命的愛情似乎也像原子彈,一聲巨響後,整座城市拔地而起,然後化成灰燼飄落地面。舊愛是難以承受之痛,但新歡難道是可以承受之輕?雖然電影最終沒有答案,但雷奈與莒哈絲開創性的敘事美學與影像風格,當真讓人心醉神迷,耽溺在一個半小時的絮語中不願醒來。 後記: 20世紀現代主義出現後,傳統好萊塢古典敘事被解構了。以往觀眾是被導演「餵食」長大的,照單全收跟著劇情、大明星走。但現代主義電影就是要打破這種手法,看電影不再只是一種角度。觀眾是主動的、會思考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釋,無論是真實或虛構的意識流、時空錯置的蒙太奇,這之中便產生了耐人尋味的「美學距離」,也因此形塑了導演們的個人風格。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