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月中下旬,就是一年一度美國電視艾美獎公布入圍名單的
時刻,雖然評選此獎的美國電視學院人數比票選奧斯卡的美國影
藝學院會員數目更多,來源更廣泛,但艾美獎的提名和得獎名單
,僵化與過時的程度,較之奧斯卡有過之於無不及。很不幸的,
今年入圍名單亦無例外。
有時候想想,要評選電視獎真的比電影獎要辛苦、耗時間,光是
美國影藝學院會員就未必能將所有瞄準小金人而來的電影都看完
,何況是數量多到上百、搞不好都有個十幾、二十集的影集?連
我自己都沒把握能做得到,其實也該體諒一下美國電視學院會員
們的苦衷,不再對艾美獎入圍、得獎名單那麼挑剔才對,可他們
就有辦法讓觀眾們不得不質疑、不得不嫌棄,對於每年頒獎結果
的興趣與好奇心從提名名單公布後就減少一大半。
到底今年入圍名單有多無趣?最佳戲劇影集的部分,「廣告狂人
」、「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反恐危機」、「唐頓莊園」
都是連年入圍,今年繼續上榜。「絕命毒師」以往是演員部分很
厲害,今年連戲本身也都被擠進提名名單,只是給人的驚喜感有
限。唯一一齣全新的影集被提名此大獎,只有Netflix野心之作
「紙牌屋」。
個人從來不是「廣告狂人」的粉絲,至今仍對原本非常吸引我的
題材,卻拍成沉悶拖沓、緩慢不堪的首季13集印象超深刻,此劇
完全符合一般觀眾對所謂曲高和寡藝術電影的既定印象,而且還
不像藝術電影,忍受兩小時就結束,光首季就超過10小時。無奈
美國電視學院一堆此劇的愛好者,連讓它拿了4次最佳戲劇影集
,讓原創馬修威納一整個自我膨脹到不行,還逼著AMC頻道為了
他的新合約要漲價,砍掉全頻道收視第一大戲(其實幾乎也等於
美國目前所有無線、有線頻道在18-49歲觀眾收視率冠軍的紅戲
)「陰屍路」成本,而AMC竟然做得出這種離譜到家的事,不免
讓人對「廣告狂人」益發反感。去年「廣告狂人」提名十多項,
全軍覆沒,讓人以為艾美獎總算要有所長進,想不到被劇評公認
水準參差不齊的第6季,竟又入圍了最佳戲劇影集大獎........
(可是馬修威納未入圍戲劇影集編劇,今年也未提到導演獎,這
算是好現象?)
接著是「唐頓莊園」,和「廣告狂人」相反,個人是此劇劇迷,
一集也未漏掉過,反而正因為從頭看到尾,深刻感到戲的水準是
一路下滑,第3季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獲那麼多座大獎提名,可
美國電視學院就是對它充滿無盡的愛,愛到今年又是超過10項入
圍,劇迷如我者都覺得尷尬了。另一齣也是看得一集未漏的「冰
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3季節奏較不緊湊,常常每一條線演
一、兩集只有一點點進展,不過正當我覺得此劇也開始要走下坡
,原著中的重頭戲「紅色婚禮」又拍得奪人心魄,此劇其實一直
都極突出,可因為奇幻類型在艾美獎不討喜,今年眼看又是陪榜
的分,偏偏第3季在美國無論收視率、討論熱度、媒體報導的頻
率又都到開播以來的巔峰,美國電視學院會員們還視若無睹、繼
續忽略?
提到「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就不得不談談其中的演員,這麼
多的人物,大家都有一、兩段重頭戲,要從中挑選入圍者難度更
高,結果美國電視學院再一次令人覺得莫名其妙,我個人非常喜
歡「小惡魔」Peter Dinklage,這個角色被他一演從首季就很搶
眼、討喜,到現在仍是我自己最愛的人物,他也曾因第一季的演
出拿了一座最佳戲劇影集男配角艾美獎,然而第3季他的表演還
是高水準,爆點和出色的段落卻是在他的哥哥「弒君者」
Nikolaj Coster-Waldau身上,美國媒體接連不斷報導這個角色
如何到了第3季才等到突出的發展,有了奪目的演出,哪知道今
年獲提名的還是Peter,最起碼「兄弟倆」也該一起入圍吧?
女性角色亦然,「龍女」Emilia Clarke是很多奇幻迷的最愛,
我從第一季開始對這人物就沒啥感覺,看到第3季,她是有不少
成長,演員本身也賣力,可是跟「紅色婚禮」中,光靠眼神就讓
人心碎的史塔克夫人Michelle Fairley相比,Emilia的段數真的
差了不只一點點,沒有理由Michelle沒入圍而是Emilia被提名。
這也難怪,歐美網友提出一個理論:很多會員根本沒看完「冰」
劇第3季,只憑看過首季的印象在投票,所以第3季演的好的人都
吃虧了..... 或許未必如此,可是多少能解釋這些令人難以信服
的現象。
以前有所謂的「獎項分析家」覺得艾美獎的投票會員對於一人分
飾多角或是分裂人格之類的演出有偏好,演員做此類表演亦提名
或得獎。今年,狠狠刮了大家一耳光,不然在「Orphan Black」
一人演7個角色、簡直是特技表演的Tatiana Maslany怎麼會連入
圍都沒有?Tatiana Maslany是艾美提名名單公布後眾所公認的
大遺珠,或者播出此劇的BBC America頻道在美國真的太冷門了
吧?(但不是大家都有寄試看碟、爭取票源嗎?會員們看樣子是
連在家看試看碟都懶吧?)
光是戲劇部份入圍名單,詭異和讓人不解的現象就已數不勝數,
加上喜劇和迷你影集或電視電影,就更是充滿驚歎號(可惜大多
數不是讓人驚喜而是驚嚇)這麼缺乏新意、數年如一日的提名名
單,當然很難刺激觀眾收看頒獎典禮,因為賽果也可以預見一定
是老面孔輪番上台,搞不好把前兩年的得獎名單複製、重貼再稍
微小小更改一下,就是今年的最後贏家,無聊至極。奧斯卡這幾
年銳意革新,就是怕觀眾覺得無趣、拖垮收視,而艾美獎好像連
改革的腳步都如老牛拖車,會員們與現代觀眾更有點背道而馳,
堅守舊路線,品味慢半拍,也難怪雖然有八成以上入圍影集都已
經在台灣的各有線、數位、MOD頻道播映,本地媒體連報導都提
不太起勁,因為美國電視學院會員真是自己把艾美獎給搞到剩半
口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