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情生存的世間(下)
2013/08/21 22:36:15瀏覽195|回應0|推薦0
六欲天

第一、為何稱為天?

天,巴利語devatà,為輪迴流轉中的善趣之一。其果報比人類殊勝,他們壽命長久,身體清淨光明,能飛行虛空,變化自在,常享勝妙快樂。如義註中說:「通過五欲功德以及各自的威力玩樂故為天。」

什麼是五欲功德?

即色、聲、香、味、觸。天人時常享受殊勝的五欲之樂,這些欲樂很微妙,不像人界的那麼粗劣。天人的容顏不僅比人類漂亮,而且壽命比人類長,福報比人類大,快樂也比人類更殊勝。天人與生俱來就有舒適美麗的天衣,不用洗換衣服。同時,他們的身體漂亮、光明,也不用洗澡。若人幾天不洗澡,身上會發臭,但天人不用洗澡,身體也不會出汗、發臭。他們不必為生活操勞,擁有享用不盡的五欲功德,想吃的時候,自然出現美味殊妙的天食。天子天女們經常一起去遊園、周遊、嬉戲、享樂。他們一生都過著無憂無慮的物質豐裕的生活。

雖然天界如此快樂,但也是無常的。他們投生到天界,是由於過去所造的善業成熟。但是,善業所帶來的樂報終有享盡的一天。天人即使天壽再長,快樂再殊勝,終有一天還是要面臨死亡。當天壽將盡時,會出現五種前兆

:花鬘枯萎、衣服變髒、腋下流汗、身體變醜、不能安坐天座。當天人出現這些徵兆時,預兆著他在七天之後將要死去。天人見到這些前所未有的衰相,通常都感到很恐懼和痛苦。因為在天界漫長的生命期間,他們一直都過著快樂的生活,不斷地享樂、嬉戲、遊玩,很少有機會造善業,一旦遇到這些情況,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終結,會感到驚慌失措、彷徨無助。即使再捨不得天界的生命,無常的規律還是要使他們的天壽斷盡。又由於天界很少機會造善業,因此很多天人死後都墮落到地獄、惡趣。為什麼說天人很少機會造善業呢?天界需要佈施嗎?每個天人都很富有,要什麼有什麼,誰稀罕你給的東西?你想做佈施都沒有機會。

在這裡講一個沙咖天帝做佈施的故事。馬哈咖沙巴(Mahàkassapa)長老有個習慣,他不去有錢人家裡托缽,專愛到窮人家裡托缽。如果他剛從滅盡定出來之後去托缽,那些供養他的窮人可以在今生即獲得福報。因此,馬哈咖沙巴長老出於憐憫窮人而喜歡到他們家去托缽。有一次,長老入滅盡定七日,出定後想到王舍城托缽。那時,沙咖天帝的五百位天女很想供養馬哈咖沙巴長老,於是準備了五百份食物站在路旁,但長老不肯接受:「你們走吧,我只接受窮人的。」「尊者,請不要拒絕我們,請接受我們的吧!」長老再次拒絕並彈指說:「你們真不知自量,走開吧!」她們聽見彈指聲,知道他堅決不會接受,於是沮喪地回到天界。沙咖天帝問:「你們去哪兒了?」「咖沙巴長老剛從滅盡定出定,我們想去供養他。」「供養了沒有?」「他不肯接受。」「為什麼呢?」「他只接受窮人的。」沙咖天帝聽了,也想供養長老,於是和蘇佳天女(Sujà)變成一對羸弱、齒落、白髮、駝背的老夫婦,並變化一條織工街,他們假裝在紡線。長老走進城門,看見街上的這兩個人,心想:「這麼大年紀還要做工,我想在這城內也沒有像他們那麼貧窮的了,我就去接受一湯匙的菜來攝受他們吧。」於是朝那家走去。沙咖天帝見到長老走過來,對蘇佳說:「賢妻,我們的聖尊朝這兒來了,你就像沒看見一樣沉默地坐著,一會兒我們蒙混長老而供養他食物。」當長老來到他們家門口站著時,他們就像沒看見一樣繼續做工。

沙咖天帝說:「好像有位長老站在門口,我去看看吧!」他走出家門,行五體投地禮後,用兩手撐著膝蓋,呻吟著站起來說:「哪位長老啊?我眼花。」並將手搭在前額端詳:「哎喲,我們的聖尊馬哈咖沙巴長老來到我家了!家裡還有什麼東西嗎?」蘇佳假裝有點慌張地回答說:「有啊!」沙咖天帝說:「尊者,請不要介意好或壞而攝受我們!」長老把缽遞過去,想:「不管是供養菜還是米糠團都攝受他們。」沙咖接過缽走進屋裡,把飯裝滿缽後,交到長老手中。缽中的食物都是美味佳餚,香味立刻飄滿了整個王舍城。長老想:「這個人那麼卑微,但食物卻很有份量,就像沙咖的天食一樣,他到底是誰?」知道是沙咖後,呵斥道:「你造了重業,搶奪了窮人的成就!今天供養我者無論多麼貧窮,都能做將軍或長者。」「尊者,沒有人比我更貧窮的了!」「你擁有統治天界的最高權威,憑什麼說你窮?」「尊者,是這樣的,我的善業只是在佛陀出現之前造的。有在佛陀出世後造善業者,投生為小車天子、大車天子和多色天子這三位地位和我相當的天子,但他們的威光卻超過我。當這些天子邀我去度假並帶上天女們上街時,我只能躲進家中。他們的身光可以覆蓋我的身體,但我的身光卻不能覆蓋他們的身體。尊者,還有誰比我更窮呢?」「即使這是真的,從今以後也不許你這樣蒙混我來做佈施。」「蒙混您所做的佈施有沒有善業?」「有的!賢友。」「若是這樣,做善業就是我的義務!尊者。」說完後禮敬長老,帶上蘇佳右繞長老後飛上天空,在空中三次歡呼道:「啊!我已向咖沙巴建立了至上的佈施!」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在天界雖然能享受殊勝的妙樂,但那只是在消受過去善業的果報。天人生活富足,在天界難行作為富貴之因的佈施;天人整天沉迷於欲樂,大福報的天子甚至可以左邊五百個天女,右邊五百個天女。根據緬甸的傳說,沙咖天帝有Sumàlà, Sujàtà, Sunandà, Sucittà四大天后,以及1600個天妃,這樣哪裡還能禪修!如果只知享樂而不知造善業,那只是坐吃山空。

第二、六欲天

天界可分為三類:欲界天、色界天和無色界天。

天界通常也專指欲界天。欲界天又分為六種,稱為「六欲天」。分別是:

1. 四大王天(Càtumahàràjika);

2. 三十三天(Tàvatimsa);

3. 亞馬天(Yàma);

4. 喜足天(Tusita);

5. 化樂天(Nimmànarati);

6. 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

這六種天屬於欲界,天人們過著享受五欲的生活。由於

他們還有男女之事,還有飲食、歌舞等感官享受,所以稱為「六欲天」。

第三、四大王天

六欲天的最低者為四大王天(Càtumahàràjika)。四大王天依四方而分為四界,每一界皆由一位天王統領,其部屬和居民都是比較低等的天神。東 方 由 持 國 天 王(Dhataraññha)守 護 , 統 領 甘 塔 拔(gandhabba,古譯乾闥婆)。甘塔拔是天界的音樂神。這些音樂神通常很漂亮而且能歌善舞。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就屬於甘塔拔這一類天神。南 方 由 增 長 天 王(Viråëhaka)守 護 , 統 領 甕 睾 鬼(kumbhaõóa,古譯鳩槃荼)。甕睾鬼長相醜陋,因他們的陰囊(aõóa)狀如大甕(kumbha),故得此名。

西 方 由 廣 目 天 王(Viråpakkha)守 護 , 統 領 諸 龍 。直譯為「醜目」,古譯美化為「廣目」。龍(nàga)為身長無足,類似蛇的有情類,多數居住在江河湖海中,有呼雲喚雨之神力。有些也守護佛教。

北方由韋沙瓦納天王(Vessavaõa)守護,統 領亞卡(yakkha)。據說他的前世是一位樂善好施的婆羅門,由於善業而投生為「古韋拉」(Kuvera)天子。後因統轄維薩納城(Visàõà)而被稱為「韋沙瓦納」。北傳佛教稱之為多聞天王(梵Vai÷ravaõa,毗沙門),並尊奉為財寶神和佛教保護神。

亞卡,漢傳佛教依梵語yakùa音譯為夜叉或藥叉。亞卡屬於非人的一種,是地位比諸天低但又具有諸天威力的鬼神眾。其種類繁多,有些是兇殘暴戾、能傷害人類的惡鬼;有些是依止山川樹木而居的樹神、地居天;還有些如天人般有大福德、大威勢。在《中部·小愛滅盡經》(Cåëataõhàsaïkhaya suttaü)中,甚至把沙咖天帝也稱為亞卡。《長部·人中牛王經》(Janavasabha suttaü)記載,初果聖者賓比薩拉王(Bimbisàra)死後投生為韋沙瓦納天王的部下,是一位漂亮且擁有大福報的亞卡,名叫人中公牛(Janavasabha)。《長部·阿嗒那帝亞經》(âñànàñiya suttaü)記載,韋沙瓦納天王統治北古盧國(Uttarakuru,舊譯北俱盧洲)。那是個亞卡王國,也是快樂的淨土。那裡環境優美,鳥語花香。人民沒有私欲,沒有執取,豐衣足食,生活快樂。他們不需要耕種而糧食自然生長,米穀香甜。那裡有許多建造在空中的大都市,還有宜人的樹林、水池等。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通常把四大天王塑畫成很兇惡的樣子。其實,天人的容貌是很漂亮的,天人相總比人類漂亮,而且他們的福報也比人類殊勝得多。

第四、三十三天四大王天以上是三十三天(Tàvatiüsa,舊譯忉利天)。由於此天界是由一個天王和三十二個小王組成,所以稱為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的天主稱為沙咖天帝(Sakka devànaminda),直譯作沙咖諸天之主。沙咖,由於他在過去生中曾恭敬(Sakkacca)行佈施,故名(Sakkaccaü dànaü adàsi, tasmà Sakko'ti vuccati)。因為他在三十三天諸天中權力最大而稱王,故名「天帝」(devànaü tàvatiüsànaü issariyàdhipaccaü rajjaü kàreti, tasmà Devànamindo'ti vuccati)傳說在很久以前,馬嘎塔國的馬吒喇村(Macalagàma)有一位名叫馬喀(Magha)的婆羅門青年,他和三十二位朋友

經常一起做善事、行佈施,他們死後都投生到這個天界。因為馬喀是他們的首領,所以成為此天界的天主,其他三十二個朋友分別在四方成為小天王。沙咖天帝居住在須彌山頂善見城(Sudassana)中的最勝殿(Vejayanta),他是佛教的護法主神。《長部·沙咖問經》(Sakkapa¤ha suttaü)記載這位天帝在聽聞佛陀說法之後證得了初果。他還說到下一生他將投生為色究竟天梵天人,過完其最後一生。也就是說,他會在今生證得第三果,並在下一生證得阿拉漢果。

沙咖天帝還有好幾個名字:如Maghavà, Purindada,Vàsava, Sahassakkha, Sujampati, Vajirapàõi等。Maghavà:由於過去生名字叫Magha,故名。(Maghonàma màõavo ahosi, tasmà Maghavà'ti vuccati)Purindada:過去曾作佈施,或在城市中作佈施,故名。(pure dànaü adàsi, tasmà Purindado'ti vuccati)Vàsava:因為他過去生曾把自己的住所也佈施出去,故名。(àvasathaü adàsi, tasmà Vàsavo'ti vuccati)Sahassakkha(千眼主):由於他能於瞬間思考一千件事情,故名「千眼」。
Sujampati(蘇佳主):因為他娶了阿蘇羅王韋巴吉帝(Vepacitti)的 女 兒 蘇 佳(Sujà)為 妻 , 故 名 。(Sujà nàmaasuraka¤¤à pajàpati, tasamà Sujampatã'ti vuccati) Vajirapàõi或Vajirahattha(金剛手):又作執金剛神。由於他以金剛(vajira)為武器,並以此打敗阿蘇羅眾,故名。

天界的天神也種類繁多。四大王天和三十三天的天眾既有空居,也有地居。三十三天眾住在須彌山頂,屬於地居天,而他們所統領的部下也有些是空居天。

第五、亞馬天 三十三天的上一層是亞馬天(Yàma,舊譯夜摩天、焰摩天)。
yàma源於動詞yàti(行),以已經行進、前往、到達天界之樂故,名為「亞馬天」(Dibbaüsukhaüyàtàpayàtàsampattà'ti Yàmà)。

第六、喜足天

亞馬天的上一層天為喜足天(Tusita,舊譯兜率天、睹史多天)
。因為此天眾歡喜、滿足,故名「喜足天」(Tuññhàpahaññhàti Tusità)。
一切菩薩在成佛之前的最後第二生都會投生到喜足天。我們 的苟 答馬佛 在喜足 天時的 名字 叫白幢天子(Setaketu)。根據斯里蘭卡的說法,未來佛美德亞(Metteyya)菩薩現在即居住於喜足天,他將在未來人壽八萬歲時投生到人間,然後覺悟成佛。佛陀的生母馬哈馬亞夫人(Mahàmàyà)死後也投生到喜足天成為天子。

第七、化樂天
喜足天的上一層是化樂天(Nimmànarati),又稱樂變化天。此天天眾可以隨心所欲地變化出五種妙欲(色、聲、香、味、觸)來享受,故名。

第八、他化自在天
六欲天的最高一層是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此界天眾自己不能變化出欲樂的目標,但是卻能隨意受用其他天人化現出來的欲樂目標。如同皇帝不用親自勞作,但卻能享用最好的物品和食物。魔羅(Màra)是他化自在天的天子(devaputta),因此有時也把此天界稱為魔天。

此六天界的天人以享受諸欲樂故,名為六欲天。

第九、六欲天人的壽元

人類的壽命是不定的,人的壽元劫(àyukappa)可長至無數歲,短至只有十歲。現在人類的壽元劫是75歲,但有人可以活到一百多歲,有人則胎死腹中,甚至只有幾分鐘有生命,例如:被墮胎的嬰孩。然而,天人的壽命一般是固定的。六欲天的最下一層是四大王天,天壽是五百天年,即五百天歲。「天年」是天界的時間單位,與人間的時間單位不同。不同的生命界有著不同的時間觀念,天人有天人的時間觀念,人類有人類的時間觀念,動物也有動物的時間觀念,彼此不盡相同。有些動物的時間觀念和人類不一樣。有種體型很小的螞蟻,它們走路的速度很快,假如按照人類的體積與速度的比

例來說,它們走路就好像一輛汽車在公路上奔跑一樣快。有些小昆蟲的生命很短暫,朝生暮死,人類的一天對它們來說卻是一輩子。天人看待我們人類也一樣,剛出生不久就長大,一會兒就衰老,然後很快就死了。與天人的壽命相比,人類的生命就如同那些朝生暮死的小昆蟲。

四大王天的一個天日相當於人間的五十年。古人描述神仙般的生活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如果到四大王天就有這種感覺了。在那裡,三十個天日等於一個天月,十二個天月等於一個天年,五百天年等於人間的九百萬年。也就是說,四大王天眾的一生相當於人間的九百萬年。四大王天的上一層是三十三天,天壽是一千天年,那裡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一百年。如果換算成人間的時間,等於三千六百萬年。

亞馬天的天壽是二千天年,那裡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二百年。喜足天的天壽是四千天年,那裡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四百年。化樂天的天壽是八千天年,那裡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八百年。他化自在天的天壽是一萬六千天年,那裡的一天相當於人間的一千六百年。或者說,上一層天的天壽是下一層天的兩倍,時間單位也是兩倍,因此,這些天人的天壽都以四倍遞增,即上一層天是下一層天的四倍。高等天人通常都不喜歡到人間來。在《長部·巴亞西經》(Pàyàsisuttaü)中講到一個故事:當時有一個堅持斷滅見的人叫巴亞西(Pàyàsi),他既不相信過去未來世,不相信有化生有情,也不相信因果業報。有一次,他找童子咖沙巴(Kumàrakassapa)

尊者辯論。巴亞西說:「我有親戚朋友是行善者,在他臨終前我去找他說:‘那些沙門、婆羅門說行善者死後能投生善趣、天界。你是行善者,假如那些沙門、婆羅門所說的是真的,你死後將能投生善趣、天界。假如你投生到天界後,一定要回來告訴我,那麼我就會相信有三世因果。’他也答應我了,但是至今都沒有見過他回來或派人來,所以沒有未來世,沒有化生有情,也沒有因果業報。」童子咖沙巴尊者回答:「好像一個人掉進糞坑,好不容易被人救上來,為他擦洗乾淨後,穿上潔淨華麗的衣服,再以香水、花鬘裝飾一番,並請他登上殿樓享樂,他是否還願意再次跳進糞坑?同樣地,人界對諸天來說是不淨之又不淨,惡臭之又惡臭,骯髒之又骯髒,厭惡之又厭惡,人的臭氣上沖天界一百由旬,你的親戚朋友為什麼還會想回來告訴你呢?即使他想到要回來告訴你,但人界的一百年等於三十三天的一晝夜,三十晝夜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而一千天年是三十三諸天的壽量。若你的親戚朋友投生到天界後想:‘讓我先享受三十三天界的五欲後再去告訴巴亞西吧!’當他想到回來告訴你的時候,你已經死去很久了。」

所以,天人除非是命終,或者福報享盡而再投生來人間,否則他們一般都不喜歡前來人間,特別是那些高級的天人。同時,由於諸天的福報和欲樂通常都比人類殊勝、微妙。天人看到人類為了爭奪名利、權力、錢財、男人、女人,就好像我們看著一群烏鴉在爭吃老鼠的屍體一樣。

天界也是等級森嚴的。在《鬼故事·安古拉鬼的故事》中提到兩位天神——因達咖(Indaka)和安古拉(Aïkura)。當佛陀證悟後的第七年雨安居在三十三天開示「阿毗達摩」時,這兩位天神都去參加聽法,他們到達比較早,坐在前面。然而,一旦有更高級的天神前來,安古拉就要往後退,而因達咖則安坐原位不須退讓。隨著前來聽法的高級天神愈來愈多,安古拉一直退到十二由旬之遙。這說明諸天有等級之分,大的天神到來,小的天神就要讓位。天界眾生雖然容顏漂亮,壽命漫長,快樂殊勝,但只要他們還有欲樂,必定會伴隨著不善心,會有妒忌、瞋恨等。例如:緬甸的傳說講到天眾們曾爭相追求一個美麗的天女的故事。較低等的天神又分為空居天和地居天:空居天的宮殿、住所建造於空中,不需要依大地而立;地居天是指依大地、山川、森林居住的天神。地居天相對比較低等,多數是四大王天的眷屬,大威力的地居天也統治著較大的區域,例如:大山的山神、地區的守護神。華人所相信、崇拜的城隍、土地公、門神、灶神等,多數屬於居住在城鎮或村落中等級較低的地居天(有些也屬於大力鬼)。如果居住在山林或樹上,則稱為山神、樹神。許多低等的天神、夜叉,以及大量的鬼類多數都和人類同住在一個世間。民間所謂的請神、附體和扶乩,其實都是和這一類鬼神打交道,因為高等天人不可能附著骯髒的人身。有些民間術士和宗教信徒喜歡唸咒,根據印順法師的研究,咒語與夜叉語有關(見《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十章)。

唸咒容易招請非人、夜叉來為人服務,滿足持咒者的欲望,使持咒者擁有鬼通或其他特殊能力,這也是不足為奇的。如果我們對佛法僧三寶有信心,就不應該去沾惹鬼神這一類東西。俗話說得好:「請神容易送神難。」雖然你可以招請非人、夜叉來幫你輕易獲得眼前的利益,但未來還是要付出因果代價的。你可以通過借高利貸迅速發財,但所欠的債始終是要償還的。在福報強時,你可通過驅役鬼神而得逞,當福報弱時,鬼神就不會輕易放過你!

地獄、畜生、鬼、阿蘇羅、人和天這六趣都是有情的生存狀態。在如此部類眾多的有情當中,人類的肉眼只能看見人和大部分的畜生,其他的有情都無法看見。有些畜生也是肉眼看不見的:極大的畜生,如龍、金翅鳥等;極小的畜生,如微小的寄生蟲等。人類肉眼只能看到一般形態的畜生,因為畜生的色法比較粗顯。地獄有情、鬼類、某些畜生、阿蘇羅及天眾是人類肉眼看不見的,除非他們有意顯現給人看。當然,擁有天眼通的人可以看到這些眾生。人類眼睛所能看到的範圍是極其有限的。雖然說眼睛看見的是顏色和光,但是光分為不同波長的光波,我們只能看到常規的光,有些光是看不見的,例如:紅外線、紫外線。耳朵也是如此,耳朵可以聽到常規的聲音,但是超聲波就聽不到。人類感官能認知的範圍是很有限的,許多客觀存在的事物我們都看不見、聽不到。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看不見、聽不到,就武斷地否定它們的存在,就像先天的瞎子看不見青黃紅白、日月星辰,就武斷地否定它們的存在一樣。

八、色界十六地

色界天依禪那分為四種:初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和第四禪天。如果一個人證得某種色界禪那,而且在他臨終時都沒有因為放逸而退失,仍然有能力入禪,當他死後就能投生到色界,成為色界梵天人。

在這四種色界天中:擁有初禪者死後可投生到初禪天;

擁有第二禪(論教法的第二禪、第三禪)者死後可投生到第
二禪天;擁有第三禪(論教法的第四禪)者死後可投生到第
三禪天;擁有第四禪(論教法的第五禪)者死後可投生到第
四禪天(廣果天)。然而,一切不來聖者命終後必定投生到
色界或無色界天。

雖然說欲界天人的福報也是很殊勝、高等的,但是他們的快樂往往夾雜著貪染,還有飲食、男女、感官的快樂。梵天人的身體很光明,享受的快樂也很清淨,只是純粹的喜與樂,是內心的快樂,即禪悅或禪樂。

梵天人(除了無想有情天)只有眼門和耳門心路生起,鼻門、舌門、身門心路都不會生起。所以他們不會聞到香或臭氣,不需要吃東西,也沒有任何身體的觸覺,他們純粹只是享受內心的寧靜快樂。色界梵天人與欲界天人不一樣,欲界天人比較喜歡聚眾遊玩,而梵天人比較喜歡寧靜,畢竟他們是通過培育禪那而投生色界梵天的。

色界可分為十六地,初禪、第二禪、第三禪各有三地,第四禪有七地。

第一、初禪天初禪天三地分別是:1.梵眾天(Brahmapàrisajja);2.梵輔天(Brahmapurohita);

3.大梵天(Mahàbrahma)。這三種梵天眾分別由培育了不同程度的初禪的禪修者投生的。如果培育初禪到下等程度的人,死後將可投生到梵眾天。如果培育初禪到中等程度的人,將可以投生到梵輔天。如果培育初禪到上等程度、定力深厚的人,將可以投生到大梵天。

色界天眾的壽命也是不同的。初禪三地中,梵眾天的壽元是三分之一中劫,梵輔天的壽元是二分之一中劫,大梵天的壽元是一個中劫。古代婆羅門教認為人類是由大梵天創造的,婆羅門種姓由大梵天之頭而生,剎帝利種姓由大梵天之肩臂而生,吠舍種姓由大梵天之腿而生,首陀羅種姓由大梵天之腳而生,所以婆羅門是天生的高等種姓,天生享有神聖的特權。但是,佛陀不認同這種神話。佛教中的梵天只是眾生之一,大梵天天主名叫薩漢巴帝(Sahampati)。薩漢巴帝在過去咖沙巴佛(Kassapa)時期是一位名叫薩哈咖(Sahaka)的比庫,在那一生他證得了第三不來果。由於他特別精於初禪,命終後投生到初禪大梵天。因為他當年名叫薩哈咖(Sahaka),所以投生到大梵天後名叫薩漢巴帝(Sahampati)。薩漢巴帝梵天王是佛教的大護法。佛陀當年在菩提樹下覺悟後,看到世間眾生都陷於無明、沉迷欲樂、執著邪見,而他所證悟的法是甚深難知的,所以不想說法。薩漢巴帝知道佛陀的這種想法,立刻從梵天界下來,三次勸請佛陀說法。經過他的三次勸請,佛陀再觀察眾生,終於答應大梵天王的勸請,開始說法度人。又如佛陀在三十三天講完阿毗達摩,從天界下來到僧伽施(Saïkassa)的時候,大梵天王也陪同佛陀一起下來。薩漢巴帝大梵天在很多場合都護持佛法。

薩漢巴帝被認為是此輪圍界中最崇高的大梵天神(Jeññhakamahàbrahma),受到古印度婆羅門教的普遍禮敬和崇拜。泰國很多廟宇中供奉的四面四臂護法神像,據說就是這位大梵天薩漢巴帝。第二、第二禪天第二禪天也分為三地:

1.少光天(Parittàbha);

2.無量光天(Appamàõàbha);

3.光音天(âbhassara)。

這三種天的天眾分別由培育了不同程度的第二禪(論教法的第二禪、第三禪)的禪修者投生的。如果培育第二禪到下等程度的人,死後將能投生到少光天;培育到中等程度的人,將能投生到無量光天;培育到上等程度的人,將能夠投生到光音天。第二禪三地的壽元也不同,少光天的壽元是兩個大劫,無量光天的壽元是四個大劫,光音天的壽元是八個大劫。

由此可見,雖然在修行時從初禪上升到第二禪可能很容易,但是,由初禪和第二禪禪心所帶來的果報之差別是多麼大!同時,禪修者只要在臨終時進入第二禪,他下一生投生到第二禪梵天時,其壽命之長相當於世界毀滅又生成好幾次。從梵天人壽元的數位可以知道,即使是同一禪那的不同程度,其所帶來的福報也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入禪的心是廣大心,這種心很強有力,很殊勝,所帶來的果報自然也很殊勝。

第三、第三禪天

第三禪天也有三地:

1.少淨天(Parittasubha);

2.無量淨天(Appamàõasubha);

3.遍淨天(Subhakiõha)。

這三種天的天眾分別由培育了不同程度的第三禪(論教法的第四禪)的禪修者投生的。如果培育第三禪到下等程度的人,死後將可投生到少淨天。如果培育第三禪到中等程度的人,將可以投生到無量淨天。如果培育第三禪到上等程度、定力深厚的人,將可以投生到遍淨天。

少淨天的天壽是十六大劫,無量淨天的天壽是三十二大劫,遍淨天的天壽是六十四大劫。

第四、第四禪天

第四禪梵天可分為三地,或分為七地:

1.廣果天(Vehapphala);

2.無想有情天(Asa¤¤asatta);

3.淨居天(Suddhàvàsa)。

一切培育證得第四禪且維持至臨終不退失的凡夫,以及某些聖者將可以投生到廣果天。作為凡夫,無論他證得哪種程度的第四禪,只要其禪那在臨終時保持不退失,他將能投生到廣果天。

無想有情天是培育無想定的外道投生之地。無想定是一種外道定。有些人認為:「我為什麼會受苦呢?因為有心、有想,所以才會受苦;沒有心想,就不會有痛苦。」於是,他們懷著極其厭離「想」的心來培育第四禪,由於其定力可以把心想中斷,因而成就無想定。這些外道認為無想定就是涅槃,以為心想完全斷盡就是最高的境界。其實,他們並不瞭解只是通過強有力的定力把心流暫時中斷而已。只要煩惱未斷,生死輪迴就不可能終結。

因此,投生到無想有情天的天人屬於色結生,他們沒有結生心,整個生命只是一堆時節生色和命根九法聚,連心生色都沒有。他們在那裡熬過了五百大劫,死後又再投生到欲界繼續輪迴。

淨居天是第三果不來聖者的投生之地,一切凡夫和初果、二果聖者都不能投生到淨居天。淨居天又可分為五種,稱為「五淨居天」,分別是:

1.無煩天(Aviha);

2.無熱天(Atappa);

3.善現天(Sudassa);

4.善見天(Sudassã);

5.色究竟天(Akaniññha)。

不來聖者依諸根的強弱來決定其投生之地:信根強者投生到無煩天,精進根強者投生到無熱天,念根強者投生到善現天,定根強者投生到善見天,慧根強者投生到色究竟天。五淨居天只有兩類聖者:一、不來聖者;二、投生到此處後才證得漏盡的阿拉漢聖者。菩薩在漫長的輪迴中雖然曾經證得禪那,也經常投生到色界梵天或無色界梵天,但卻從來不曾投生到淨居天。

《長部·大傳記經》(Mahàpadànasuttaü)中記載,有一天,佛陀在獨處禪坐時想:「彼有情居善得之色,在過去漫長的輪迴中沒有我未曾居住過的,除了淨居諸天。且讓我去淨居天吧!」於是運用神通到了淨居天。那裡的數千萬梵天人前來禮敬佛陀,分別講述了過去九十一大劫以前維巴西佛(Vipassã)出現時的情況,過去三十一大劫以前西奇佛(Sikhi)和韋沙菩佛(Vessabhu)兩位佛陀出現的情況,以及現在賢劫(Bhaddakappa)的咖古三塔佛(Kakusandha)、果那嘎馬那佛(Konàgamana)、咖沙巴佛(Kassapa)和苟答馬佛(Gotama)出現的情況。那些梵天眾分別是這幾位佛陀的弟子,在證得不來果後投生到淨居天。佛陀聽了那些梵天人的講述之後,再回來為比庫們講這部經。在第四禪天七地中,廣果天的壽元是五百大劫,無想有情天的壽元也是五百大劫,無煩天的壽元是一千大劫,無熱天的壽元是二千大劫,善現天的壽元是四千大劫,善見天的壽元是八千大劫,色究竟天的壽元是一萬六千大劫。

九、無色界四地

無色界天也分為四種,但是與色界天稍有不同:色界天依照四種禪那分為十六地,而無色界天只是依照培育的定力分為四地。如果禪修者培育了空無邊處定,他將能投生到空無邊處天(âkàsàna¤càyatana),那裡的壽元是兩萬大劫。如果培育了識無邊處定,將能投生到識無邊處天(Vi¤¤àõa¤càyatana)

,那裡的壽元是四萬大劫。如果培育了無所有處定,將能投生到無所有處天(âkiõca¤¤àyatana),那裡的壽元是六萬大劫。

如果培育了非想非非想處定,將能投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Nevasa¤¤ànàsa¤¤àyatana),那裡的壽元是八萬四千大劫。

十、廣大果報心

在二十七廣大心中,有九種果報心,其中五種是色界果報心,四種是無色界果報心。

五色界果報心是:

1、初禪三地諸天的結生心、有分心和死心都只有一種,即初禪果報心。

2、第二禪三地諸天的結生心、有分心和死心有兩種,即第二禪和第三禪果報心。

3、第三禪三地諸天的結生心、有分心和死心只有一種,即第四禪果報心。。

4、廣果天及五淨居天六地諸天的結生心、有分心和死心也只有一種,即第五禪果報心。

5、無想有情天眾沒有果報心,只是色結生,純粹只是一堆有生命的色法在那裡維持五百大劫。

四無色界果報心是:1、空無邊處天所有梵天人只有一種世間果報心,即空

無邊處果報心。

2、識無邊處天所有梵天人也只有一種世間果報心,即識無邊處果報心。

3、無所有處天所有梵天人也只有一種世間果報心,即無所有處果報心。

4、非想非非想處天所有梵天人也只有一種世間果報心,即非想非非想處果報心。

這裡的世間果報心是指結生心、有分心和死心,它們同屬一種心。由於無色界梵天人沒有五門心路,所以不會生起其他所有的世間果報心。當然,如果無色界梵天人已經證得了某種道果,他們還可以生起與其果位相應的出世間果心。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hooray&aid=820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