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21 10:37:37瀏覽269|回應0|推薦0 | |
應該怎樣去除這些煩惱呢? 佛教將斷除煩惱的方法叫做修行。修行,又叫禪修,巴厘語 bhàvanà。 bhàvanà是什麼意思呢?是培育! 培育什麼呢?培育戒、定、慧! 戒定慧合稱為三學,即三項訓練。 其中,戒是指道德、品行;定是指心的平靜;慧,是智慧。 大家認為道德品行是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道德敗壞,還是喜歡品德高尚呢? 內心的平靜是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煩躁,還是喜歡內心平靜呢 有智慧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智慧,還是喜歡愚癡呢? 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培育的就是這三學: 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 3.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經典也將戒定慧三學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屬於定學。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認為修行就是枯坐蒲團、不吃人間煙火。所謂的修行,就是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和智慧。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件輕而易舉、想斷就斷的事,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 1.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去除違犯性煩惱 想要去除違犯性煩惱,必須持戒、培育道德品行。道德品行很重要。道德品行雖然不能防範一個人的心,但能規範人的行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應該去做。道德品行,佛教稱為“戒”。許多人將“戒”片面地理解為消極的禁戒,認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 然 而 ,“戒”的巴厘語為sãla,含有行為、習慣 、品質、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好品德、良善的行為等。從“戒”的原意來看,它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的品德、素養。 一個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不會去做損人利己,甚至是傷天害理、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會做出對他人會造成傷害、對自己會受到良心譴責的事情。戒,也叫做“學處”,即學習規範、訓練規則。 戒可以分為出家人的學處和在家人的學處。出家人的學處有很多,例如比庫最基本的學處就有 227 條 ,其他細小的行為規範則不計其數。不過,雖然學處很多,但最終的目的卻只有一個——斷除煩惱。 相對來說,在家人的學處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為規範也不過五條,稱為“五戒”(pa¤casãla)。 這五條學處是通過遠離、避免五種不良的行為來達成,即: 1.遠離殺生; 2.遠離不與取(偷盜); 3.遠離欲邪行(邪淫); 4.遠離虛妄語; 5.遠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麻醉品)。 這五條學處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為規範有些人也許不理解遵守這五條學處的意義,那麼,我們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來認識持守五戒的必要性。例如:出於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應該殺生。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愛惜生命、貪生怕死 ;自己不喜歡被人傷害、被人殺害,為什麼要對其他的眾生施暴、要殺害別人呢?正是因為自己不希望受傷害、被殺害,所以不應該傷害、殺害其他眾 生 。這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自己不希望所擁有的財物被偷、被搶,所以 不應該去偷、去搶、去佔有別人的財物。自己希望擁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諧、夫妻和睦相處,所以不應該在外面亂搞男女關係,拈花惹草、紅杏出牆。 自己不喜歡受別人欺騙,希望自己所講的事情被別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應當說假話、騙人的話。人們都知道吸煙、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 浪費錢財又損害健康,甚至會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喪失理智,醉酒後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出來。遠離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總之,當一個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會在言行上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會成為違犯性煩惱的奴隸。通過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違犯性的煩惱。 去除困擾性煩惱 想要去除困擾性煩惱,就應該修定。定是什麼意思呢?定就是內心處於平靜、安寧、專一的狀態 。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煩惱、致力於內心平靜的意思。佛陀曾經教導過許多修定的方法,《清淨道論》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業處(kammaññhàna),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種業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通過心專注于單一的目標來達到內心的平靜。為什麼讓心專注于單一的目標就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呢?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人沒有工作,他就可能遊手好閒,甚至到處惹是生非。如果幫他找一份工作,讓他安下心來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會無所事事、不務正業了。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引導方向,它就會隨順著自己的喜好,追逐欲樂、飄浮不定。讓它專注於一個特定的目標,它就能夠逐漸平靜下來。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從事心靈工作的,教我們如何引導這顆心,善用這顆心,讓它朝著好的方向、善的方向發展。在經典中,通常將培育到某種高度的定力稱為“禪定”。禪定,即心處於高度專注的狀態。一個人若達到禪定的境界,其心能夠持續地維持在極度喜悅、快樂、寧靜和殊勝的狀態一段很長的時間。佛教將禪定分為八個層次,包括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無色定: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些定境是越往高處越殊勝的。在高級禪定中,即使連喜悅、快樂都消失,內心只處於極度寧靜、微妙和殊勝的狀態。此外,還有一種心雖然專注但層次比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禪那的定。 在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導和實踐著。包括許多在家人在內的禪修者依照比庫們的教導,都能體驗到不同程度的禪定境界,親自證明佛陀教導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當禪修者在進入禪定的時間內,他的心不會出現任何的煩惱,甚至連雜念都不會生起。其間,困擾性煩惱完全被強大的定力所鎮伏。 去除潛伏性煩惱 想要去除潛伏性煩惱,根除內心的煩惱,就應該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拔除。這裏所說的智慧,並不是指腦瓜轉得快,理解能力強,記憶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場、官場、戰場 、考場能打敗對手,青雲直上。這些能力只能叫才華或聰明,不是佛教所說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夠徹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間本質的智慧。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觀” ,即如實觀照名色法、觀照世間無常、苦、無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稱為“止觀”。 我們需要透過智慧來觀照名色法,瞭解名色法無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構成。眼、耳、鼻、舌、身稱為五根,即五種感官,它們構成了這個色身(肉體之身)。意呢,有六種,即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這六識分別認知六種物件: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和各種現象(法所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這六種物件的互動。當我們看到美麗的東西、聽到悅耳的聲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時,很容易生起貪心,想要追 求這些東西。當心接觸到不喜歡的對象時,心會排斥 、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不瞭解事物的本質,叫做癡。貪嗔癡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煩惱。 我們應當用這樣的方法來觀照名色法是如何構成的?它們如何運作?在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善心,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不善心?應當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瞭解名色法之後,還必須進一步追查造成名色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為一種結果 ,也必定有其因。為什麼會有生命呢?因為有煩惱, 有貪愛、有追求,想要這東西、想要那東西,於是會採取行動,造作善業或不善業。當這些善業或不善業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則產生相應的果報。生命以及生命中的不同境遇,就是這些行為的結果。一旦擁有了生命,就執著生命;身心接觸到不同的外境,又會產生新的煩惱。於是,煩惱、業與果報三者互為因果,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如果不致力於斬斷這條鎖鏈,中止這種迴圈,輪回之苦將是了 無盡期。了知名色與名色之因後,還必須觀照它們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包括身心在內的世間所有現象都不是永恆的,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地生滅變易著,這稱為“無常”。萬物都在遭受生滅的逼迫,所以是“苦”。因為無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的“自我”、“靈魂”、“實體”、“本體”存 在 ,這稱為“無我”。 如此透過無常、苦、無我的智慧來觀照一切世間,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都是無常、苦、無我的。通過觀智如此透徹地觀照,當他的觀智成熟時,即可以斷除煩惱、解脫一切苦。 智慧跟四聖諦息息相關。在經典中,將如實地了知四聖諦稱為智慧,而智慧所了知的物件就是四聖諦。通過智慧了知名色法屬於苦聖諦;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聖諦。觀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為無常、苦、無我的智慧稱為觀智。亦即是說,觀智所觀照的對象即是苦聖諦和集聖諦。當禪修者的觀智成熟時,即生起超越世間(出世間)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徹底地斷除相應的煩惱,證悟涅槃。 涅槃即是滅聖諦,是道智的目標。證悟涅槃的道智即是道聖諦。另外,從道聖諦是導致苦之滅盡的途徑來說,也可以把培育戒定慧的過程稱為道聖諦。 當禪修者徹底地斷除一切煩惱之後,他即稱為“漏盡者”——斷盡一切煩惱的人。又可稱為“阿拉漢”——值得禮敬、尊重、供養的聖者。 因此,通過持戒,能去除第一種最粗的違犯性煩惱。通過修定,能去除困擾性煩惱。通過修慧,能去除潛伏性煩惱。所有的煩惱,皆可以通過培育戒、定、慧來解決、斷除。修學佛教的目標是為了斷除煩惱,斷除煩惱的方法不外乎戒定慧三學。戒定慧是佛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修行方法,離開了這些,就談不上所謂 的修行了。大家想要去除煩惱,也必須培育戒、定、慧。要培育這三件事不會很困難,就要看大家做不做,能不能持之以恆。當然,作為在家人,有家庭、有工作、有社會責任,在這方面的要求自然不可能像出家人那麼高。對於出家人,品德的要求須做到持戒清淨,足以為大眾之師;平靜的要求須證得禪那,智慧的要求須修到觀智,這些都是專業要求。在家人雖然不能做到很專業,但至少也要達到業餘水准吧!在一些經典裏面,佛陀也會強調在家人要布施、持戒和禪修;也經常提到要擁有信仰、完善戒行,要樂善好施與培育智慧。這些教導乍看上去似乎跟戒定慧有點出入,但其實還是圍繞著一個主題,只不過是對在家人給予一些更為基礎的教導而已:有了信仰,精神生活將更加充實,人生將有更明確的價值觀和方向感,更不容易被生活上、事業上或感情上的挫折所擊敗。在家人擁有錢財,也希望有美好的未來,因此,布施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另外,禪修本身就是修習止與觀、培育定與慧,當提及持戒和禪修時,還是在說戒定慧。 由此可見:佛教是佛陀的教導,是強調智慧、覺悟和實踐的教導。佛陀教導我們要瞭解身心的真相,清楚自己的煩惱,目的就是為了斷除煩惱。佛陀為斷除煩惱指出了一條清晰的道路,這條道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要提升自己的戒行、道德品質,第二要致力於內心的平靜,第三是培育智慧,並通過智慧來斷除煩惱,根除苦之因。沒有了煩惱,就不會有生死輪回,不會再有苦。 這就是佛陀的教導!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