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民選取代公選,才能彰顯民意
2009/09/21 10:47:03瀏覽277|回應0|推薦0
  最近,「廣州日報」有一篇報導指出,近日有網友在其博克裏發表「河南固使縣公選鄉長黑幕,多半是官員子弟」的文章,隨後被轉至論壇,引起社會大眾廣泛關注。帖子稱,河南省固始縣在二○○八年全縣選拔正科級幹部和縣局部任用中,最後確定的十二名鄉長大多是當地官員親屬,難免給人”繼承”之感。因為只有在公平、公正、公開的透明機制中,人們才能平心靜氣地看待”內舉不避親”。否則,公權力只在特定的小圈子中周轉,社會大眾及公眾與論是無法相信權力是清白的。官意在這場公選中主宰一切,這豈不是等於讓那些官員們公選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程式能說是公平嗎?因此,這樣的公選方式,正好反映出現行公選機制的弊端,就是缺乏民意參與、選擇範圍窄化、遴選方式單一,實質上仍然是近親繁殖式的”官中選官”。
  在利益驅使下,獲政策加分者多為官員、企業家子女,普遍民眾子女未考先輸。有學者就認為,加分的制定不夠嚴密及公平,過程欠缺透明,實際操作弊病頻生,在某些地方被嚴重異化,成為權力與金錢勾結的秘密通道。北大教育經濟研究所副教授文東茅認為,”父母的社會地位越高,擁有的權力越大,社會關係越多,動員和利用這些資源其子女求學和就業服務的能力越強”。家長甚至可以”直接通過關係和權力決定子女的就業”。但是,反過來說,如果選舉的程式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不論誰當選,甚至官員的子女當選,民眾都不會有所猜疑。因此,公選能否辦的好?程式的公正是基礎,透明的操作是關鍵,嚴格的監督是保障。只有科學合理、公開透明的程式,才是內舉不避親的制度性保障。
  因此,一個行政行為是否獲得承認不在於符合程序,而在於符合民意。選舉本來就是展現民意的一種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民眾只會關注選舉結果產生的過程是否清潔?假如選舉的過程是清潔的,是符合民意的,無論他出現怎樣的結果,人民都不會拒絕。以目前中共對於選舉開放的程序來說,這麼多年來,只停留在村級幹部是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其餘的都是由中共幹部內部選舉產生,這樣的選舉方式所產生的結果,只會突顯官方意志,無法反映人民的意願,因此,只有開放人民直接選舉的層級,才能彰顯人民的意願,符合人民的要求。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333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