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朱習會」的「求同尊異」與「聚同化異」
2015/06/13 11:22:36瀏覽238|回應0|推薦0

    眾所矚目的「朱習會」,於五月四日中國大陸青年節當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舉行。這是六年來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難得的會晤,代表國民黨的朱立倫主席,提出了「求同尊異」的主張,直接點出了作為當前中華民國臺灣直政黨的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的訴求。相較於朱主席的「求同尊異」,習近平總書記則用了「聚同化異」一詞來回應,二者箇中意涵,非常值得探索。

    無論是「求同」還是「聚同」,顯然國共兩黨都試圖尋找一個共同點,可以支撐目前的兩岸的交流的現狀。朱主席以「九二共識」為基礎,而且強調要深化「九二共識」;而習總書記除了「九二共識」以外,更堅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以及反對臺獨的立場。此外,兩人都強調和平穩定,包括「亞役行」在內的許多議題,都存在著共同合作的空間。很明顯的,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都以共同點作為主軸,希望以正面的態度面對兩岸關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更重要的是,有著「九二共識」這樣的政治交集,要把兩岸互動穩固在可控和預測的框架之內,不致擦槍走火甚至出軌。

    然而,要把「求同」和「聚同」做到好,甚至放在一條軌道上,勢必不能忽視另一條平行線軌道,也就是必須審慎面對兩岸的差異。朱主席提到,對於過去的歷史經驗、恩怨和既成的歷史爭議,不要的一頁障目;習總書記則堅持既有立場,強調兩岸長期存在政治分歧的難題,但可在一中原則下平等協商,做出和平合理安排。兩人發言的交叉點在於,都同意兩岸有著差異,而且是距離不小的差異。北京期待化解差異,前提是,在一個中國的大帽子下,完成一個中國!而要實現這化解差異的路徑,包括最宏觀的民族復興、制度框架,到最貼近實際的「三青一中」,都是北京的選項。不過,臺北的觀點,甚至連在野的民進黨在內一直以來都主張,兩岸的差距是在歷史延續、國際結構與雙邊發展三個面向交之而成的結果,北京畢竟很了解這種狀況,臺北亦然。不過,要化解這些差異的前提是,必須先尊重形成這些差異的背景變數,以及因為這些背景變數投射在兩岸政府或人民身上的現狀,如果要把自己的意志加強於人但卻違背了「尊重」這個前提,極有可能適得其反。朱主席在會談當中提到了中華民國,強調了臺灣多元民主,也表達了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和拓展國際空間的期望,這些訴求並非國民黨一黨之意,很大程度是臺灣多數民眾的願望,或許北京在歷史架構、政權合法乃至當前的綜合國力差距頗大的考量下,對於臺灣的訴求採取區別對待,譬如避而不談中華民國現實存在的事實;臺灣參與國際空間例如亞役行則表示歡迎,不過,這樣的作法,可能還是治標而未能治本,因為問題的關鍵、關鍵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這也就是為什麼朱主席認為應該把過去的「求同存異」,進一步推展到「求同尊異」的原因!求同存異,是雙邊可以理解或忍受差異存在的事實,但現階段受限於主客觀因素,不見得能夠化解差異,只能被動接受。不過,如果這些差異時不時地被拿來作文章,或者成為挑動敏感神經的媒介,最終引發難以收拾的局面,那麼,為了避免這種結果,彼此對於差異的尊重,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我們非常樂見國共兩黨最高領導者對於兩岸關係的友善論訴,我們也期待在這樣良性互動的氛圍下,雙方能夠有更具體、讓老百姓更有感覺的突破。誠如前述,眼前兩岸的執政黨有著共同點,也就是希望以正面的態度去營造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習近平強調的聚同化異,就有著很強烈的操作意圖。與此同時,還是不能忽略漠視兩岸存在的差距,不僅要設法予以縮短、拉近甚至化解,還得要在行動前、過程中,給予對方適度的尊重,朱立倫提出的求同尊異,主要的出發點也在如此。如此一來,兩岸關係的結構穩定、互動良性、前景和平,許未來一個繁榮雙贏的願望,也應該是指日可待的事。

原文網址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24408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