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早日邁向快樂的文明之國
2015/06/13 11:06:07瀏覽155|回應0|推薦0

     根據聯合國在423日公布的「2015年世界快樂報告」,目前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是瑞士,第二名到第四名都是北歐國家,分別是冰島、丹麥和挪威;在全球158個國家的排名當中,被譽為「最美麗的風景世人」的中華民國,也就是寶島臺灣,名列第38名,在亞洲地區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加坡的第24名;至於中國大陸的排名則是在第84名,屬於中後段的地區,顯示中國大陸當局在大國崛起之時,在施政上仍需努力改善,才能讓中國大陸人民早日感受邁向快樂文明國象的喜悅。

    這項「世界快樂報告」,是聯合國在2012年首次將快樂用量化的方式來公布,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成為有助世界各國提升施政的決策與執行落實的品質,今年是第三次報告,中國大陸雖然已從前兩年的93名,向上邁進到84名,但是進步幅度不夠明顯,中國大陸當局仍需加把勁。

    根據參與「世界快樂指數報告」編募的美國哥倫比亞地球研究所所長沙克斯表示,這項評鑑的參考根據,包括人均GDP、平均健康壽命、人生抉擇自由、免於貪腐自由、社會支持與公平信任誠實等6項因素,是決定人民幸福的觀察指標。

    的確,儘管中國大陸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僅是全球最大工廠,更是最大市場,現又推出「一帶一路」的經濟策略部署,按理來說,繼廣東之後,天津、北京、上海、江蘇、浙江與內蒙古6省市,人均GDP都衝破1萬美元,其他各省市也不應差距過大,中國大陸1%的家庭掌握了全大陸41.4%的財富,高收入的上市國營企業高級主管與社會平均工資差達128倍。

    世界銀行報告並指出,中國大陸財富集中過度遠遠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貧富兩極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中國大陸仍有將近3億農民工的每天工作收入才1美元。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前些時日公布的數據發現,2013年中國大陸居民收入的吉尼係數是0.473,雖然較2012年下降,顯示中國大陸貧富差距和收入不均的情況依舊嚴重。

    古有明訓:「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要是大部份財富都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尤其是在權貴家庭,這對仍在貧窮線掙扎的許多老百姓來說,根本就不可能快樂起來。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前局長馬建堂就坦言,中國大陸當局需要正視這個問題,進一步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更好更快地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合理地規範合法收入,堅決打擊合法收入。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則認為,中國大陸下一布應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縮小收入差距,要按照「提低、擴中、控高」的思路,消除初次分配領域的不公,使居民獲得更多資產性收入,低收入群體獲得更多轉移支付保障,縮小社會保障上的待遇差異,使收入分配更均衡。

    自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揮出打擊貪腐的重拳下,雖然諸如薄熙來、周永康、徐才厚、古俊山、蔣捷敏等大老虎,紛紛中箭落馬,大快人心,但如何從全球清廉指數排名100名之後,仍屬高度的貪腐國度,國際透明組織亞太分部經理納納亞克拉認為,北京肅貪手法是從上到下、重懲罰而非從非體制上著手,沒有公民社會參與的多面向行動,司法亦為獨立,這樣的肅貪效果是有限的。中國大陸官場的腐敗就像一棵大樹,懲治貪官只是揪掉了樹上的一些葉子,這棵大樹的根並沒有動,如果不剷除產生腐敗的根系,那腐敗就不可能消除。

    國際透明組織的建言不無道理,中國大陸若要扭轉世人對中國大陸的貪腐形象,各級官員應更潔身自愛,盡力為老百姓辦事,再接再厲,讓貪官無所遁形,接受法律制裁,更應早日還權於民,實施真正民主,讓人民選出真正具有民意的代表,發揮民意機關監督制衡政府的力量,才能根本有效杜絕「潛規則」或「明規則」,澄清積習已久的官場惡質文化。

    至於新聞自由亦是如此,中國大陸當局由於打壓網路言論自由,並向本、外國記者施壓,去年仍被評為「沒有新聞自由」地區,排名世界第183名,創下十年來全球新聞度最低的紀錄;尤其在「七不講」的政策下,必然會更加倒退,最近中國大陸「國家網信辦」更宣布,今年將展開5項專案行動,全面封堵、打擊港臺新聞訊息,企圖假藉為人民過濾安全名義,清理「各類違法違規有害信息」,進而管控人民言論自由,並針對批評中國大陸當局的資訊進行封鎖,不僅已引起中國大陸民眾的反感,同時也暴露出中國大陸缺乏對執政的信心,才會不斷壓縮與箝制新聞自由。

    總而言之,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為人民謀福祉,讓人民幸福快樂,有謙卑傾聽人民的聲音,並能勤快的執行,才能贏得民心的敬重與支持,中國大陸當局應徹底檢討「絕對權力,絕對腐敗」的一黨專政缺失,早日「還權於民」,像寶島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一樣,實施人民真正期待的民主,就能早日邁向快樂文明的大國。

原文網址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24407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