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賀衛方、陳丹青遭《求是》攻擊一事的探討
2015/05/05 16:40:53瀏覽7|回應0|推薦0

    自習近平大張旗鼓進行反腐以來,由於中箭落馬的眾多老虎都具有保守色彩,跟改革開放路線有一些距離,因此,中共內部的極左勢力,目前正急於開闢新的戰場以轉移焦點,希望藉此而能稍微穩住陣腳。最近《求是》雜誌的一個屬於意識形態層的攻擊行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証。

   一月二十四日,《求是網》刊發了一篇由寧波市委宣傳部官員所撰寫的《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難在哪裡?》的文章。該文指稱高校教師通過微博、微信傳播西方思想已經不是個例,因為他們的影響力跨越了高校,還影響了六億多互聯網用戶。同時,該文也重拾去年十一月份《遼寧日報》一篇《大學老師,請不要這樣講中國》公開信的熱門話題,強調中國大陸的意識形態控制在高校越來越寸步難行,並把罪名加在賀衛方與陳丹青這兩位高校教師頭上,給兩人套上「抹黑中國,誤導青年」的名頭。

   據了解,《求是》雜誌是屬於中國大陸中央的理論刊物,但只隸屬於中宣部,一直有左得出奇的歷史。當初反對過鄧小平復出,後來被鄧小平壓制改組,由原來《紅旗》改名為現在的《求是》,級別則由正部降級為副部。不過,改名後的這個刊物,仍然搞左的那一套,代表中國大陸內部的死硬保守派。當習近平初掌權的時候,《求是》還串聯《紅旗文稿》等刊物,賣力宣傳鼓吹極左意識形態,甚至主張文革翻案,以及批判習近平的反腐,經過習近平一段時期的壓制後,其腔調才有所收斂,不料最近又以愛國為名,再次惹出爭議風波。

   從背景來分析,這次《求是》是藉前一陣子中國大陸高層對高校思想工作下發的通知,刻意打擊自由派,因為自由派是左派的對立面,而賀衛方、陳丹青是自由派的著名知識份子,又都是高校教師,所以《求是》才把他們當成靶子,希望拿這兩個人來祭旗,因此《求是》其實是有「借刀殺人之嫌」。更何況,寧波市宣傳部長洪嘉祥涉嫌受賄,剛在一月六日被立案調查,這個單位忽然冒出名為徐嵐的幹部,向自由派學者叫陣,怎麼看都有點在玩圍魏救趙把戲的感覺,而且益發証明《求是》還是堅持跟中央的決定繼續唱反調。

   真正引起輿論嘩然的,在於《求是》打著愛國的旗號攻監賀衛方和陳丹青,這使得網路出現什麼叫愛國的廣泛討論,其中絕大多數是在駁斥批判《求是》,例如實評家鄢烈山就在微博上說:「賀衛方、陳丹青是否愛國不是真問題,真正的唯一大問題是:是誰給《求是》及其作者設立愛國裁判法庭的權利?一種陰魂不散的宗教法庭似的氛圍死灰復燃。本次攻擊賀陳事件的實質正是這種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我代表主國和人民處決你』遊戲的最新版本。」博聯社總裁馬曉霖則以「愛國法庭」為名回應說;「這個定義好,這是私設道德法庭,光靠輿論抹黑,繼而對管理部門構成壓力,最後導致因言論而引發的迫害......這種現象的存在和猖獗,豈不是與民主法治背道而馳?」,另外也有人說:「在我看來陳丹青是在實事求是,而冠以《求是》的雜誌卻是在洗白中國共產黨。一個社會到底是黑是白,怎麼可能是陳丹青的一些言論和思想可以左右或界定的?當今的中國大陸社會恐怕比陳丹青指出的問題更嚴重......,《求是》刊登這樣的文章,証明有著掩耳盜鈴的恐慌。」

   中國大陸各界對於《求是》攻擊賀衛方、陳丹青,已表達極明確的反對意見,讓《求是》的自以為是,再次踢到鐵板。然而,為什麼這次會出現《求是》攻擊自由派學者的事件,關鍵在於中國大陸高層有著在高校推行宣傳思想工作,存心控制高校的意識形態。因此,《求是》固然該批判,對中國共產黨企圖控制高校意識形態的作為,大家也應該嚴加批判才是。

原文網址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2281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