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建立完善防疫機制 防範埃波拉入侵
2014/12/30 08:36:07瀏覽26|回應0|推薦0

    最近深受全球關注的議題,就是「埃波拉」病毒所造成的疫情,而且正在惡化聲高當中。尤其,隨著疫情蔓延到美國和西班牙,以及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在十月中旬所公布的最新數據,全球因為埃波拉病毒死亡人數已有4546人死亡,9191人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更大聲呼籲「東亞和太平洋各國必須加強預防伊波拉疫情爆發,因為全球都有風險。」他說,「這次的伊波拉疫情顯示,是世上最致命的病原體之一,當致命和可怕的病毒侵襲醫療體系缺乏的地區並失控之後,全球都有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辦事處主任申榮洙則表示:「埃波拉病毒若入侵西太平洋地區,後果將很嚴重。」

換言之,世界衛生組織所指的西太平洋區的國家,就是包括中國大陸和其他東亞國家外,還有澳洲、紐西蘭和一些太平洋島國,共有37國和地區。

  儘管中國大陸當局在八月初宣稱 ,已經掌握伊波拉病毒的抗體基因,同時具備對埃波拉病毒進行及時檢測的診斷試劑研發能力,不須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的恐慌。但是,在解毒疫苗尚未研發成功量產之前,隨時都有被埃波拉病毒入侵攻陷的可能,也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唯有兩岸一起建立完善的防疫機制,才是對抗埃波拉的最有效作法。

 自從一九七六年非洲第一次發現埃波拉病毒以來,全球便曾出現幾波感染潮,最近的疫情雖然不是新現象,但是由於它來得既急又快,而且獅子山、賴比瑞亞、幾內亞三個西非的疫情國家,更是史上以來最嚴重。根據無國界醫生組織發表聲明指出:「從地理分布以及感染與死亡人數來看,目前的埃波拉疫情規模前所未見。」感染埃波拉病毒的死亡率高達9成,加上疫情擴散之快,按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今年十二月前,每周新增感染病例可達五千至一萬人,數字確實驚人。這也難怪會讓援助機構和醫療人員疲於奔命。

  尤其,埃波拉病毒已擴散到境外,包括美國與西班牙都出現病例;而且病毒持續在變種,這也是令人擔心的地方。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有備方能無患,如何防制疫情發展使其不再進一步惡化,毫無疑問,不只是每位老百姓應關心的事,更是中國大陸當局當前責無旁貸的要務。若要達到這個目標,絕對不能閉門造車、自以為是,必須世界各國通力合作,先從西非的病毒源頭斬草除根,各國將必要的資源與人力集中投入外,就是各國也要建立埃波拉危機處理機制。

  首先,第一關就是堵住病毒滲入國境的管道。必須要強化入境篩檢,特別是每天車水馬龍的機場,當然來自西非國家的旅客為頭號對象,但這樣做還不夠,因為埃波拉病毒最長有21天的潛伏期,篩檢通過者不一定沒有感染,因此必須建立防疫B計畫,一旦病毒不幸入侵境內,就要在第二關,也就是要在境內能夠防堵其擴散。

  其次,第二關抗疫絕對不能出現漏洞,2002年廣東順德爆發首例SARS的病例後,之所以未能有效遏阻,不止擴散至中國大陸各地,就連東南亞乃至全球都遭殃,就是境內的抗疫網出現漏洞所致。「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次來勢洶洶的埃波拉病毒,即使阻殲境外遇到困難,但只要能夠做好境內萬全的防疫準備,仍然可以打贏這場仗。

  目前美歐許多感染者都是醫護人員,已造成一種困境。醫護人員既是抗疫主力,稍有不慎就可能變成病毒散播的媒介。因此,必須提高醫護人員的風險意識,並設計一套處理埃波拉的標準作業程序。例如有些國家已要求醫護人員戴兩層手套;病人血液及排泄物不能以擦抹方式處理,改用噴灑氯消毒;處理之後必須立刻焚毀。除此之外,還必須指定治療埃波拉的專門醫院,美國、日本等國都已指定相應的醫療院所,台灣因過去SARS經驗,早已有專責醫院治療與負壓隔離病房的收容,都值得中國大陸當局的參考借鏡。

  除此,兩岸應合作貢獻醫療智慧,共同參與聯合國疫苗研發,使解毒疫苗能夠盡速成功問世外,中國大陸當局應從中央,至地方,建立完善的通報機制,隨時掌握疫情資訊外,進行埃波拉病毒的防治演練,強化磨練各級人員的應變處置能力,同時亦能加強教育宣導,使人民都能深刻了解埃波拉病毒究竟為何物?進而建立正確的防疫觀念,並能隨時注意自身免疫力的強化,以及自我健康管理的落實,才能有效防阻埃波拉的來犯。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1989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