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大陸還能重彈「一國兩制」的老調嗎?
2014/12/10 14:25:44瀏覽39|回應0|推薦0
    前些時候,大約是「香港佔領中環」行動剛剛啟動不久,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接見台灣政黨團體參訪代表時,再度提出「一國兩制」的框架,說這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事隔兩個多月,香港佔領中環行動要求普選的訴求,遲遲得不到香港特區政府的具體回應,而最近更被警察動武強制驅離。看在台灣民眾眼裡,「一國兩制」治理下的香港,顯然已經背離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既然如此,中國大陸提到兩岸統一的話題,還能繼續重彈「一國兩制」的老調嗎?

   按照中國大陸的說辭,由於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實施資本主義制度,而中國大陸實施社會主義制度;為了解決兩種不同制度及生活方式的問題,所以設計了「一個政府,兩種制度」的模式。但是,中國大陸又把自己定位為中央,說什麼其他地區的政府是地方性的,不能行使國家主權。這就暴露出「一國兩制」的真正目的,是中國大陸為了擴張「一國」的統治勢力,才提出「兩制」的權宜構想。不過,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一直都擁有獨立的國家主權,跟屬於殖民地的香港、澳門是不相同的。中國大陸把主權獨立的中華民國,也比照殖民地的香港、澳門同樣看待,完全不符台灣的現實狀況。更何況「一國兩制」在香港施行至今,已經引起香港民眾的極度不滿,又如何能夠依此解決兩岸的問題呢?

    而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當局也應該瞭解,中華民國實行的是民主政治,民意在政策制定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過去台灣歷次所作的民意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都反對「一國兩制」,而如今又見到中國大陸毀棄過去對香港所作的保証和承諾,讓「一國兩制」更不得人心!

    平心而論,「一國兩制」頂多算是形式的統一,而這種形式的統一,也存在著許多難以處理的問題,例如中國大陸向來缺乏新聞自由,對可以隨意批評政府的台灣新聞媒體,究竟要怎樣來看待呢?又例如台灣民眾可以自由提出不同的意見批評時政,自由組織政黨,那麼,在「一國兩制」下,他們是否仍然能夠保有這些權利呢?而如果中國大陸當局不能容許中國大陸民眾擁有這些權利,又怎麼能夠讓台灣民眾相信接受「一國兩制」,仍然可以維持自由、民主、均富社會的生活呢?也就是說「一國兩制」,頂多只承諾了讓台灣民眾維持物質生活的富裕,但是,卻沒有保障生命的尊嚴與生活的自由,當然不可能讓台灣民眾所接受。

    那麼,香港從一九九七年開始施行「一國兩制」,至今已有十七年了,結果又是如何呢?事實是,不僅香港的物價不斷上漲,中國大陸有錢的豪客們相繼到香港炒樓,使香港居民也漸漸買不起房子。而香港的言論、新聞和出版自由則日益萎縮,多數媒體自願限縮報導尺度,向中共當局的立場靠攏。至於政治上最明顯的改變,莫過於不公平的選制設計,使民主派被打壓,竟然淪為香港議會的少數。

    香港的年輕世代因而不得不發起佔領中環的行動,要求落實香港特區普選,以免香港「內地化」的惡夢成真,不過,即使佔領行動已經造成香港連日來的交通癱瘓,依然得不到香港政府的具體回應,最後,特區政府還派遣警察動武強制驅離。顯然,香港在實施「一國兩制」後,不但在政治上「高度自主」的期待落空,在經濟自由、民生均富各方面都出現倒退的現象。這樣的「一國兩制」,既然不能讓多數香港民眾滿意,又要如何取得台灣民眾的信任呢?

    早在一九九四年,當時的中國大陸領導人江澤民就曾經表示,兩岸關係要「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可是,經歷了胡錦濤、習近平兩代領導人,只要一提到兩岸的問題,始終跳不出「一國兩制」的舊框架,而無視於兩岸關係的現實。這已經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形成了莫大阻礙。因此,中國大陸當局必須勇於突破「一國兩制」的框框,以更務實、更前瞻的眼光調整對台政策,才能為兩岸關係的未來開創更寬廣的前途。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1957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