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兩岸共同珍惜經濟分享與和平發展的契機
2014/12/03 09:38:38瀏覽29|回應0|推薦0
    毋庸質疑,中國大陸近期在全球經濟發展上的表現可圈可點,從主辦APEC會議,與南韓、澳洲分別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並致力於架構「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亞洲投資銀行暨亞洲自由貿易區的整合等等做為。尤其是「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規劃,更是當前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最為重視的對外戰略,全稱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習近平亦曾多次專為此項戰略召開會議進行規劃,預計架構「一帶一路」的初期是大規模基礎建設,緊接著是資源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後期則是全方位的貿易服務往來,帶來的是多項產業鏈的結合、多元行業的投資機會與平台。不僅給利於開發中國家,更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做出實質的貢獻。然與此同時,台灣因為本身內部的政治利益衝突,從318太陽花運動、張顯耀事件到馬習會破局,使得台灣自外於這一波的給利與加惠名單。不可否認,過去一段時間兩岸深層的結構性問題依然仍存,然而在經過亞太經合會的「蕭習會」和「王張會」後,顯然地,兩岸當局都展現寛大胸襟,願以大局為重,皆期望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增進彼此得之不易的經濟果實與政治互信。


  事實上,國際各界對於兩岸當局能以理性思維,務實地冷靜處理,適時表達善意,並明快澄清立場的作法皆給予肯定的態度。畢竟兩岸和平是亞太地區安全穩定的關鍵,更有助於避免誤解與誤判,而誤解、誤判正是國際和兩岸發生對立與衝突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雙方當以善意為出發點,盡力維持冷靜心態和務實做法,凡事願以大局為重的高度出發,並願意透過既有的機制或適當的溝通管道,適時傳達正確的訊息,即使兩岸關係仍有波動,然其幅度始終控制在得以掌握的範圍之內,這對兩岸雙方、對區域安全都是正確的事,當然為國際社會所歡迎。


  的確,近期兩岸關係的低迷,已然使得得台灣錯失許多機會,中韓與中澳的FTA對大陸而言,是推動「一帶一路」暨亞太自由貿易戰略的利多消息,然相對於台灣而言,卻是經貿發展被亞太邊緣化的警示。當然為迎頭趕上,一方面台灣應當好好關注中國大陸經貿戰略的進展,及時對應,另一方面中國大陸更應以顧全大局,兩岸共榮之心,真誠善意地協助台灣急起直追。台灣目前甚為關切的是能否緊跟在這場中國經濟強勢成長的雄心企圖中,以便挽救台灣經濟於停滯情境。所以極需中國大陸於開展志業上,拉動台灣,使兩岸人民皆能共享屬於華人世界之利益與榮耀。


  毫無疑問,在和平、共榮發展的大趨勢之下,台灣如何延續並提升兩岸關係正向發展的能動力早已成為當務之急。在此次APEC「蕭習會」上,蕭萬長提出升級版的「兩岸經濟關係新架構」,第一條就是兩岸應共同參與區域整合的新機制。然而由於政治因素,台灣加入國際貿易組織必須同大陸進行磋商,而大陸又希望台灣優先進行兩岸貿易整合。雖然兩岸經濟整合有所停滯,但終究不可能一蹴可及,台灣已經努力積極運用一切的方法,說服民眾,排除萬難,逐步加入「一帶一路」規畫,以及十三五規畫中「一帶一路」的相關內容,以加快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事實上,台灣大部分群眾是期待通過積極參與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以便拓展更多商機到東協、南亞、甚至是歐洲。整體而言,只要對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利的一切努力和事情都值得嘗試的,這正是兩岸共享和平紅利,展現寛大胸襟,願以大局為重的好動能。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1946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