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希望中共早日「還權於民」
2014/12/03 09:28:50瀏覽26|回應0|推薦0
    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包括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直轄市原住民區區長、區民代表、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以及村里長的「九合一」選舉,已經在11月29日和平圓滿落幕。雖然選舉結果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是各政黨與候選人都能坦然接受人民的決定,展現民主風度的成熟素養外,更充分彰顯出中華民國政府堅持體現「主權在民」的普世價值,使民主政治深耕落實在民眾日常生活的斐然成果。

    儘管選戰過程中,無論是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親民黨、新黨、台聯黨與無黨派所推出候選人,為了要爭取有為人民服務的機會,無不卯足全力盡情行銷自己的才能創意與服務效率,期能獲得選民的青睞認同,各種策略交鋒與造勢活動,固然激情澎湃,但是選戰結束,江山結果出爐分曉後,一切又回歸於理性正常,堪稱是個成功的選舉。



    這次台灣的「九合一」選舉,不只世界各國都相當關注,就連「新華社」、「中新社」、中央電視台與人民日報等中共官方的主要傳媒,也都在第一時間內將選戰的訊息迅速透過網絡,傳達給大陸民眾知道外,並不約而同認為這次選舉的結果,最重要的是:「執政要以爭取民心為要務,對政黨與候選人而言,這場選舉最重要的意義,只有一句話,那就是『戮力經營者,終究會得到民意的回報』」。

    的確,民主政治就是主權在民的政治,是讓人民有權決定公共政策,防止政府獨裁壟斷、未能與時俱進,而能符合民意的政治。透過用「數人頭」的民主選舉方式,取代過去那種「打破頭」的流血暴力爭鬥,來產生各級政府的首長與民意機構的民意代表,共同為落實謀求人民福祉的理想政策而努力,這也正是民主政治的可貴之處。

    事實上,台灣自1950年起實施地方自治,讓人民有權選舉地方首長開始,一直到1996年總統公民直選至現在,不僅已經完成「兩次政黨輪替」,更寫下台灣是世界民主燈塔的輝煌成就,就是深切體認民主政治是世界潮流,完全體現中國國民黨總理,也就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主張「人民有權、政府有能」,強調「權能區分」,建立「萬能政府」的理念。而要落實民主政治的基本作為,就是人民一定要有選舉自由權與罷免不肖民選的首長或民意代表權,才能「選賢與能」,確保民主政治的良性運作,使其可貴精神能夠發揚光大,進而福國利民。

    換言之,在民主自由的國度裡,人人有權選舉,也有出馬角逐地方百里侯或是民意代表,甚至國家元首的權利,而此一民主理想能否實現,則須建築在健全的選罷機制。候選人不只要端出具體的政見牛肉,更要以廉潔品德、超強能力及高效率服務精神來爭取民眾的支持;即使當選後,若是食言,未能說到做到,政績沒有達到人民的期望,下次選民必然以手中選票將其唾棄,甭想有繼續連任之機,因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相較於大陸,至今人民仍生活在「黨意高於民意」,根本無法選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來為群眾服務的制度下,儘管中共各級官員高舉「為人民服務」的大旗,但因幹部們的良莠不齊,以致無能、弊端事件頻傳,使百姓深受其苦,而且也重創大陸崛起形象,難怪大陸人民會非常羨慕台灣有這麼好的民主政治制度,民眾能夠按自己意思選舉心目中的人選,這也就是08憲章起草人劉曉波、人權鬥士艾未未等人為何要前仆後繼,不怕被中共迫害囚禁,也要爭取民主自由的主要原因

    我們認為中共當局應確實遵照大陸憲法的規範,貫徹「國家人權行動計畫」,使人民能夠擴大各層次、各領域的公民政治參與,享有真正的選舉自由,體現民主勢頭的誠意外,也希望中共對自己要有信心,讓選舉制度能夠確立永久,確實服膺鄧小平在1987年11屆3中全會上積極鼓吹「黨政分離」的理念,才能擺脫管、卡、壓,許多重大問題不會往往一個人說了算,別人只能奉命行事,權力過度集中在黨委書記身上的不適當情形。

    總而言之,民主是人類生存的核心價值之一,雖然習近平、李克強上台主政迄今,在經濟與打擊貪腐上,確實有不錯的成就,但在邁入改革深水區的難啃硬骨頭,就是如何盡早「還權於民」,體現民主的真諦,在經濟改革有成之後,亦能政治學台灣,讓人民享有真正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與監督權,不再是民主的侏儒外,大陸亦有機會像台灣一樣的民主成就,在國際舞台中成為耀眼的民主燈塔。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19462879